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新浪微博@王铜根,作者:王铜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特斯拉又一次“刹车失灵”了,这样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最后事情怎么样了,则没太有人能答上来。每一次特斯拉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都变成一场闹剧式的发泄:讨厌特斯拉的人就像过年了,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草菅人命;而特斯拉的死忠粉则笃定车主撒谎,咬牙切齿地祈求一定要让丫牢底坐穿。
可惜我在整个中文互联网上没看到有靠谱的分析。干脆我来。看完本文你对特斯拉刹车问题的理解将会超过绝大多数围观群众,而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特斯拉干了什么——毕竟我们都是交通参与者。
一、强制的“单踏板模式”
尤其这两年,特斯拉的销量空前抢眼。但即使如此成功,特斯拉在中国一共也就卖了大几十万辆车。要知道中国有超过3亿辆汽车,接近5亿本驾照,所以不管怎么算,在中国开过特斯拉的人都只是极小部分。
特斯拉有一个独有的设定:强制单踏板模式。
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词都是懵圈的。“单踏板?啥意思?难道特斯拉车主的脚下只有一个踏板?”
群众对单踏板充满了迷惑与好奇,而特斯拉粉丝、特斯拉迷那里是另一番盛况。单踏板模式在特斯拉销售专员的朋友圈里会被当成一种特有的优点去炫耀。不少特斯拉车主也洋洋得意地把单踏板挂在嘴边:“我现在基本不踩刹车了。”“单踏板模式太香啦。”
单踏板模式并非特斯拉脚下只有一个踏板。相反,特斯拉的驾驶位脚下和其他所有的自动挡汽车完全一样。都是一个减速踏板(刹车),一个加速踏板(油门),这个没区别。
问题是,特斯拉悄悄地把油门踏板的用法给改了。
在特斯拉上,踩油门是加速,而松油门就等于踩刹车,这是特斯拉的强制设定,不可更改。别和我说其他车怎么样,强制单踏板不可更改的,只有特斯拉。
特斯拉虽然给了三种停止模式(缓行、转动、保持)可选,但这三种模式只有在极低速的时候有区别(“缓行”模式类似普通汽车的怠速,而“保持”模式下只要松开油门,车子可以完全刹停)。特斯拉在行驶中只要松开油门,车子都会剧烈减速。减速的力道(G值)在其他汽车上只有踩刹车才能达到。当然,特斯拉行驶中松开油门的时候刹车灯确实会亮,这同样说明在特斯拉上“松油门”就可以达到其他汽车“踩刹车”的制动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特斯拉车主说自己很久没踩过刹车的原因:开特斯拉想加速的时候踩油门,想刹车的时候松油门,刹车踏板确实不太能用得到了。
没开过特斯拉的朋友们又要发问了:照你这么说,既然油门能达到刹车的效果,还要刹车踏板干啥呢?只给一个油门踏板不就行了?也不行。通俗地讲,特斯拉的油门确实越松刹车力度越大,但就算完全松开油门也只是“大力刹车”而不是“全力刹车”。如果前面突然有个孩子横穿马路,你发现靠松油门提供的刹车力不够用,就需要踩刹车踏板来刹车。
上面这一段是不是有点迷糊?迷糊就对了。因为它的确是一个更复杂的操作逻辑。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正常汽车的踏板逻辑:
油门负责且仅负责加速
刹车负责且仅负责减速
两个踏板的功能截然相反,且只有一种主动操作方法,那就是“踩下去”
而特斯拉的踏板逻辑是这样的:
油门负责加速
油门负责滑行(精确地踩油门到加速和减速的临界点以实现“滑行”)
油门负责一定程度的减速
同一辆车在不同电量或者不同温度下,油门的减速能力还会变化(在车辆满电或者气温极低时动能回收可能不可用)
刹车负责急减速
油门踏板与刹车踏板的功能部分重叠
油门主动操作方法有两种:“踩下去”和“抬起来”对应主动加速和主动减速
刹车踏板的主动操作方式有一种,那就是“踩下去”,但极少用到
所以特斯拉的踏板是更复杂的。它看似是“单踏板”,其实却又离不开刹车踏板。它仍然和那些被特斯拉粉丝们认为是老土的传统汽车一样需要两个踏板。特斯拉只是把绝大多数操作集成在油门踏板上,刹车踏板沦为一个紧急时刻不可替代但日常用不到,几乎被忽略的方案存在。
二、“防御性驾驶”与“备刹车”
如果过去你不知道什么叫“防御性驾驶”,请你非常非常仔细地阅读本段。这几分钟可能让你和你的家人在未来几十年中持续受益。
所谓防御性驾驶,其实并没有太深奥的东西。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不要等看到危险发生再采取措施,预判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提前准备应对。
就这么简单。
有人又说了,我又不是预言家,我咋知道会不会发生危险?
