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A

大夫,我最近几个月经常感冒,光这个月就感冒了4回。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

病人B

这两天老鼻炎又犯了,大夫说是什么变应性鼻炎,也就是过敏性鼻炎,治不好的,懒得去医院看了。就上次,配了一堆药,吃的吃,喷的喷,也没见断根啊。

医生:……

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鼻炎患者口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越来越多

“变应性鼻炎”,通常被称作“过敏性鼻炎”,是鼻炎的一种。变应性鼻炎中的“变应”,是指“变态反应”,属于医学术语。由于“变态”两个字容易让人误会,所以很多时候医生在和患者交流时,仍旧用“过敏反应”。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逐年升高|pexels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和全球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有脱不开的关系。欧洲国家的数据曾显示,儿童疑似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可以高达25%,成人疑似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可以高达40%,确诊的为28.5%。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已超过5亿。

由于患病率持续增加及对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下呼吸道的显著影响,大家对变应性鼻炎越来越重视。

你以为的“感冒”,可能是鼻炎

变应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部分患者还会感觉眼睛痒、容易留流泪等;个别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咳嗽、腭痒等症状。

前面提到的病人A出现了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于是认为自己得了“感冒”。确实,光鼻部症状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是民间说的“伤风感冒”。但是从病人频繁发作的病史、伴随的症状、以及医生的检查,多半会得出“鼻炎”的诊断。



变应性鼻炎要与感冒区别开来 | 作者供图


同时,变应性鼻炎与哮喘关联密切,学界用“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疾病”来概括,认为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可以说是同一个疾病。数据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群体中有近40%的人可能合并有哮喘发作史,而哮喘患者中则最高有近85%的人合并有变应性鼻炎的鼻部症状。

找到过敏原

要诊断变应性鼻炎,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引起变态反应的变应原,也就是过敏原。如果鼻炎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则过敏原多为花粉、真菌等与季节时令关联较大的物质。若鼻炎发作呈常年性,则过敏原多为尘螨、蟑螂、动物毛发皮屑等。



变应性鼻炎有特定的过敏原 | 作者供图


当然,临床上会采取更可靠的检测手段。最常用的变应原检测方法是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查。前者类似于我们熟悉的青霉素皮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0%。

不过皮肤点刺试验会受到药物的影响,比如如果患者近期服用过抗过敏药物,皮肤点刺可能呈现假阴性。血清IgE检测虽然敏感性不及皮肤点刺试验,但其适用于任何年龄,也不受皮肤条件的限制,结果评判更为客观,同时也基本不存在激发出被测者过敏反应的风险。

如何改善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首先要回避变应原(过敏原),也就是尽量避免接触该物质。比如户外活动避开花粉期,或者使用特制的口罩、眼镜、鼻腔过滤器、花粉阻隔剂等。



图源:pexels


其次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各类药物了,包括鼻腔用的激素喷剂、抗组胺喷剂、减充血剂等,还有口服的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等。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鼻用激素和减充血剂的使用。

鼻用激素其实比较安全,长期局部使用后全身副作用少见,但患者听到激素就色变,以至于不能正确、持续地使用鼻用激素,影响疗效。

而鼻腔减充血剂的使用则恰恰相反,由于其强烈的鼻腔黏膜收缩作用,可以快速强力地解除鼻塞症状,患者容易过度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所以鼻炎患者请务必遵守医嘱,不要仅凭个人短时间内的感受而私自调整药物使用频率。



深受变应性鼻炎困扰的患者需求医问药|pexels

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现在还有一些比较好的新办法。其中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已经被推荐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法。简单来讲,就是提取之前明确的变应原物质,制成一种类似疫苗的物质,极少量地放入机体内并逐步增加剂量,诱导机体产生对该物质的耐受。当再次正式接触该变应原物质时,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以前那种鼻塞流涕的症状。不过免疫治疗的时间都比较长,且起效较慢,总疗程需要3年。

如果以上这些办法都没能帮到患者,或者患者不能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可以考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只作为变应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比如能改善鼻腔通气的鼻甲成形术,或者降低鼻腔黏膜敏感性的神经切断术。如果有外科治疗的意愿,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



外科治疗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pexels

最后要说的是,以现在的医学水平,确实无法根治变应性鼻炎,治疗的目的也只是控制症状。但患者对该疾病认识越深,越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自信心,得到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正如病人B话语中所表露出来的,如果对疾病认知不足,停留在不能根治就不治了的层面,往往就降低了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