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玉米片,统治美国民众早餐上百年。但他这个发明的初衷,不过是让大家更好地戒色而已。



时间的长河会让人遗忘,但遗忘不能勾消事物的本质。
在一百年的进食历程过后,老约翰的初心早已淹没在数以亿计的咀嚼和吞咽里,但戒色永远存在,随风潜入夜。
即便有人质疑,认为发明者的个人价值并不能代表品牌宗旨,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
饮水思源。相信玉米片能戒色,就是人们尊敬家乐氏玉米片的方式。


年代久远,数典忘祖是必然的。
当这则典故在互联网再度走红,年轻一代的网友,很难相信自己的早餐承担了如此艰巨和优良的愿景。

其在文化意义上的震惊程度,不亚于听到马丁路德金其实是爵士乐之父,约翰列侬是美国籍一样,令人大脑当机。
可真相大白就是真相。

tiktok上有知名有美眉得出这样的逻辑:
为什么人们不假思索把它当早餐?莫非是对它的口欲出于本能,以至于它帮我们消化了更多潜在的欲望吗?
也许它是人性的救赎,欲望之本身,不吃它的话,人类没准比现在更堕落。

食色性也。
香料丰富,脂肪糖粉超标的食物是欲望的化身。它激发了人性的贪婪,让人陷入无止境地索取之中,膨胀了身体,掏空了灵魂。
唯有质朴,纯洁的餐饮能够风险对冲。早餐一碗玉米坚果片,确保一整天的清心寡欲。
这便是约翰先生朴素的思想总结,前人的智慧就是这般润物细无声。

当你涨知识了之后,再捧起手里的玉米片牛奶,这一刻,你升华了。

清晨的阳光给你笼上了圣洁的光环。你口中的早餐不只是早餐,它是荡着鲜花的清泉,是唱诗班和睦的清风,进入你的体内,洗涤,孵化,开出圣洁之花。
第一批吃玉米片的父辈捍卫了道德,这项优良传统便延续了下来,将子孙万代净化哺育。


既然都是上百年前的老梗,为何旧事重提?
任何内容成为爆款都要要掐准时机,玉米片的起源再度翻红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利益熏心的时代,底层欲望不断蚕食人们脆弱的心灵。
辣妹跳浪舞,帅哥秀腹肌,15秒一个刺激,嗨点不断提升。
无穷尽,无上限,再而衰三而竭,最终身心俱疲,支棱不起。
你迫切需要净化心灵,来拯救这每况愈下的身体。
踏破铁鞋无觅处。原来秘诀就在于饮食,在你吃的玉米片里。


其实多年来,国外戒色吧的兄弟们一直暗中践行这一食疗方法。
六年前,14岁的戒撸弟在社区分享了玉米片使用心得。
除了常用的举重,洗冷水澡等排解方式,在身子异常燥热,很想来一发的时候,身边又没条件支持自己搞大动静,他会马上去冲一碗玉米片快速吞服。

很有效,快速冷却,胜过利培酮。多次尝试之后,竟形成条件反射,可以随意控制起立的时机,对此他大感惊奇。
评论区的老哥用过来人的口吻回复,他也这么干,但不会轻易推荐别人用来戒色。
当然了,主流食品,小众妙计,圈子不同不强容。


用过的都说好。
美食分泌的多巴胺跟性冲动的感受相似,大鱼大肉的人往往面目可憎,所谓肉食者鄙。
当食物换做这寡淡的玉米片,你每日进食,从中爽脆,清甜汲取养分。当你爱上了这朴素的感觉,那些邪恶的诱惑只会令你感到恶心。
你清新寡欲,你无欲无求,这都是每天一碗玉米片的功劳。

甚至有大神边撸边吃,两年之后成功蔫了。
有人会说这是物极必反所致,并不能归功于玉米片。但他认为,玉米片起了辅助作用,相当于厌恶疗法,让他快速从苦海中脱离。


当戒色吧语录成为表情包,一些能人异士的行为进入主流语境,玉米片戒色便流传开来。
当然,戒撸侠并不是胡搞行为艺术,他们可是谨遵祖训,充分发挥玉米片的创造初衷。
这还得说说它的发明者,禁欲专家凯洛格先生。

“我警告你先生,脖起是坟墓的旗杆。”
19世纪末,密歇根州巴特尔克里克疗养院中,凯洛格对一位品行不端的老者说出这样一番话。
凯洛格是这家疗养院的主任。作为一名医生和营养师,他主张有节制的生活,并在疗养院任职期间撰写多篇研究报告,对患者饮食进行一系列调试。
“一切都在道德改革和禁欲主义的气氛中进行。”
作家杰拉尔德·卡森对那段往事如此表述。

那是段灰暗岁月。
18 世纪初的医学运动宣称,自慰会导致疾病,诱发结核、癫痫等等可能。
一个世纪后,这些焦虑仍然存在,凯洛格感到责任重大。
“如果两性非法结合是一种令人发指的罪过,那么自我污染就是双倍可耻的罪行。”
这是凯洛格亲自写下的名言。

在疗养院的饮食研究中,他意识到辛辣的食物容易引发自渎,唯有朴素的餐饮即为正义。
于是,他将杂粮面团擀开,烘烤,制成薄脆提供给患者。这便是玉米片的雏形。

它易保存,可反复食用,富含营养的优点广受好评。
经过几年的优化调试,面向大众销售的玉米片最终生产。
也正是这一项发明永远改变了美国早餐的面貌。

有不少严肃学者认为,这只能算是名人轶事,家乐氏从一开始就没有宣传自己可帮助禁欲。
这就牵扯到产品和品牌的关系。
凯洛格还有个弟弟,威尔凯洛格,他是疗养院的经理,共同参与了玉米片的生产。
与哥哥约翰·凯洛格不同,威尔并没有那么保守。他认为在玉米片里加糖更好,这一大胆的想法间接导致两兄弟反目成仇。

最终,更懂销售的弟弟威尔踢走了约翰凯洛格,独自享有家乐氏品牌。
家乐氏玉米片的那段起源往事最终隐入尘烟。

“龙舌兰会脱掉对面姑娘的衣服,塔克贝尔会在30分钟疏通便秘,谁会在广告里这么说。”
自由作家Meatball坚决捍卫玉米麦片的戒色初衷。
越是被掩盖的真相越是值得被记起。当你选择玉米牛奶作为早餐,而不是火腿煎蛋,你会清楚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