当你不确定是否会发生危险的时候,就当做一定会发生危险来做准备。你的提防绝不多余。
如果说开车最重要的安全理念是防御性驾驶,那防御性驾驶最核心最基础的操作就是“备刹车”。
正常汽车在此场景下一定是在踩刹车的。而特斯拉不然。
一个典型且常见的场景:你开车经过一所刚放学的小学门口,校门口车水马龙,一群孩子站在路边,几个孩子兴奋地朝着路对面的孩子大喊。这时候你要怎么做呢?任何高阶的辅助驾驶都不会识别出路边的孩子正在蠢蠢欲动。那些传感器能发现路边有人就不错了,更不用说分辨他们的年龄,预判他们的行为。而你作为一个智人,灵长类动物中的绝对霸主,你轻易地知道这些孩子很可能突然横穿马路。所以老练的驾驶员会“备刹车”:把脚提前放到刹车上准备。不踩,但是随时准备踩。
孩子们但凡有一点想干傻事横穿马路的迹象,立刻踩下去!随时减速,随时完全刹停!
孩子们如果只是在路边叽叽喳喳却并没有进一步动作,那就备着刹车,等通过了他们再加速。
安全又高效。
所以“备刹车”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极其必要!它意味着司机主动选择进入防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车子杜绝了一切误加速的可能性,只可能减速。这在复杂的路段是最安全的操作方法。
而特斯拉的强制单踏板模式摧毁了“备刹车”这一驾驶技巧。开特斯拉不可能备刹车,反而必须踩油门。因为如果不踩油门,车就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停止。开特斯拉想要保持正常匀速行驶,脚是不可以离开油门的。
特斯拉的强制单踏板模式逼迫驾驶员在所有本应该备刹车的路段踩油门。
开正常汽车除了“备刹车”以外,脚快速切换踏板形成的肌肉记忆又额外筑起一道双重保险:每个经常“备刹车”的驾驶员,每天都要无数次把脚从油门上快速移动到刹车上来“备刹车”,这一动作在几十万上百万次的重复中已经形成了本能。备刹车已经能够非常安全从容地处理绝大多数突发情况,而一旦遇到毫无征兆连刹车都没来得及备的情况,这种突然丢掉油门踩刹车的下意识动作同样能够避免事故发生。
特斯拉把这件事也给改了。在正常车上突然松开油门是没有惩罚的,车子会继续保持刚才的状态;而在特斯拉上不可以突然松开油门,因为这样等同于踩刹车。所以每一个特斯拉驾驶员日常或被迫或享受于“精确控制油门”这件事。
特斯拉强行改变了驾驶员的汽车踏板操作习惯。禁用了“备刹车”这一安全备份技巧,也禁用了“快速切换踏板”这一训练,事实上瓦解了那些有益的肌肉记忆。
油门是释放巨大能量的开关,正如枪的扳机。同样正如枪在不用的时候手指是不能放在扳机上的,汽车在不加速的时候,脚原本也是不应该长时间超高频率贴在油门上的。
三、“单踏板模式太香啦”
但与我写出来的触目惊心不同,在特斯拉粉丝群体中,单踏板模式是一个高级的、好用的设定。单踏板模式是一个先进的、时尚的,甚至是“用过就回不去”的好东西。
特斯拉粉丝会说,我开了这么久完全没问题,你如果觉得单踏板模式不好,要么是你没习惯,习惯了就好了;要么是你驾驶技术不行,不适合开车。事实上如果让我忽略对交通事故的恐惧,我也觉得单踏板开起来挺顺手的。
但我做不到。我接受不了开车时面前有行人或者有盲区的时候我的脚竟然要踩油门。
现在社会和谐,射击游戏里的人中了枪不是冒金光就是冒水泥,很多人没见过血的。很多人觉得开车就是在一个舒适的私人空间里与世隔绝。很多人觉得开车就是在车里摆一堆公仔手办毛绒玩具,贴几个温馨或者搞笑的贴纸,激动地想着自己这款车的老板要登上火星的豪言壮语,享受中产生活的优雅闲适…...
