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突袭者”,于当地时间12月2日首次公开亮相。这在全球防务圈引起了高度关注。

虽然揭幕式时间非常短暂,而且那架B-21轰炸机的原型机只是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工厂机库里,羞答答地露了一个“正脸”,但这不妨碍美国军方借此把气氛炒得异常火热。

用美国人的话说,这时隔30年研发的新一代隐形轰炸机,有着清晰的针对目标:

即瞄准中俄带来的所谓“威胁”。

作为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下一代,作为准备大面积替换美军B-1和B-2系列轰炸机的B-21,到底有什么更先进的地方?

美国吹得很神,对我到底构成何种威胁?

1

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B-21是美国30多年来开发的第一款大型隐形轰炸机,将成为美国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一件战略武器。



作为美国的“第六代攻击机”, B-21“突袭者”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这在B-2隐形轰炸机上是没有的。

从地位上看,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可以携带常规弹药,也可以投射核武器。因此它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包括三个“支柱”:陆基发射井式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潜射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B-21轰炸机代表着美军空基核力量的现代化。

美国防长奥斯汀出现在B-21揭幕的仪式活动中,他在讲话中称,B-21将成为美国轰炸机部队的中坚力量。

奥斯汀说得也很直白,B-21隐形轰炸机的出现,证明了美国长期致力于打造先进的军事能力,以加强美国在今天和未来的威慑能力。

包括奥斯汀在内,现场出席活动的美军人员和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高层,都对B-21的优点给予夸赞,而且溢于言表。

比如他们说,B-21的武力投射距离“是其他任何轰炸机无法比拟的”。而且,B-21的航程足够远,不需要驻扎在战区内,而且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B-21的提升在于不需要特殊的后勤支援人员。

作为外形上与B-2非常相近的,采用飞翼式布局的B-21“突袭者”轰炸机,据称隐形能力比B-2更加优异,不仅在机体上采用新型隐形吸波涂料,而且在细微之处,设计上也做出调整,反射雷达波更低。

用奥斯汀的话说,过去50年来,美国隐形技术的进步,都用在了B-21“突袭者”轰炸机上。而且他还夸下海口,“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发现空中的B-21”。

从美国方面披露的资料来看,B-21“突袭者”与B-2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机身内部。B-2虽然是隐形轰炸机,但是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飞机采用的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可想而知已经落伍了。

而B-21“突袭者”是在互联网云时代的背景下设计的,所以其机舱内采用的软件系统非常先进,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升级,可以精确地处理各种指令。第一时间将飞机的资料上传到云端,方便作战指挥部门实时了解战况、下达命令。



所以,B-21很可能不是一架架的飞机,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的武器,可以执行常规远程打击,还可以搜集情报、监视和侦察。同时,搭载不同的硬件后,可能还具备电子攻击和与无人机协同进攻的能力。

从奥斯汀和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的讲话看,他们需要一种属于21世纪的新型轰炸机,让美国能够有能力应对“更复杂的威胁”。从战略上看,华盛顿把俄罗斯视为目前最重要的威胁,把中国视为未来长期“最首要的威胁”。

美军当初对B-21的关键要求,就是要“在重要国家的强大防空系统面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应对这些难度大得多的威胁”。所以,在冷战思维下,可以说B-21就是冲着俄罗斯和中国来的。

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表示, B-21轰炸机至少要建造100架。尽管五角大楼没对外说明成本与维护细节,外界研判目前B-21成本虽在7.5亿美元,若要交付100架,整个B-21轰炸机的成本会达到1000亿美元。

2

在美国媒体报道中,有不少把B-21轰炸机与亚太和台海联系在一起。

同样是在12月2日,作为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帮手”,日本也有所动作。

作为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于2日当天在一次会议上就打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达成的共识,同意将其纳入本年度末计划修改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相关文件,但对于是否将中国认定为“威胁”尚未有定论。

与此同时,据共同社披露,日方计划在冲绳县域增设一个正规团,由此使得驻扎冲绳的日本自卫队第15旅成为介于师团和旅团之间的准师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的“冲绳防卫集团”。



组建“冲绳防卫集团”,也将被写入月底推出的三份安保文件中。

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将以陆上自卫队第15旅为基础进行扩充。第15旅成立于2010年,现有2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团、防空特种团和侦查团,总部设在冲绳县那霸市。

多名政府官员透露,计划将第15旅增至3000余人,指挥官的军衔也由现在的中将升至上将军衔,这是日本自卫队的最高军衔。由此,第15旅被升级为“冲绳防卫集团”,作为在西南诸岛防卫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新队伍。

