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是人类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据报道,法国参议院已准许,将使用过的食用油用作汽车燃料。尽管可使用的车型十分有限,但此举背后减轻对原油依赖及节能减排的考量依旧值得思考。当能源危机真正袭来的那一天,这些曾经看上去不那么“靠谱”的技术储备,或许能够派上大用场。至少,它给人类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0月14日,车辆在法国比亚里茨一处加油站排队等待加油。新华社/美联


1、能源供应紧张下的探索


将废弃食用油用作汽车燃料,听上去有些天方夜谭,但在法国却已被摆上台面讨论。

法国《论坛报》报道称,法国参议院已准许将使用过的食用油用作汽车燃料。而且,生态学家认为,经过正确去渣和过滤处理,每10升废弃食用油可产生8升燃料。这样的回收效率可谓惊人。专家还强调,如果汽车使用废弃食用油作为燃料,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普通柴油车减少90%。此外,废弃食用油的价格也比普通燃油便宜得多。

当然,媒体也认为,这一美好设想要在当下大规模推广并不容易。不但只有某些车型能使用废弃食用油,而且很可能只有特定公司而非个人名下的汽车能够加注。但即便如此,法国带有开创意义的探索也给能源再利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除法国外,此前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也已开始使用类似的替代燃料。它们之所以持续开拓,除了长远筹谋外,与当下区域局势动荡带来的能源供应紧张亦不无关系。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之一,占到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11%,每天出口约500万桶原油。作为原油的下游产品,今年2月以来全球柴油价格飙升,能源主要依赖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柴油短缺情况不断恶化。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为中质混合原油,更容易产出柴油。欧洲逐渐减少俄罗斯原油及柴油进口,推高了当地的柴油价格。

与此同时,美国原油出口今年以来大幅上涨,原油及成品油出口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不过,要想用美国远水持续解欧洲近渴并不现实。再加上这背后的复杂政治因素,欧洲国家不得不将能源安全问题提上日程,将开拓新能源作为汽车燃料的备选项之一。

2、航空业加快应用步伐


其实,对废弃食用油回收再利用从中提取燃油,法国并非首创,不少国家早有探索,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在航空界,被称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环保新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久前,日本成田机场尝试首次引入由当地企业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这种燃料的原材料之一正是餐厨所产生的废弃食用油。据估算,包括家庭和餐饮店在内,日本每年大约产生50万吨废弃食用油,其中4/5来自餐饮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另1/5来自家庭。自从相关法律禁止向下水道超标排放废油后,废油整体回收率达到8成左右。

日本每个地区都会设置资源回收站,站内设置不同物品的分类回收箱。这其中,废弃食用油回收箱内的废油经过回收处理之后,可用来生产饲料、工业用油及航空燃料。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国内燃料公司10%的燃料全都替换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同时,为推动普及,今年上半年日本能源、航空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已经就此建立协商机制,展开合作。

废弃食用油变废为宝,其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毋庸置疑。业内专家指出,现有研究显示,利用废弃食用油等提炼的生物燃油,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动力与传统航空燃料并无太大区别。而且,生物燃油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5%至92%,具有很高的环保优势。日本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是植物,这种来自植物的新燃料预计能使碳排放量减少8成左右,环境影响将大幅下降。

空客公司有关人士透露,航空业碳减排有多种途径,包括研制新一代飞机、研发颠覆性技术、改进运营和基础设施、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碳补偿与碳捕获等。其中,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具有巨大潜力,可以为航空业碳减排作出巨大贡献。

3、燃油可再生不再遥远


在全球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作为能源进口及使用大国,中国在可再生燃油领域涉足较早,近几年正努力推进产业化。

早在2013年4月24日,中国就成功在上海虹桥机场完成加注了生物航空燃油的东航现役空客A320飞机的技术试飞,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今年9月,中国石化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生产的首批30吨可持续航空燃料,从镇海炼化出厂,运往空客(中国)天津工厂,让空客在亚洲唯一A320系列总装线新造的大飞机“吃”上了第一桶“绿色好油”。这批可持续航空燃料经40%的纯生物航煤与石油基航煤调和而成。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早已破解这项技术多年。2014年,该公司就取得了国内第一张生物航煤适航证。废弃食用油变身飞机燃油,中国在产业化道路上已迈出坚实的一步。

中国民航局相关数据显示,近两年全民航每年大约消耗3000万吨航油。在“双碳”背景下,民航业面临不小的减碳压力。废弃食用油的再利用让航空业减碳看到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