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奥密克戎致病性的减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各地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有专家分析预测称,未来一到两个月将有大规模的感染情况出现,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可能还会面临疫情高峰。面对奥密克戎病素感染“冲击波”,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
一些国家和地区6个月完成全面放开
“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表示,从全国趋势看,奥密克戎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明显上升。在分析了今年9月以来国内广州、北京等城市的疫情情况后,钟南山认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季节性流感。
相较于之前的毒株,奥密克戎的危险性大幅降低。今年4月2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学术研究总结了英国的100万例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和45万德尔塔感染病例,研究发现,相较于德尔塔,奥密克戎病例的住院风险下降59%,死亡风险下降69%。
流行新冠毒株以奥密克戎为主后,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放开。今年3月15日,新加坡政府宣布,社会管控措施将进一步放宽,新加坡将进入新阶段。8月末,新加坡正式取消了在室内强制戴口罩的规定,在10月8日又宣布取消500人以上聚集活动的限制和对疫苗接种情况的差异化管理措施。
再来看中国香港(专题)特别行政区。3月中下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央支持下理顺了资源配置,并宣布不进行全民强制核酸检测,转为向市民派发抗疫物资包,取消部分海外国家禁飞令,分阶段解除社交限制措施,并提出疫苗接种率目标。随着抗疫策略调整,香港特别行政区用了近半年时间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影响。
“境外疫情放开一般经历本土放开、入境放开、全面正常化三个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用时6个月完成全面放开。”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封控到放开,既不是拍脑门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躺平”任其发展的,而是有预期、分阶段、平稳有序,并根据本国本地区医疗资源承载能力逐步取消管控措施,同时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动态调整防控管理政策。
邓之东表示,从各国各地区的情况来看,病毒致死率下降90%、疫苗接种率超80%时,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加强针接种率达到80%并覆盖大部分老年人时,入境管制放开;新冠ICU病情稳定,死亡率极低,宣布“正常化”。
疫苗接种率是关键
据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黄靖洋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今年4月逐渐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疫政策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项措施组成:政策助推加强疫苗接种;市民自检自测和强制检测相结合;新冠隔离和诊疗的分流方案;维持社交距离限制措施。
以疫苗接种为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疫苗通行证”计划,从今年2月底开始,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行政指令要求,除获得医疗豁免人士外,12岁以上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需要至少接种两针疫苗才能进入餐饮机构、电影院等娱乐性经营性场所,以及学校、政府、公营机构办公室、康乐、文化事务署管理的室内场所和公营医院等公共场所。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具有较高的疫苗接种率。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93%和83%的人口已经分别完成两针和三针疫苗接种。该官网还提示,未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人士感染病毒后的死亡率比已接种两针或三针者要高超过十倍。
钟南山也指出,预防新冠疫苗接种是关键。接种同种疫苗,预防感染的效果不会加强很多,但预防重症的效果仍然很好。接种三剂次及以上的疫苗,保护效果会加强。接种异种疫苗,相比于同种,对感染和死亡的预防效果会大大加强。
“要特别加强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疫苗保护。除非患有不适宜接种疫苗的特殊疾病,否则应尽最大可能接种疫苗。”钟南山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12月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疫苗接种情况。截至12月13日,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73%和90.37%。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为91%和86.6%。
此外,云南昆明、青海玉树、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多地也定下目标:到明年1月,8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首剂接种率要达到90%。
“我国现已完成‘检测+疫苗+药品’完全自主国产化闭环,已经可以进入新的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有可能在6个月左右就能恢复常态。”邓之东说。
依托分级诊疗避免医疗挤兑
而在新加坡,疫情后综合医院基本没有发生医疗挤兑,被称为PHPC的“公共卫生防范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HPC是在2003年SARS疫情以后建立起来的,让私人诊所等社区医疗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新加坡卫生部的统一指挥和指导。在2020年末,已有近千家诊所加入到了PHPC系统。
新加坡政府对PHPC诊所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资和经济援助,如在2020年,phpc每诊治一位急性上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论最后确诊与否,phpc诊所都可以从政府领到60新加坡元(约合309元人民币(专题))的补贴。
因此,大量普通型的新冠患者在社区诊所就得到了治疗,充分利用了基层的医疗力量,而大型医院主要承担重症患者的治疗。
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家庭医生、诊所等基层医疗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一般首先会联系家庭医生,预约核酸检测,或者前往专门的诊所。我当时是在我们学校系统里直接预约就可以进行核酸检测。”在海外就读硕士的小加(化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她在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期间,是通过学校诊所拿到药物进行治疗的。
事实上,我国在面对本轮疫情时同样强调发挥基层医疗力量的作用。以北京为例,在12月12日举行的北京市疫情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介绍,目前,全市349家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发热诊区,为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居民可首选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联系家庭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北京市西城区还在12月14日启用了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以缓解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该门诊每日10时到22时接诊,主要服务于16-65岁、无基础疾病、非急诊、无有创治疗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