报道还给出了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完成组建的具体时间:2027财年。

日媒称,“冲绳防卫集团”成立后,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将部队从冲绳本岛灵活部署至离岛,争取大部队支援的时间,以此提高威慑力。

日媒还具体描述了“冲绳防卫集团”的其他可能任务:它将负责在紧急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疏散民众、加强民防,并建立一个收集和传播信息的系统,应对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来影响居民的“认知战”。

看看,一谈及“冲绳防卫集团”的职责,都被放到所谓“紧急情况”之下。什么是“紧急情况”?在日本当下的语境中,无外乎就是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臆想。

这种臆想是极为危险的。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表示,这不仅严重背离中日间既有政治共识,还可能使日本脱离和平发展轨道,滑向地缘对抗深渊。

然而,遗憾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基于对所谓“台湾有事”的不必要担忧,日本在加强西南诸岛防卫上做了不少事。

比如,东京决定在西南诸岛部署水下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通过组建“无人作战部队”,希望布设水雷以有效阻碍对手“从海上进攻西南诸岛”,或是扫除对方水雷的“海上封锁”。



媒体还曾爆出,日本政府计划将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以西南诸岛到九州为中心进行部署,旨在缩小与中国的“导弹差距”。

此外,冲绳县的离岛石垣岛上正在建设新的军事基地。近600名军事人员将部署在那里,还有可从移动发射装置上发射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

上个月,作为日本自卫队与美军以琉球群岛(日本称南西诸岛)为中心实施的“利剑”大规模演习的一环,陆上自卫队最新锐的16式机动装甲战车首次开进了日本最西端县域——与那国岛。

如今的冲绳,已然被日本政府视为“战争前线”。

3


实际上,B-21“突袭者”未来与日本可能也存在联系。

因为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着重提到了B-21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前沿部署。

过去B-2隐形轰炸机机体过于庞大,而且机身的隐形涂料,内部的设施过于“娇气”,必须有专门的机库和维护人员。如果不能实现机库的恒温恒湿或者环境温度过高,B-2的隐形涂料就会受损。

所以,在执行作战任务时,B-2隐形轰炸机不得不从美国本土的空军基地起飞,这就限制了B-2的作战效率。

而B-21的设计易于维护,机库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这将有助于确保飞机在美国的前沿基地部署,需要时随时起飞。



这样一来,有分析认为,驻日美军基地、关岛和澳大利亚这几个亚太重要地点,都可能成为未来B-21部署的地点。

不过,美国对B-21隐形轰炸机的吹嘘有些过了。

B-21未来能生产多少架,能不能真的达到100架,还要看这种轰炸机未来展现出的性能和各方面能力能否满足美军的需要。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美军作战目标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当年美国人设计建造B-2隐形轰炸机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要造上百架,但因为造价太过高昂等原因,最后只生产了20余架。

所以,B-21隐形轰炸机未来能不能满足美军需要,还要画个问号。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当初相关建造计划也是搞得轰轰烈烈,但最后以一个烂摊子结束,不得不提前退役。

另外,B-21之所以被定名为“突袭者”,目的也是想把它当做一个“矛”,突破对手的防御。一位军事专家告诉“补壹刀”,军事上有矛就有盾,虽然美国 B-21算是“更强的矛”,但是,一定会有更强的盾。

从武器规律的发展来看,美国首先发展出了隐形飞机,但是俄罗斯、中国等国先后研制出更强的探测系统,也就是反隐形雷达。

这种性能比以往更强的雷达系统,能够更细微地发现蛛丝马迹,你的隐形机飞进来,既然是一个物体就肯定有特征,那么快的飞行速度,那么大的体积,还有喷气发动机喷口的火焰,所有这些特征就能确保,只要雷达技术足够先进,总是能发现隐形飞机的信号。



另外,从前沿部署角度来看,即便B-21可以在亚太前沿实现部署,但是如今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破。

我们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第二岛链。如果B-21部署到关岛,或者驻日美军基地、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只要它敢对中国的利益做出侵害的行为,我们的导弹必然覆盖。

所以,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掀起军备竞赛,只会让自己陷入“追求绝对安全”的漩涡。

B-21轰炸机亮相,对解放军有何启示?