我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开车是一件如果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就随时会杀死自己或者他人的活动。我中学的时候,学校会举办交通事故警示展,都是事故现场血淋淋的照片,你恐惧、猎奇之余,会对交通这件事产生从未有过的更深刻的理解。
原来我们平时看到的活生生的人,好端端的汽车,在事故中会变成一堆烂铁,一团血肉。
你就和我一样,不会想要在行人面前踩油门。不会觉得“单踏板问题不大”“习惯了就好了”。
剥离了对事故的恐惧,特斯拉的单踏板能巧妙地让一部分风险容忍度高的驾驶员乐在其中。它通过一种虐待式的改造俘获一批又一批的铁杆粉丝:
从第一次听说单踏板模式的“新鲜感”,到最开始驾驶特斯拉硬着头皮不踩刹车险象环生却又有惊无险的“刺激感”,再到经过训练渐渐习惯不踩刹车仅靠油门熟练控制车辆的“成就感”,最后就是对其他人心理上的“优越感”了。熟练使用并享受单踏板的驾驶员会认为这是一种习得的、独有的、别人所不具备的高阶技能(其实不是),言谈举止中无不透出一种强烈的优越。像极了我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吃下超难吃的麦当劳后和其他同学吹牛逼的样子。
特别可笑的是,自从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出现后,许多特斯拉粉丝吹捧单踏板模式省力,说“我再也不用频繁踩刹车啦,以前老踩刹车累死啦”。我听说有人因为座椅不舒服,腰累。我听说有人因为车辆人机工程学设计不合理,方向盘太靠前,胳膊累、肩膀累。我还听说有人因为晚上睡觉没睡好,开车的时候犯困,累。但我第一次听说有人因为“要踩刹车”所以“累”的时候还是震惊到说不出话——刹车放在那是为了让你省力的吗?
很多特斯拉粉丝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或者立场,有时候战斗欲望很强,听不进去一丁点对特斯拉的批评。今天我用难听的话说一遍,希望你们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放学,一群小朋友过斑马线。有些孩子甚至在路上追逐打闹。这时几台好几百匹马力,三五秒就能破百的车经过校门口。你们更希望这些车司机的脚在油门上还是在刹车上?
四、别的车就没有踩错油门的吗?
是不是故意黑特斯拉?别的没有单踏板的车,不也有踩错的吗?
当然有。
在特斯拉的强制单踏板模式出现以前,世界各地就有各式各样把油门当成刹车的新闻。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完全确定:简单的逻辑都有人搞错,复杂的逻辑只会更容易搞错。
特斯拉的踏板逻辑就是更复杂的逻辑,我在前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表述。或者可以说,特斯拉的刹车是两段式的。当油门提供的刹车力不够的时候,需要从原来的“抬刹车减速”切换踏板,换到刹车踏板上再“踩下去”,以实现进一步制动。所以这个逻辑比传统汽车复杂:“抬”也是减速,“踩”也是减速。在特斯拉上实现一个制动力从建立到最大的动作,有时中途居然需要切换一次踏板!
遇到紧急情况时,其他驾驶员:踩。
特斯拉驾驶员:抬油门——再抬油门——发现刹不住——选择正确的踏板(刹车)——踩。
当特斯拉驾驶员习惯了右边这个曾经叫做“油门”的长条形踏板可以用来“刹车”的时候,当特斯拉车主遇到紧急情况第一反应是“抬”的时候,特斯拉粉丝们再强调“关键时刻我不会犯错”也是苍白无力的。特斯拉的每一次驾驶都在强化油门减速,淡化刹车踏板的存在,关键时刻你凭什么认定你能快速准确地记起那个长久不用的踏板?
