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比预料的时间更早、更快,此时此刻,上海开始迎来“新十条”后第一次感染波峰。

  上周以来,几乎每位上海市民都发觉自己或身边有人“中招”,奥密克戎以防不胜防的姿态快速传播,阳性感染者人数激增。12月22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说,预期上海一周内达到感染峰值。

  冲击波的另一端,医护人员坚守着生命防线。医疗机构本是疫情高风险地区,近期不少医护人员陆续感染,而现在,第一波感染的医护在症状缓解后大都迅速回到岗位,全力确保医疗服务有序运转。

  12月22日,6名来自上海三甲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线医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讲述了医院当下的情况、医护此时的状态。一些医生前不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尚未完全康复,略带沙哑的嗓音从电话那头传来;简短的采访间隙,他们还在忙着交待工作事项。

  压力、责任、烦恼、风险、使命……此时每个医生肩头承载的东西太多,忙碌,也成为一种不由分说的状态。也许他们说话的声音比往常虚弱,但散发的力量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12月22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楼内,就诊量远高于本轮疫情之前。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医护人员的感染比社会面更早、更快,但急诊一刻也不能停

  讲述人:王美堂 上海长海医院急诊科主任


  这一波疫情以来我没离开过医院,没离开过急诊。12月16日我感染病毒,当天症状很重,我在办公室躺了一天,17日返岗。因为最近急诊很忙,压力大,实在没空多休息。这两天我的症状已经好多了,鼻塞、咽痛,基本上不影响工作了。

  压力从一些数据能看出来。12月21日,急诊就诊人次达到1517,而这一波疫情之前,平时急诊一天的就诊量大约八九百人次,现在快翻倍了,还在攀升。急诊大楼里,大部分病人看完医生后会离开,重病患者经过抢救会分流到住院病房,滞留在急诊的临时留观病人平时约有20多人,现在也达到50多人。这些病人都是我们要照顾的。



  12月22日,上海长海医院急诊大楼内,就诊量远高于本轮疫情之前。


  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感染比社会面更早、更快。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一是因为医护人员本身也是社会成员,和普通人一样具有在社区感染的风险。二是随着就诊人员激增,医院的环境要比社会面的风险更高,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风险。

  从过往一周来的情况看,我们急诊一百多名医护人员,感染过新冠的已有将近80%,确实很残酷。急诊大部分医护都是青壮年,都打过疫苗,症状普遍在上呼吸道系统,如发烧、咳嗽、头疼等,但还是有医护人员甚至高热四五天,很让人心疼。

  目前大部分医护症状缓解后,都回到岗位了,很了不起,大家都知道,急诊一刻也不能停。医院也一直在派员支持急诊和发热门诊,不过说实话,在这里工作两三天,还是很快会面临感染的风险。

  作为急诊科负责人,我的责任不言而喻,丝毫不敢懈怠。除了管理上的事情,现在我每天坚持查房,一直在一线,和同事们全力以赴保障急诊平稳运转。

  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下,我们同事挨个变“阳”了

  讲述人:高佳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医生


  12月7日,一张大白的背影照在朋友圈流传,背后“全剧终”三个大字,戳中了压抑在我们心中三年的欢呼雀跃。然而,我们却深知“放开”以后,医疗系统尤其是医院的第一道门户,发热门诊、急诊,将会迎来三年来最大的挑战。

  发热门诊2楼的隔离病区,首先接受了留观患者的住院任务。12月12日,发热门诊的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内,12月13日开始,“画风”便开始有了转变,不仅仅高热人群越来越多,而且有住院需求的新冠阳性患者也开始出现。

  12月13日16点50分,我接到发热门诊医生的信息,来了一名27岁的女性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抗原阳性,做过左侧肾切除术和输尿管膀胱重建术,高热伴腰痛、尿痛2天。当我到大厅看到这名患者时,她坐在椅子上精神十分萎靡。我得知她父母远在北京,包括高龄的奶奶在内全家目前都在高热,她自身情况特殊,高热以后有非常明显的腰痛,她十分担心自己仅有的一颗肾脏受到影响。

  入院后,我们积极评估病情,通过药物治疗,她的尿路感染也很快得到了控制。由于腰痛仍在持续,她非常焦虑,提了很多的需求,每次我们都会跟她充分地沟通。最终,她的病情彻底得到了缓解。出院前,她说要给我们发热门诊和急诊送锦旗,还说“或许你们觉得没必要,但是对我来说,你们救了我的命”。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收到的一名阳性患者送的锦旗。

  此后,我们又投入到其他的阳性患者的收治救治中。病人非常多,其中也有基础疾病很重的人,我们在隔离病区里需要帮他们进行腰椎穿刺、深静脉穿刺……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之下,我们同事挨个变“阳”了,有些同事在高热之下不得不短暂休整。


