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面对致病性减弱,但传播性增强的奥密克戎毒株,是否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一般患者是否可在家观察治疗?这些问题引发关注。


广州疫情政策调整一周

医院就诊人数并无大幅增加

据健康时报报道,广州多区解除疫情临时管控区,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政策调整一周,健康时报从广州多家三甲医院了解到,多家医院的门诊就诊人数略有增加,但增势不是很明显,整体平稳。

12月6日,健康时报致电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门诊部工作人员表示,近来就诊人数增加不是很多,入院查验健康宝绿码可就诊;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门诊部工作人员也均表示,近期门诊就诊秩序平稳,根据不同科室涉及检查项目的要求,入院就诊部分需要查验24或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一名医生对健康时报表示,医院近两日刚刚开放,由于被列为新冠阳性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近期患者较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一名医师则表示,政策放开后,门诊就诊人数有明显增长,但整体平稳。

“政策开放一周以来,医院门诊就诊人数有所增加,但没有大规模的增长,每日就诊人数暂趋于平稳。”南方医科大学一位骨科医生告诉健康时报,门诊就医人群是否明显增加主要由外地就医人群和急重症人群决定。“例如有些医院主要就医人群为外地来就医的人群,由于各地政策不一,这部分人群就医有一定差异性,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此外,急重症人群也是如此,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增长。”

同时上述医生表示,不同病患需要就诊的科室不同,也有轻重缓急之分,从目前来看,防疫政策的调整,对于医院就诊人数及医疗挤兑现象的出现,尚无直接的影响。



专家建议:

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建议,对新冠患者实行分层救治,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高风险人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在家里面,比如说出现发热咳嗽等表现,用点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或者是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中药,一些抗病毒药等。但是我们也强调不要多种药混在一起吃,因为各种药物也有副作用的风险,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发烧、头痛、喉咙痛、干咳等症状,怀疑是新冠病毒感染,可以自己在家里做抗原检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 王贵强:

做抗原检测,如果阳性后可以上传报备,出现发热这些表现后不要恐慌,就像感冒一样平常心对待,同时要密切监测自己的各种表现,包括测体温、有没有呼吸困难、气短这些表现,包括基础病要特别关注,比如说本来有高血压,用抗高血压药控制不住,需要及时报备并到医院就诊,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这些病人出现基础病加重,一定要跟社区医生电话沟通,必要时到医院进行诊疗和救治。

一般来讲有发热的表现,我们强调还是先到发热门诊,但是如果基础病很重,极重危症非常危急的时候,可以直接到急诊去看病。



防止医疗挤兑要做好精准防控

在优化防控措施的同时,公众也在担心,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院内感染?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传染病防治来说,院内感染是较为常见的,防止院内感染首先要把感染控制的工作做好。“一个专门接诊传染病人的医院,是不应该造成大规模院内感染或者聚集性感染的。其他的传染病,比如肺结核、麻疹、腮腺炎等,也是要注意院内感染的,防止院感是一个常态化的艰巨任务。”

金冬雁称,院内感染的出现跟感染控制的漏洞有关系,出现漏洞需要去堵,但不是说一有院感马上就要封院,马上全部停诊,这样会严重影响非新冠病人的救治。“中国香港今年因为新冠疫情死亡超1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但是中国香港每年死亡5万到6万人,如果因为新冠疫情,其他的病人都不救了,只可能会死更多人。所以我们在医院里要实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就算是要封院,也是有必要的时候再局部封。”

金冬雁表示,中国香港在应对疫情的时候,从来没有采取过封院的措施。中国台湾当年SARS流行时采取封院,是因为医院已经出现了广泛传染,医生护士病人都有被传染,所以才采取更果断的措施。

金冬雁认为,出现散发性、小规模的院感后,不应该随便以封院的措施来应对,而是应该采取精准防控,比如可以对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采取管控措施,但是无关的科室不需要停诊。

“我们一定要提前把应对新冠疫情的分级诊疗措施制定好,到时候如果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不一定是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比较多,很可能是我们的应对措施不合理造成的。把过多没有太大风险的病人都收治到负压病房,就影响了其他非新冠病人的救治,这就是在资源配置和分级诊疗上出了问题。”金冬雁称。

金冬雁表示,乙类传染病里面的流感、肺结核、手足口病等等,这些疾病也都是有危害的,但是并没有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当然这些传染病的病例相对较少,另外一个是我们没有采取不必要的措施。我们把新冠病毒像对待季节性流感一样处理,其实也是可以的。”

金冬雁认为,医护人员感染以后,只需要短暂的休息就可以恢复工作,不需要排查一大堆的密切接触者去跟踪隔离。“一个医生感染了,你把他周围十几个医生都弄成密切接触者去隔离,医疗资源就受影响了,这其实是没必要的。”金冬雁称,只需要挑出最高危的人,通过抗原检测的方式进行常规检测,等到真正确诊阳性了,再让他们去居家隔离,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医疗资源。

“在中国香港上一波疫情的海啸期,香港医管局大概有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感染了,都是让感染员工休息好了就回来。虽然是一波接一波的感染,但也没有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和崩溃。”金冬雁认为,如果对感染者采取过当的管控措施,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的可能性就会增高。


广州:核酸检测频次不与健康码颜色关联 市民按需检测即可

12月6日下午5时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荔湾区相关负责同志和疾控专家

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12月5日广州市当日出院(舱)7828例

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12月5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337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2262例、轻型和普通型1109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12月5日,全市当日出院(舱)7828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94834例。广州市当前疫情依然多点、多面、多链,呈现局部聚集与点状散发并存状态。

