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家预测,第一波奥密克戎冲击下,中国可能会有50%至60%的人群在一到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被感染。最终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约80%至90%的人群会被感染。被感染后是否发病、是轻症还是重症,完全决定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个性差异。

2. 抗疫下半场打响,我们需要在混乱中厘清公共卫生概念,统一认识。首先,在疫苗接种的前提下,奥密克戎致病性降低。其次,目前防止医疗挤兑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占病例99%的轻症患者在家休养,而不是去医院看病。最后,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刻。

3.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是高危人群最艰难的时刻。五点建议:首先,中国癌症患者群体疫苗接种低于40%,80岁以上的老人疫苗完全接种率只有40%左右,现在疫苗接种是重中之重。其次,正在接受化疗或者骨髓移植的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应该适当推迟。另外,癌症的常规标准诊治不应该因疫情而受影响。再者,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变成阳性,应当暂停化疗或者手术,但是放疗和靶向药的治疗还可以继续。

疫情传遍全国只是个时间问题,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其它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我们可能也不得不启程

2020年夏季,当武汉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时,我在凤凰网(《肿瘤情报局》)预警:中国Covid-19抗疫上半场刚结束,下半场还未开始;下半场有多激烈,现在还不得而知。

2021年初,当西方国家广泛开展Covid-19 mRNA 疫苗接种后,我又在凤凰网(肿瘤情报局)呼吁“警惕免疫落差的形成”,疫情将会在缺乏免疫力的地区此起彼落。



今年1月,当香港疫情正进入高峰期,我再次大声疾呼:研究灭活疫苗对变异病毒的功效,提高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刻不容缓。面对传染性大增的奥密克戎病毒,封控只能延缓,但是并不能避免最终被感染。疫情传遍全国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

如今,正如我二年半前所预警,中国抗疫的下半场正式打响了。其它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中国大陆也不得不启程。

▎图/中国不同年龄组疫苗接种百分比

中国疫情的下半场正式打响最终,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内会有大约80%至90%的人群会被感染

有关专家的模型预测,根据香港及其它国家的经验,第一波奥密克戎冲击,可能会有50%至60%的人群在一到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被感染。之后,由于被感染者具备了一定的免疫力,感染速度会减慢。最终,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约80%至90%的人群会被感染。这个预测,是根据奥密克戎病毒目前的传播力和中国抗疫政策调整的情况,按传染病流行病学固有的规律而得出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据最近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报道,美国人群的感染率为94%左右(人群感染率有多种计算方法,并非一定要核酸阳性才算数,因为许多人没有去检测或者检测太早/太晚。比如在流感季节,美国感染率的计算通常是以检测阳性病例数乘上3为参考的)。

至于被感染后会不会发病、是轻症还是重症,完全决定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个性差异。按照目前的状态,只有不到1%的患者是重症。

所以,大家不必过多惊慌。

▎图/英国Covid-19病死率的下降趋势.虽然病死率下降,英国因Covid-19 病死的人数,还是比疫情前增加了50%

抗疫下半场打响了,我们如何应对?高危人群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理清一些概念和思路。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听到最多的,是必须对covid-19 赶尽杀绝;否则,后遗症不堪设想。而现在,大家听到最多的,又是Covid-19 变异株奥密克戎 已经变成一个大号感冒,病死率比流感还低。

这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让许多民众无可适从。

在疫情始发的第一年内,Covid-19 的致病性很强,又没有疫苗,一定程度的封控是必须的。而现在,奥密克戎的传播性明显增强,但致病性却减弱了;加上疫苗的保护作用,封控已经越来越得不偿失。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诊治其他重大疾病的紧迫性,除了开放社会,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但是,开放是有前提的,也是需要准备的。首先,我们要做到知彼知己。公共卫生概念的混淆,会在国家层面的大范围内造成极大的误导和伤害。

1、奥密克戎致病性降低;但是,这是在疫苗接种的前提下。

而且,它的感染性仍高于流感:在有效疫苗的基础上,奥密克戎的致病性的确是明显降低了,是到了开放社会的时候了。但是,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却是明显增强了。就算是致病能力与流感在同一个层次,如果传染力增加了二倍,就可能会有二倍的重症人数和病死人数。