  我和今年刚入职华山医院的王欣欣医生互相鼓励,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水果,保存力量,争取“晚阳”。在身边倒下多个战友时,隔离病区的两个原班人马已经连续一周加班收病人、写病史,保证阳性患者诊疗有序进行。同时在隔离病房的防护下,完全无症状的同事也在继续坚持工作。

  夜查房结束,路过过渡抢救室,当我看到里面还暂时留观的患者,看着一个个坚守在岗位的兄弟姐妹们,看着各岗位上忙碌的身影,再看着隔离病区的第一面锦旗,心中无限感慨。或许这场挑战是空前的,这场暴雨是狂骤的,但只要我们戮力同心,这终将会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冲破黑暗就必将看到光亮。

  全科几乎“全军覆没”,但我们不能因为发烧就不上班

  讲述人:张家雄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这波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为病人做检查时,病人几乎都需要摘下口罩,所以我们耳鼻咽喉科算是高风险岗位,这一波感染下来,全科几乎“全军覆没”。科室里十几个员工,现在只剩一个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了,但她也有轻微的咽痛症状。我和太太、孩子也感染了,近两天,我发烧到将近39度,嗓子也特别痛,感觉疾病还在发展。

  不过,科室的一切还在照常运转。我们不能因为发烧就不上班,该看的专家门诊还得看,该手术、该急诊,也要照常。大家基本都是带着病发着烧,在一线工作、值班。如果有同事症状很严重、实在坚持不了,我们症状轻一点的人就会帮他把班顶上,对排班进行一些调整,大家都很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现在的医生、护士、麻醉师、病人都在感染、发热,我们的就诊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因为专科特点、病人需要脱口罩检查,风险比发热门诊更高。同时,因为这一波感染新冠病毒的很多人都有喉咙痛、喉咙干痒之类的症状,我们的门诊和急诊面临很大的压力,这也更成为了我们不能停下来的原因。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家雄(右一)为患者实施手术。

  诊疗过程中,我们采取“一级加”的防护措施,也就是戴帽子、口罩、面屏,再加反穿衣。我们急诊的医生最辛苦,因为急诊24小时开放,也不能拒绝病人,急诊医护最长的值班时间是24小时,从早上8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能够下班,如果有手术的话还下不了班。就我自己而言,上午坐专家门诊,下午要在病房处理手术。在发烧的情况下戴口罩长时间上班,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我们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觉得目前来讲,大家一起咬咬牙,共度时艰,共度难关,共同面对这一波疫情冲击,作为医务人员义不容辞。如果说以前是以社会面防控为主,现在才是医院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作为医务人员、作为共产党员、作为科主任,我也一定是要冲在前面、靠前指挥。如果说我一个人躲在后面,那其他员工也都看在眼里,所以我每天不管发烧到多少度,都第一个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单位,也为了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成为科室员工的主心骨。

  感染高峰还没来,正在积极扩充重症和抢救床位

  讲述人:陈康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


  最近这段时间,急诊接收的急危重症明显增多了,我们科室的工作重心也在这里。

  需要抢救的病人之所以多,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因为天气转冷,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送来抢救。另一部分,是基础疾病患者合并呼吸道系统疾病送来抢救的。所以,现在总体的病人数量比这一轮疫情前数量翻倍,甚至更多。

  我们科室感染的医护人员已有七八成,一般来说没有症状了很快就回到岗位。当然科室和医院会征求康复人员的意见,只有身体症状缓解,有返岗意愿,才会回来,同时为返岗人员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近日,奉贤区中心医院。


  我作为科主任管理上的压力很大。比如排班,每天都有新情况、新问题,以前排班两周、一个月排一次,现在一天甚至半天排一次,每天要协调人员。

  病人收住院的事情也是我最近的重点工作之一,病人增加,床位、病房也变得很紧张,病人都压在急诊肯定不行,需要解决住院、出院等问题。

  我现在比较担心感染峰值的动向,什么时候来,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目前来看,重症病人虽然增多了,但高峰还没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相对会晚于社会面感染高峰两周左右。这些人群感染后,医疗机构的抢救压力会很大。我们正在积极做准备,扩充重症和抢救床位。

  也没什么其他好说的,碰上这样的世纪疫情,我们肯定要冲上去,这也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必须全力以赴,不然怎么办?也不止医护人员有压力,所有人都面临挑战,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才能携手度过这次疫情。

  我真的很想让大家回去休息,但医务人员回去休息了,居民怎么办

  讲述人:张剑敏 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这几天,我的感受是很深的,大家确实很不容易。我发现跟大家开会的时候,很多人的嗓子都是“拉”着的。

  上周我们就接到通知开始做部署,这周一(12月19日)我们的发热哨点诊室就正式开出来了,当天就接诊了54人次,后一天开始基本就人数翻番,这几天每天这个门诊的接诊量都是达到一百多位的。为了服务好尽可能多的居民,我们也只能做一些动态的调整,第一天我们给居民配药是大概3天的量,到后面改为2天。