明确需查验核酸结果的场景

核酸检测频次不与健康码颜色关联

市民按需检测即可

张屹表示,广州市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围绕强化重点人群和脆弱群体的防护,不断优化核酸策略,精准开展疫情监测。

关于核酸检测结果的运用,明确如下场景:

就医方面:市、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发热门诊患者须核酸检测。

出行方面: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须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省来(返)穗人员开展“落地检”。

重点场所(机构)、重点人群:养老机构、福利机构、母婴照护机构等人员密集、脆弱人群多等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目前仍实行封闭管理,凭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快递外卖、口岸交通等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和发生本土疫情的高风险区域,按照第九版规定频次开展核酸筛查。

除上述情况外

其他单位及场所凭健康码绿码通行

不能层层加码查验核酸检测结果;

核酸检测频次不与健康码颜色关联

市民按出行、就医需求检测即可。

非紧急就医需求

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

或就近基层就诊

张屹表示,广大市民朋友们近期如有非紧急就医需求,请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或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0月20日以来,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27.07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1.53万张,治疗药物通过快递等快速寄达患者手中。

广州市卫健委已要求具备互联网医院接诊条件的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远程接诊、非接触就医等优势,不断充实线上诊疗力量,积极开展线上问诊,完善药品配送机制;不断优化发热门诊、呼吸科、儿科、产科等科室线上接诊流程,持续提升在线问诊体验,保障线上号源充足、医务人员在线规范化接诊,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可及、快捷、方便、安全的在线咨询、接诊分诊和健康科普服务。

疾控专家:

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

可24小时在我们体内“巡逻”

老年人不必过于担心不良反应

在12月6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流行病学主任医师(二级)王鸣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广州市近来采取的优化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是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这也是由于全市人民经过努力,加强新冠疫苗免疫接种达到92%以上的高覆盖率,限制了病毒的传播及症状的发生,从而为广州疫情防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证明,接种新冠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可以每天24小时在我们身体内“巡逻”,时刻保护我们免受病毒的侵犯。即使采取优化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后,人们外出短时间脱下口罩,吃饭、饮早茶,抗体在体内仍然发挥着保护作用。

另外,之所以强调老年人要接种新冠疫苗,是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比年轻人低,且老年人群大多数都伴有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即使是目前致病性已经减弱了的新冠病毒株感染后,也会成为压垮老年人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容易发生重症甚至死亡。所以,老年人群更加应该接种疫苗。全球已有很多的数据表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是有效的,对此不必怀疑。

老年人应该接种新冠疫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已经进入冬季,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细菌性肺炎等都是针对老年人群的常见且重要的疾病,如果因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而发生新冠病毒感染,而又不幸感染上流感病毒或肺炎球菌,形成了所谓的“叠加”感染效应,可想而知,这别说老年人群,就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所以,这个时候,接种新冠疫苗,显得很有必要。

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不必过于担心不良反应

王鸣介绍,目前国内应用的新冠疫苗有如下几种研发线路的产品。一是灭活新冠疫苗,是传统技术路线,与大家熟知的用于儿童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同一研发线路;二是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与大家熟悉的乙肝疫苗为同一研发路线,三是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最新科技成果,全球多国都在应用。

上述几种疫苗经过严格的检测,都证明是安全的。要说不良反应,也有一些,主要就是注射部位疼痛,伴有低热、疲倦等一般接种疫苗后所共有的症状。这些症状经过休息和多喝水都可缓解。

最近,国内又推出吸入式接种的新冠疫苗,应用方便,不必肌肉注射,可避免疼痛的发生,为群众多提供了一项选择。所以,老年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不必过于担心不良反应。

荔湾区:

四上企业、餐饮单位、

批发零售企业、专业市场、村级工业园区

全部复工复产

12月6日在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副区长卢绮文介绍,近期,荔湾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1622家四上企业、4200多家餐饮单位、28700多家批发零售企业以及121家专业市场、59个村级工业园区全部复工复产,“我们普遍感觉到城市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为区内企业争取金融机构投放贷款余额超191.3亿元

卢绮文表示,荔湾区全力落实稳企暖企惠企政策。综合施策、多管齐下为企业减负,通过加大留抵退税力度、落实区属国有企业房屋租金减免、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等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减”生产经营压力;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区内企业争取金融机构投放贷款余额超191.3亿元,同比增长15.94%,帮助中小企业“增”发展韧性活力。

全区131个重点项目、52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

同时,持续做好企业项目服务保障。卢绮文说道,广州进一步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后,该区第一时间联系辖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面摸查各类企业、项目在复工复产上遇到的困难,积极开展“暖企”行动,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物流运输、库存运转不畅、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员工到位不及时等“卡点”“堵点”问题,全力保障企业供电、供水、供气。目前,全区131个重点项目、52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她强调,接下来荔湾区将一如既往,继续务实高效服务好企业,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稳步复苏、实现增长。

以文兴旅、以旅促商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争取明年底运营

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核心区,荔湾也在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复苏发展。卢绮文介绍,荔湾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全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20余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已成为荔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她表示,荔湾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文兴旅、以旅促商,抓住今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契机,用好用活粤剧艺术博物馆,大力推动粤剧粤曲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强化非遗传承保护,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持续扩大永庆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泮塘五约的影响力,串珠成链探索全域旅游新的突破口,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坚持文化引领,加快推进14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广州大学共建“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大力推进岭南文化的研究传承、创新应用;全力保障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争取明年年底正式运营,让广大市民共同领略岭南文化的经典魅力和时代光彩。

呼吁老年朋友尽快接种疫苗,共同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卢绮文强调,优化防控措施对科学精准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荔湾作为广州老城区,老年人口多、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9.3%。她呼吁各位老年朋友尽快接种疫苗,共同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方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