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抢救室(图源:澎湃新闻)
重症发生率多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当前,我国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株传染性极强叠加人口基数巨大,感染人数比较多。现阶段感染者以轻症为主,部分为普通型,少数高龄老人和患严重基础病的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轻症病例肺部影像正常,无肺炎表现,症状以发热、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部分人3至5天体温能恢复正常,其他症状逐渐改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近3周,天府医院ICU累计收治46名重症患者,占有症状感染者的1%。从就诊情况看,发热门诊每天约有450名就诊患者,需入院治疗者占有症状患者的10%左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因为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像上海这样的城市,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脆弱人群绝对数不小,即便感染成为重症的比例很低,也会给医院重症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重症治疗情况如何?
童朝晖:我国救治方案已经更新到第九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从预防到治疗都有比较完整的方案,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经过3年临床检验,已经很成熟,对收治的重症患者能够快速、有效救治。3年当中,各家医院的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医生都在临床实际救治中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我们对于新冠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首先采取早期抗病毒的治疗,比如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机、高流量氧疗和ECMO等设备,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加强对症治疗,比如对休克的患者进行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吴伟:中医药在疫情发生以来显示出确凿的临床疗效和特色优势。我国总结出来的“三方三药”以及各地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经验表明:对于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仅以中医药治疗就有效并可阻止向重型转变。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中西医协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目前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平均10万人有12.8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床位数是13.34万张,可转换的ICU床位是10.48万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症床位使用率平均为50%左右。
怎么看待“白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肺炎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从CT影像上看,当肺部损失比例很高,会表现为白肺,并不是只要出现肺炎就是白肺。出现白肺的患者往往是危重症患者,他们在所有新冠患者中占比很低。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导致重症肺炎并出现白肺的因素不只是感染新冠病毒。过去,医院也会收治一些白肺患者。冬季感染流感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都可能导致重症肺炎;高龄老人、基础疾病患者、重度吸烟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和重度吸烟者,这些都是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
会有后遗症吗?
李兰娟:从目前临床病例治疗来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极少数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后可能存在肺纤维化。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都不会留下后遗症。
马晓春:患者在ICU能得到规范的治疗,除了部分特别高龄、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外,绝大部分患者预后情况不错。从3年的临床观察看,无论肺功能还是影像学,患者预后情况良好,肺部有残留明显损害的情况极少。
如何预防重症?
张文宏:营养是救治感染者的基础,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呼吁养老院、居家老人,千方百计保障老年人优质蛋白摄入,做到营养多样化,保持蔬菜、碳水均衡,增强老年人抵抗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脆弱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N95口罩。加强手卫生。与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社交距离。若同居的人感染,要做好隔离措施、戴好口罩、单间居住、不共餐,最好不共用卫生间。
钟鸣:全程接种疫苗之后,高龄老人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有显著下降。在临床救治中发现,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康复的概率比完全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概率要高。
老年人居家体征怎么观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老年人感染后,如果发热时间太长,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监测血氧饱和度下降且低于93,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预警、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重症的发生。
童朝晖:老年人肺炎起病较隐匿,没有明显症状,不能按通常的肺炎、发烧、咳嗽、咳痰等年轻人的症状来观察老人。如果老人感染后食欲减退、爱睡觉、打不起精神,病情可能加重。此时,家人或陪护人员要仔细查看老人呼吸是否加快、是否喘气、有无胸闷症状。若有,应及时送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寒冷季节加上新冠病毒感染,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多,病情可能加重并出现肺炎。这类患者如果出现病情急性加重,需要吸氧,建议在家里设置氧疗设备。要坚持用药,天气寒冷时最好不外出,这有利于减少病情发作次数。新冠病毒、感冒、流感、细菌感染都会导致慢阻肺加重,如有发烧和肺炎症状,应及时住院治疗,以防出现重症肺炎。
权威专家:我国短期内不会发生由XBB和BQ等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起的再次流行
近日,具有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已成为美国头号毒株的消息,引发我国各方广泛关注。而其“主攻人体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的消息,更是让蒙脱石散等止泻药一度脱销。XBB.1.5是否主攻人体的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我国短期内会面临XBB和BQ等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导致的新的流行吗?
就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023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专家组成员中一位权威专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感染XBB.1.5毒株后的临床特征,与奥密克戎其他亚型毒株相比,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仍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为主。随着新冠对症治疗药物恢复或加大供应,公众没必要囤药。
受访专家强调,XBB亚型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尤其对感染过奥密克戎BA.2 和 BA.5变异株的人群来说,确有再感染XBB等变异病毒的风险。
但他也同时称,我国短期内不会发生由XBB和BQ等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起的再次流行,即便将来再次出现流行高峰,其流行强度(指发病人数)也不会那么高,同时其所造成的医疗压力也会明显弱于近期发生的这次高强度流行。
目前,面对此波由奥密克戎BF.7和BA.5.2亚分支病毒的广泛流行,不同城市同时或相继经历急诊和重症的高峰。专家称,此波疫情,很多地方已达感染高峰,感染趋势开始往下走,比如北京,感染高峰应该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感染水平已经明显回落。
更易侵犯消化系统?
