近日,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布2022年经济“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4日,已有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东莞等万亿GDP城市公布相关数据。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目前,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已经公布了2023年GDP增速目标,数值在5.5%-7%之间。其中,济南2023年预期目标为GDP增长5.5%以上,青岛为5.5%左右,福州、合肥分别为6.5%左右和6.5%以上,郑州、长沙为7%。

从2022年各地区公布的GDP总量来看,济南、合肥预计超过1.2万亿元,东莞预计超1.1万亿元,青岛预计突破1.5万亿元。

从GDP增速来看,合肥、福州、长沙2022年的预计GDP增速均低于这三市2023年GDP增长目标。合肥2022年GDP预计增长3.6%左右,福州预计增长5.2%以上,长沙预计增长4.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根据各地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多个城市提出将坚持扩大内需、促进销费,持续扩大项目投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是不少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

济南2023年预期目标:GDP增长5.5%以上


2022年12月26日下午,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于海田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20亿元。

报告提出,济南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左右和5.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报告指出,2023年济南重大基础设施迎来投资高峰期,重点工业项目进入达产期,经济运行处于周期性上升期。

济南在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第四项为“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出济南力争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12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济南将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发力突破未来产业、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重点二“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中提出,持续扩大项目投资、促进消费恢复扩大、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推动外贸增量提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青岛:重点工作12项,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在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代表青岛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在青岛2023年12项重点工作中,“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排在第一位,要求落实省“十大扩需求”行动,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着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等消费,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七网”行动,加快年度投资2045亿元的1276个重点项目建设等。

2023年,青岛也将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打好“新制造”建链强链、“新服务”融合提升、“新园区”释能增效、“新项目”持续扩量“四场硬仗”,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长沙: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

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2022年12月28日开幕。

报告称,2022年长沙牢牢稳住经济大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8%,位居全国万亿城市前列。

报告指出,2023年长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 长7%,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减排完成省定指标。

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长沙2023年将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产业集群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提质升级“1+2+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合肥: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左右

2022年12月30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大剧院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左右,经济总量再跨千亿台阶、突破1.2万亿。

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3.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排在第一位的是“更大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指出,要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报告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提升消费能级,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合肥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放在“更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第一项,要求增强“链长制”服务效能,优化“16+N”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成为第二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

郑州: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12条政策措施

1月4日,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何雄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突破2.6%,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国家及省定目标。

初步测算,2022年郑州全市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4%,进出口总额增长0.3%,实际吸收外资增长32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要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12条政策措施,落实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

郑州2023年将持续稳定经济运行,强化投资关键作用,省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力争签约“三个一批”项目120个以上。

福州:2022年GDP预计增长5.2%以上


1月3日,福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福州市市长吴贤德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2年,福州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以上。同时,报告提出,2023年,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正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5%,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福州将“坚持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放在2023年九大方面工作第一项,将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福州2023年将聚焦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做优“四大经济”、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东莞: 2022年GDP预计超1.1万亿元

2022年12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宣布,预计2022年东莞全年GDP超1.1万亿元。

会议强调,2023年,东莞要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不动摇,奋力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一点就是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开展“保规稳重助企”专项行动,突出“龙头项目+专精特新”加快产业立新柱,加大力度拓展优质低成本产业空间,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据南方财经报道,2021年,东莞历史性地突破万亿GDP大关,成为全国第十五个拥有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之城。

经济学家对2023谨慎乐观,期待更多政策落地

多位经济学家近日就2023年经济形势等问题,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连平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幅能够达到5%以上。至于是5.5%还是更高,要看其他方面的工作执行情况以及政策效应。

GDP过万亿的城市纷纷制定5.5%以上的目标,积极推行政策,或将发挥引领作用,助推经济增长。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徐高认为,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应明显高于2022年,且内需明显复苏,将会从过去两年的“内冷外热”转变成“内热外冷”。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 ,前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主张应该更多支持实体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因为它们在疫情中受冲击最大;中低收入家庭和消费者主体同样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因此,如果我们的财政政策能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扶持,会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恢复。

在上述城市中,青岛、合肥、福州等都提到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内容。郑州还提出要“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徐高还提醒,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不同,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而不要因为误读中国而“自废武功”。比如说,地产加基建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经营城市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是我国基础设施发展速度远超别国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国成为“基建狂魔”的基石。而这种模式,也只有在土地公有制的我国才能建立。不能够认识到这一模式的合理性及重要性,而一味对地产和基建加以打压,是我国近些年内需收缩压力上升的主要原因。

济南市就特别指出,2023年重大基础设施迎来投资高峰期;郑州则推出了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12条政策措施;福州也表示“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复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认为,2022年非生产性的消耗太多了,财政吃紧对经济会有很大制约。2023年预算上准备要支出多少,估计能收入多少,缺口有多大,如何弥补缺口,给市场和老百姓交个底,这样能够给市场注入信心。

张军建议,2023年我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不能过于强调连续性了,要打破一些常规,要有重磅政策。比如赤字率必须要突破3%这道防线。防风险是重要的,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经济不增长的风险。现在常规的和稳健的支出与债务融资规模的政策可能起不了什么太大作用,要有一些非常规的政策和手段准备,给中国经济打强心针。

学者们也都关注到中国工业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连平认为,中国出口保持了足够的韧性,这个韧性来自于强大的中国工业部门。全球来看,我们的工业门类更齐全,产业链供应链更完善,整个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张军指出,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产业链受到冲击,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推动关键节点企业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促进产业链畅通,“以链带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这对于工业的快速恢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23年工业如何继续发展,地方政府如何持续发挥推动作用,这些城市也给出了答案。“现代产业体系”是高频出现的词汇,郑州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要突破2.6%,青岛要建链强链,合肥要增强“链长制”服务效能,长沙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济南将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东莞“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

从这些万亿城市的目标与政策看,都是生产、消费两手抓,2023年,经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