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封城时流出的方舱内的视频


这是2020年武汉疫情时期的方舱内的视频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新冠救治专家组成员陈尔真接受了媒体专访。

大江东:很好奇,您感染过吗?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您参与建设过7个方舱,我们也采访过您主持医疗救治的方舱,发现感染者有跳广场舞,有唱歌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挺高,现在大家都觉得有症状比例明显升高,为什么?

陈尔真: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普遍易感,不同的人感染后的临床表现不一样。我感染过,症状非常轻,发烧到38.5度,半天就好了,没有头痛、肌肉痛,可能跟我打全程疫苗有关,也可能碰到的病毒载量较少。

现在看来,确实和大上海保卫战时期不太一样。当时上海60多万感染者,是通过核酸全检筛查出来的,其中隔离在方舱的,很多是无症状。现在上海疫情传播范围非常广,可能已达人口的70%,超过当时的二三十倍了。从绝对数来说,大家必然感到,有症状的人比较多。

对于这一波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统计研判。

上海各大医院急诊:

候诊要等4到5个小时

2023年的元旦小长假很不一样

和奥密克戎病毒之间的硬仗已经打响沪上各大医院奋力承担!

“这里连一只脚都快放不下了”。在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间,这不是夸张。

在仁济医院,每天东、南两大院区急诊量加起来达到3300多人次,要接收240辆左右的120救护车,最高峰一天达269辆!

“仁济东院区急诊内科诊位不断增加,从4个增加到7个,但病人还是太多了,仍然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庄旭几乎住在了医院,白天连黑夜地协调急诊增援、病人分流。



“我们急诊30多人,只剩四五人没‘阳’了。有时我真的排不出7个诊室,来支援的科室也都很难,有同事又要跑病房,又要支援发热门诊。”庄旭说,近来,虽然医护“阳康”后已陆续返岗,但急诊量还在持续往上跑。跨年之际的仁济医院,加急辟出急诊第二诊区。

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时下的处境和仁济医院类似:由于病人太多,候诊时间普遍在4到5个小时。

“一名急诊医生早晨7点半开诊,病人可能是前一天零点前挂的号——隔夜了!有的病人熬不住,回去睡了一觉早上再来看。病人苦,医护也苦,新病人还源源不断。”庄旭还目睹着留观患者的平均年龄每天在往上跑:73岁、75岁、77岁……90多岁的老人很多,还有百岁老人。他们中,有严重肺部炎症的,有肌酐飙到900多(正常人111)的,肾功能已经不全了。



在医院,连诊室的走廊都“塞”了病人。有限的空间,给急诊医生带来另一重考验。“急救抢救是需要物理空间的。通道拥堵,下脚的地方都少得可怜。”干了20多年急诊的仁济医院急诊医生熊剑飞心疼同事,也心疼患者。

另一头,由120转运来的病人,每天还在增加。本着“先救命、再治病”的抢救原则,熊剑飞一个8小时班头下来,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决战”已半个月,他希望,“拐点早日到来”。

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病人就收满

位于静安区北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承担了繁重的急诊任务。面对往常的普通病人,一名护士能照顾一二十位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重症情况较多,各种情况此起彼伏,和普通病人管理方式不太一样,因此医护人手就显得相对不足了。



为将滞留在急诊的患者及时收到病房,从两周前,十院住院部就已经不收常规门诊患者,集中精力收治急诊留观患者。李颖川透露,近期每天新增的住院人数少则六七十,多则一百多,“几乎每天新开一个病区,很快四五十个床位就收满了病人。”截至1月1日,共启动了17个病区,收治近700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



此外,十院还成立了全院会诊制度,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专家组成救治小组,还有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等相配合,每天中午为全院重症病人进行会诊,保证重症病人能够按照诊疗原则进行有效诊治,截至1月1日,共会诊125名重症病人。