  与此同时,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天统计下来的数据是,97位医务工作者,在岗49位;16位后勤工作者,在岗4位,其他的都是感染的。在岗的职工中,还有一些是有症状的,但大家真的是“轻伤不下火线”。

  实话说,我真的很想让大家回去休息,但是我们医务人员回去休息了,居民怎么办?我很感动的是,我们大家的心很齐,只要能撑,就想着上岗。我们还有两位医生袁金和张磊,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加入了紧急组建的临时医疗救助队,真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近日,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日接诊现场。

  现在我们的人手很宝贵,而且越是劳累、病毒就越容易趁虚而入,所以我们也尽可能希望调整好大家的工作量,比如病人比较集中在上午来看病开药的话,我们下午尽可能让手头事情少一点的职工回家休息。中心也是尽量给大家补充点物资,黄桃老实说不太好买,我们就给职工发了柠檬什么的。

  我自己这段时间主要做的是管理层面的工作,目前其实也是感染的第6天,今天算正式返岗了,但前几天在家也要处理工作。

  坦白说我每天也挺愁,除了睡觉时间,事情是塞满的。早上主要看看门诊的情况、岗位上的人手够不够;下午会看一下药品的情况、还够几天的量;还会参加上级部门的调度会,并且和职工们进行沟通。



  
近日,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朋友群和微信群中,大家互相鼓励。


  包括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疫苗接种等工作要做,在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这部分的工作可能也要面临减员,我们要想办法部署,把有限的人员安排到最需要的岗位上,保证我们中心的运作。经过和街道的协商,我们只能把疫苗上门服务停了,但疫苗接种点的工作还在进行中。

  另外,为了应对后期可能到来的重症病人的应急救治,我们社区也要承担一些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的调研调查、健康监测工作,包括高龄老人、婴幼儿、孕产妇、需要血透的人群、肿瘤病人等等,当然日常我们也在进行这部分工作。这项工作我们是要家庭医生和居委会配合进行的,如今这两方面也都面临着减员的难题,所以还在岗的同事工作量也会加大。

  我想最难最难也就这两个礼拜,相信等到高峰过去,后面都会慢慢恢复如常的。我爱人也是医生,最近也很忙碌。我发烧比较厉害的几天,她还是要到医院去,还特别叮嘱我们家一年级的儿子,别来我房间。孩子还是听得懂、看得懂的,上周给我画了张贺卡,我是后来才看到的,真的蛮感动的。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

  讲述人:刘光辉 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医生

  “新十条”优化防控政策出台后,我们医院第一时间开设了阳性门诊、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以及新冠阳性患者病区。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也被抽调去支援阳性门诊和急诊的工作。

  在今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我参与过3个方舱的救治工作,今年下半年我报名参加了海南三亚方舱的支援,具备一些抗疫经验。在阳性诊区,我主要负责帮一些有慢性疾病的阳性感染者配药,给予耐心的解答以及专业的处理。疫情中这类人群一旦断药,基础疾病得不到控制,就可能面临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另外,这些患者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如果去门诊配药,势必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阳性诊区的开设有助于降低整个门诊区域的感染风险。



  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医生刘光辉曾在上海方舱工作(资料图)。

  在阳性诊区工作的同时,我还兼顾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我遇到很多对新冠有着恐慌情绪的患者,我会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安慰,评估他们的病情,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指导,针对一些轻症的,我会建议他们可以先居家应用退烧药、感冒药或止咳药等,减少他们来院就诊奔波,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针对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我会根据他们的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有来医院进一步诊疗的必要。

  随着近段时间发热门诊和急诊就诊人数的增多,工作强度陡然增加,很多医护也陆续出现了感染,面临战斗性 “减员”的情况,我第一时间被调派到了急诊支援,目前已经工作一周时间了。在急诊抢救室或临时观察室,最近来的大部分都是阳性感染者,他们可能合并冠心病、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甚至随时有猝死风险,我们需要识别出这些危重症病人,防患于未然。

  每次接班,我们不仅要处理上一班交下来的患者,还要不时接诊新患者,工作全程神经都是绷得很紧。整个医疗过程需要医护等各环节全力合作,从预检分诊到最后诊治,每一步都需要一丝不苟。正如急诊医学科吴先正主任所说,同济急诊人为守护每一位就诊患者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冒着高风险奋不顾身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线。“243650”—— 24小时365天0休息,这是同济急诊人的庄严承诺!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我也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支援。在此我也想呼吁,一些慢性病患者在居家期间,请注重对自己病情的观察,一旦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情况,请及时来院就诊。如果病情稳定的话,可以在家适度开展一些居家运动,但强度要小于平时,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舟共济,希望我们早日打赢疫情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