据媒体报道,美国疾控中心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周五)公布数据,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而随后的2022年12月31日晚,一张“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此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肚子,建议准备蒙脱石散”的截图迅速在网络流传。很快,“蒙脱石散”登上热搜,市场上出现了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药物脱销的情况,甚至部分药物开始涨价。
XBB.1.5毒株是否具有攻击人体消化系统的特点?
而就日前有很多人开始抢购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的现象,该专家认为,退烧药等新冠对症治疗药物已经开始加大生产与供应,前期退热、止咳药物短缺局面已经明显缓解,因此没有必要囤药。
据了解,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而XBB.1.5是XBB家族的亚分支。
就XBB的致病力情况,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此前表示,“XBB仍属于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是BA.2下面变异株的重组变异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在国外一些地区流行导致感染人数增加。但国外数据显示,其致病力和之前毒株没有区别。”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也表示,XBB的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事实上,新冠病毒确实会侵犯人体消化道,引发消化系统症状。以儿童感染为例,首都儿研所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钟雪梅表示,新冠病毒可以侵及胃肠道黏膜,引起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特别是儿童患者相对更为常见。同时,反复发热影响消化功能、某些药物存在胃肠反应等因素也加重了这些症状。
XBB是否很快会在我国流行?
人们对XBB.1.5的担忧,还与XBB家族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此前2022年10月曾发表过的一份声明称:早期的证据表明,和其他奥密克戎亚系相比,XBB的再感染风险更高。
前述权威专家也向记者强调,XBB亚型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尤其对感染过奥密克戎BA.2 和 BA.5变异株的人群来说,确有再感染XBB等变异病毒的风险。
那么,XBB.1.5毒株是否很快会在我国流行?
该专家称,由于美国经历了前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了较长时间,所以其感染人数会有所回升。而我国刚经历了BA.5.2和BF.7毒株的广泛感染,近期再次出现XBB感染高峰的可能性很小。
“按照国际上近三年的疫情经历,一般一波疫情高峰后的3—6个月后,随着新的变异病毒的出现会再次发生流行高峰。”该专家表示。
但他也同时强调,我国短期内不会发生由XBB和BQ等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引起的再次流行,即便将来再次出现流行高峰,其流行强度(指发病人数)也不会那么高,同时其所造成的医疗压力也会明显弱于近期发生的这次高强度流行。
那么,公众该如何应对?专家称,还应该注意防护,比如注意个人卫生、戴好口罩,同时,感染过新冠的人群短时间内不需要接种疫苗,但是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要进行疫苗的接种或加强免疫,尤其是序贯加强免疫。
实际上,XBB并非一个新出现的变异株,它最早于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发现,之后迅速传播,并曾一度导致新加坡、印度等国的感染人数激增。
报道称,相比奥密克戎其他亚型毒株,XBB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XBB.1.5作为XBB家族的亚分支,目前已成为美国的优势流行毒株,尤其是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约75%的确诊病例感染的是XBB.1.5毒株。
目前国内已监测到XBB.1.5毒株。在2022年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许文波曾表示,我国9个省份的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但他同时称,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近日,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医疗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面对此波由奥密克戎BF.7和BA.5.2亚分支病毒的广泛流行,不同城市同时或相继经历急诊和重症的高峰。最艰难的时刻何时能过去?
该专家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各地医疗机构的诊疗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重症的发生会相对滞后一些。同时,老人等新冠高危人群由于在家庭或社区中活动范围小、家庭保护措施更强,所以现在看来,相比其他年龄组来说,感染的速度要慢一些、晚一些。
此外,该专家称,老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严重疾病的时间会相对滞后,所以,该人群在医疗系统的急诊和重症高峰在大多数地方还在持续,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感染高峰在很多地方已经达峰,开始往下走,在有的地方已经回落得比较低。
“疫情流行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是不一致的,因为没有详细的调查数据,现有的仅是网络调查,不同人群的应答率不同,所以现在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很难。”该专家称,目前看,以北京为例,感染高峰应该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感染水平已经明显回落。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日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随着这一波大部分感染的重症、感染高峰过去以后,往后(疫情)就会出现往下走的趋势。
“病毒传播一定有它的传播系数,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总会越来越弱,我们通俗讲就是说传不动了,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的话,这个困难一定会过去的。”焦雅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