“现在医院比较拥挤,盲目将病人送医,反而有可能让病人交叉感染一些细菌,可以更加仔细观察病人再决定是否送医。”李颖川提醒,如果病人只是单纯发烧,不用紧张,但是如果出现行为和平常不一样的情况,比如说话声音变小了,讲两句话就要喘气,吃饭变困难等等,就要考虑送去医院就诊。

相比急诊的忙碌,近期,十院门诊量倒是少于往年同期。李颖川表示,考虑到一些市民有检查需求,十院也开设简易新冠筛查门诊,减轻普通急诊压力,让真正需要的病人及时得到诊治。对于病情不紧急的市民来说,可以到门诊检查心肌损害指标、做肺部CT等,没有必要去急诊。



重症患者在增多救治和护理更棘手

看着逐渐被“塞满”的急救大厅、急诊过道、临时征用的输液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查晓丽步履匆匆,安排好手里的患者后,她快速扫视了一下全场,楼梯过道口、药房门口、挂号处门口、大门背风处、化验报告机旁……她在脑海中快速推演,如何能在人海中再寻点缝隙,再加一个床铺。

“不知道下一辆救护车何时来,我提早安排好,患者就能少等一会儿。”查晓丽声音嘶哑,战“疫”三年来,她多次接触、救治过新冠患者,却从未承受过这样的重压。当值夜班这天,43辆救护车一辆接一辆驶入院区,急诊观察室已有百余病患,普通急诊患者尚有上百位等待叫号……

怎么办?只能咬牙坚持,因为还有患者在等着,要治疗!

这几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急诊接诊量也屡创新高,日均接诊2000多人次。过去井然有序的急诊大厅,如今已摆满担架床。一看过去,几乎都是老人,床边一个蓝色氧气罐,几乎成了“标配”。



“80%-90%是阳性患者,急诊内科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重症多。”长海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胡敏说话带着鼻音,语速很快。她常年偏头痛,这几日更甚,要靠药物才能将症状压制。即便如此,她平均每日在院时间仍超过12小时。

这几天,让胡敏稍感欣慰的是,随着“阳康”的同事越来越多,科室战斗力正快速恢复,可大家也察觉到——上海的重症就诊高峰已开始出现,挑战也愈加严峻。老年人多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后,救治和护理都变得更为棘手。



在同济医院急诊病房,近90%患者是老年人。45床是一名82岁的老先生,120送来时已高烧多日,呼吸困难。“当时,老先生血氧饱和度仅80,严重缺氧。胸部CT提示两肺有大片炎症,好在尚未到‘白肺’的程度。”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肖武强记得,老先生经过高流量吸氧、补液等治疗后,氧饱和度终于维持到90,勉强及格,后经4天治疗,目前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医生查房时他已能流利对答。

由于重症患者开始增多,肖武强24小时待命准备投入抢救,“这会是艰难的一仗,埋头做好眼下的一点一滴,相信艰难时刻总会过去。”

全院大协作每个科室都在设法为急诊“分流”

如何给急诊分流?岁末年初,一场全院病房大调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紧张进行——保卫急诊,所有人在拼搏!

2022年的最后一周,华山医院呼吸科医生董樑明显感到急诊高峰来临,重症患者在增多。“我们早上8点到病房交班,梳理床位情况。呼吸科主任李圣青教授会给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然后我就赶紧去急诊。现在,每天早上7点急诊会列出分流名单,各科室先收一波;下午3点,急诊再出一张名单。”董樑说话时自己都带喘。她记得,去年12月28日医院新开出了病房,不到两天基本收满。“没办法,11楼马上又新开了病房,大量患者需要吸氧,我们也希望患者至少能躺下来……”

在华山医院,各科每天都会跑到急诊去分流患者:糖尿病感染者收入内分泌科病房,脑梗感染者收入神经内科病房……有的患者没基础病、但肺部病情很严重,“肺炎病房”就是为急诊分流托底的。

这是一场全院大协作。病房的治疗团队除感染科、呼吸科、ICU等,还有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他们中,有驰援过武汉的,有在定点医院战斗过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战士”。在此基础上,每个病房均有教授查房,全院形成多学科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