这就是误操作培训器啊。
如果特斯拉敢把油门踏板做成:踩到底是全力加速,完全抬起是全力制动,那这才算真正的单踏板——这样完全用不到刹车了,踩能全权负责加速,抬是全权负责减速,那倒也行——这起码在逻辑上是简洁的。但这时你会发现这和正常车的双踏板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就是更累一点。
每一条看似无聊的安全规定后面都是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啊。
五、“单踏板模式省电”
说到这里,特斯拉还剩下一个说辞,那就是“省电”。
很多网友也有误解,认为特斯拉的强制单踏板模式是为了省电,为了回收电量增加续航才不得已设计的。
错。
“动能回收”在电动车上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基础功能。不止你特斯拉有,所有我们能叫上名来的进口的合资的国产的贵的便宜的电动车包括混动车,都有。原本被浪费掉的能量收回来一部分重复利用,所以“节能”了,“能耗低”了,也就是“跑得远了”。
都是完全一样的原理。
唯一的区别就是,人家别的车,都是把“动能回收”集成在刹车上。你特斯拉,是把“动能回收”放在了油门上。
你也回收,他也回收,大家都在回收,单踏板模式不会比人家“双踏板模式”多省半度电。
别的车踩刹车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给你回收了。你该怎么开怎么开,你不用改变习惯,不用重新学习,你甚至都没有发觉!车子精准地结合了电制动和机械制动,就把“动能回收”的活给干完了。
非要说啥叫高科技的话,这叫高科技。
特斯拉把动能回收放在油门上,所以一松油门就减速。你这不是先进的东西,只不过人家踩刹车的时候回收,你松油门的时候回收,仅此而已。
别的车有CRBS系统,所以能够在刹车脚感非常平顺的情况下把“动能回收”的工作完成。特斯拉没有CRBS,所以机械制动和电制动的配合很难做到高效平顺。也许因为这个原因,特斯拉干脆把“动能回收”放在油门上。
几万块钱的国产电动车,都有CRBS,特斯拉没有。
所以行行好,不要说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是什么高科技了。在我看来就是因为缺乏更高级的软硬件(CRBS),只能被迫强行改变驾驶员操作习惯。就这么回事。
大家跟我念,单踏板,不省电!
六、“刹车失灵”
大家可以看到我很不喜欢特斯拉。但我今天要为特斯拉说一句话: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概率太小太小了。
一定是踩错了。
当特斯拉采用了强制单踏板模式,我愿意把它的一切“刹车失灵”新闻归结为“踩错了”。因为强制单踏板模式简直是错误操作培训器。同时现代汽车刹车系统的安全冗余极大,即使是特斯拉这样的品牌。哪怕ESP系统失灵了,ibooster系统罕见地也同时失灵了,也需要机械刹车系统失灵才会出现。不能说概率完全为0,但概率无限接近0。
我包括很多驾驶技术极好的资深驾驶员,阅车无数,赛道也跑得有声有色,驾驶经验反应速度都优于常人。但我们开特斯拉的时候都非常不适、恐慌。能开,但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强行改变安全驾驶习惯的不适感,反倒是许多新手驾驶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对不会搞混。
特斯拉把仪表盘去掉,把门把手做成隐藏式的,把天窗做得不能遮挡,我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无非就是不好用。但是油门的用法是生死攸关的,你改它干嘛啊?
特斯拉,你改油门的用法干嘛啊?
现在很多有为青年,时尚男女都爱买特斯拉。穿着靓丽,拍一张提车照片,喜气洋洋。在他们眼中他们就是买了一台很漂亮很时尚的新车,是开心的事情。但在我看来我非常不安,因为他们被迫要用强制单踏板模式开车。他们会不断地被训练用油门减速,而真正的紧急情况少之又少——等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他们踩错的概率有多少,我不敢想。几十万台强制单踏板模式的大动力电动车在我们的公路上行驶,其他人都踩刹车的时候他们在踩油门。
今天是2022年11月16日。我在这里放话,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后面一定会改,一定会加上CRBS。因为尽管许多特斯拉迷说单踏板是优点,但我相信即使是特斯拉这样热衷于强行创新的企业也一定清楚地知道单踏板不好用。等哪天时机合适了,他们当然会顺手改掉这个不被重视的错误。
只是到那个时候,那些因为踩错踏板而发生的伤亡,恐怕就被人们淡忘了吧。
本文来自:新浪微博@王铜根,作者:王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