美国每年流感病死人数在2至6万,如果增加二倍就是4至12万。以此类推中国的人口数,年度与Covid-19 有关的病死人数可能会在16万至48万(数据只是一个假设情况下的推演,仅供参考)。这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面,尤其是年轻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并不会受太大影响。然而,对于高危人群,对于各地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室,传染科,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医疗挤兑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面对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大量的感染病人,在短期内建设更多的急诊室,培训更多的医务人员是不现实的。防止医疗挤兑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占病例99%的轻症患者在家休养,而不是去医院看病。否则,全国的城市和地区无法承受几亿被感染的患者。到医院只会增加被感染的机会,并且,延误了真正需要治疗的重病患者,包括非Covid-19 的患者,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等。

3、高危人群疫苗接种是重中之重:

在众多人群中防治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而不是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地区对Covid-19 的治疗都是非Covid-19 特异的对症治疗,也就是降温,补水,镇痛,化痰止咳平喘,给氧等等。对于高危人群,美国有经三期随机临床研究证实的针对Covid-19 特别药物, 其中Paxlovid 已经在中国上市,但是数量有限。所以,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已经到了最严峻的时刻。

▎图/复旦大学华山医院Covid-19 风险表

癌症患者群体疫苗接种低于40%,什么时候是高危人群最艰难的时刻?

在这里,我重点以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和防疫为例,探讨高危人群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对策:

1、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应尽早尽全(包括加强针)

目前,民众,甚至是一部份医务人员,对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持保留态度,这严重地影响了癌症患者这一高危人群的抗疫能力。

在美国,癌症患者(以及其它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80岁以上的老人和一线医务工作者是在2020年12月所第一批接种Covid-19 mRNA 疫苗的。事实上,对这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接种疫苗,最大的挑战不是副作用,而是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没有证据显示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对疫苗接种的副作用明显增加。相反,这些患者的疫苗接种,得远远大于失,必须尽早尽全。因为担心副作用而不接种是本末倒置。

在美国,80岁以上的老人,疫苗完全接种率达近90%。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只有40%左右(包括打强针)。而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率,据报道则还远低于40%。是我们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2、什么情况下,癌症患者的疫苗接种应该适当推迟?

对于正在接受化疗或者骨髓移植的患者,由于机体的免疫力明显下降(不是疫苗接种副作用明显增加), 可以考虑在化疗,骨髓移植之后二到四周再考虑接种疫苗。

3、疫情高峰时期,癌症治疗是否应该暂停?

原则上,癌症的常规的标准诊治不应该因疫情而受影响。在美国疫情高峰期间,我所在的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美国排名第一的肿瘤医院)没有一天停止对患者的收治,尤其是像肺癌等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癌种。但对于生长缓慢的癌症,比如前列腺癌,可以考虑适当推迟手术或者放疗的时间。同时,应该尽量简化诊疗过程,提倡远程医疗。在我们医院,30% 的门诊在疫情期间变成了远程视频医疗。

4、患者在治疗期间变成阳性后,是否应该暂缓癌症治疗?

在Covid-19 疫情的早期, 既没疫苗,病毒的致病性又高。因此,如果在治疗期间发现阳性患者,病人的院内治疗(包括化疗,放疗,手术)都会暂停21天。然而,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奥密克戎致病性的降低,为了不明显影响癌症治疗的效果,我们通常只会暂停化疗或者手术。而放疗则会安排专属的机房、通道、时段继续治疗。靶向药通常也不应该受影响。至于免疫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定。

5、什么时候是高危人群最艰难的时刻?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是高危人群最艰难的时刻。在短时间里,大批民众将会被Covid-19 感染,医院人满为患。更糟糕的是,今年的流感也预计比往年来得更猛一些。这种时候,高危人群一定要小心谨慎。不但要接种Covid-19 疫苗加强针和流感疫苗,还要做好个人防护,少接触人群,尤其是家里常在外面跑的年轻人。如果阳了,年轻人三到五天可能就恢复了。我在美国全家四口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至少被感染过一次,但是都在三天内基本恢复,我们也从未去过医院。但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但又沒有接种完整疫苗的老年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会是这次疫情的主要受害者。

该来的,最终还是会来。有人类之前,病毒早就存在,并且将一直存在下去。人类历史,就是与病毒不断相互抗争,相互适合的过程。这从来就是一个现实,而不是一个问题。

让我们正视现实,迎接挑战。不经风雨,怎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