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21的原型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厂房里正式揭幕。

在爱好和平的人们看来,此次公开的正面视角下,B-21像是一只带着邪恶的“白头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型号发展的军迷们来说,它在强光下反射出的银白色,反而让人想起鸽子——不是说它人畜无害,而是因为作为接班美国战略轰炸机的新锐,B-21的进度已经多次拖延,拖延到了让部分外界观点认为中俄下一代轰炸机的亮相也不会比它晚多少的程度。



1988年11月22日,诺·格公司同样在帕姆代尔举办了B-2的公开仪式。以当时美国航空技术的领先程度推论,当B-2的换代型号出现时,苏联都很难达到望其项背的地步,就更不要说中国了

无需了解太多航空知识,从B-2和B-21正面视角的对比,结合诺·格公司发布的B-21效果图,大家都能看出B-21在技术上与B-2之间的继承性与共通性。B-21确实是由当年研制B-2的诺·格公司主导研制出的产品,的确是基于B-2的理念发展而来,但它在概念研究和技术论证阶段花费的时间(2004-2014年),却与当年全新研制的B-2(1970-1980年)基本相当。



虽然目前B-21只有这一个展示角度,但仍让外界开始分析它与B-2的种种区别。图中上为B-2,下为B-21



B-2与B-21的研发里程表对比,B-21里程表的后半部分是目前美国官方的估计


鸽?要不是歼-20,还得鸽到2037

不同于在绝大多数大型装备领域上呈现出的“美新俄旧”,在事关国本的战略轰炸机机队上,美国空军的平均机龄并不比俄罗斯好看:相对较新的B-1B和B-2A,目前平均机龄分别为35岁和28岁。相比之下,规格相当于B-1B的俄罗斯空天军图-160战略轰炸机虽然只有17架(比B-2还少),但其中最老的1架机龄刚刚到35年,机队中有5架是苏联解体后生产交付的,而且俄罗斯目前还在继续生产其改进型图-160M2,平均机龄反而更为年轻。



至于平均机龄已经超过60年的B-52H,就没必要和1981年开始批产交付的“80后”图-95MS比岁数了


在苏联解体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仍把俄罗斯看做国防安全领域的最大对手。特别是1998年12月,当俄罗斯“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第6次试射成功、首个导弹团即将战备值班之际,美国国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仔细研究论证了重启B-2生产(最后一架1997年11月交付)的可能性,确保其研制时的目的——在敌国领土上隐蔽猎杀导弹发射车——能够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实现。

不过这个小组调研后认为,没有必要继续沿用80年代的技术在21世纪初继续生产B-2,可以把相关资金用于现有轰炸机的升级;至于“替代能力”(当时甚至不确定是否研制下一代有人轰炸机)的规划,在这个小组和空军向国会联合提交的白皮书中,则建议应当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开始,以保证其在2034年投入生产,203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为了尽可能浅显地向“国会老爷”们说明问题的严重性,白皮书需要列出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大家啥都不干,2037年之后美国空军轰炸机就会急剧萎缩,到2050年就一架不剩了!

然而就在1999年3月,当这份被非正式地称作“2037轰炸机”的白皮书刚刚提交两周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发动了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野蛮空袭。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程以空袭为唯一硬杀伤手段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常规局部战争中,载弹量大、留空时间长的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后,很多国会议员对于“2037轰炸机”的观点感到不满,要求五角大楼和空军加速轰炸机换代的时间表。尽管2001年12月提交核态势评估报告时,在拉姆斯菲尔德主政下的五角大楼仍然顽固地主张“下一代轰炸机2040年服役就行”,但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认为,考虑到准备一场常规战争的重要性日益迫切,应当把列装节点至少提前到2018年,这才有了2004年由美国空军空中作战司令部开始研究的“下一代轰炸机”(NGB,非正式名字为“2018轰炸机”)。



2004年洛马公司提出的一个NGB超音速方案概念模型(B03),注意背景展板中构成“下一代远程打击”的两种机型

上图中除了NGB的超音速方案之外,还有一架很多老军迷一定熟悉的飞机,那就是为了满足“2018轰炸机”的需求,洛马公司在F-22隐身战斗机基础上发展的FB-22隐身中型轰炸机。这两个除了都强调隐身性之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相同之处的方案同时出现在一家公司的展台上,一方面说明强隐身性是NGB所必须的指标,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美国空军对于NGB的其他指标——诸如载荷航程性能、部署条件、采购价格等——仍然没有形成一致。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在2006年四年期国防审查中,FB-22项目被拉姆斯菲尔德的五角大楼以航程不足为由取消,算是明确了“远程打击”的重要性;然而,不仅直到2007年关于“美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3将回归超音速”等传说还有鼻子有眼,围绕新型轰炸机是否应当接替B-52挂载核弹头巡航导弹的使命还在五角大楼和国会之间争议不断。



11月7日,进行“大象漫步”的8架B-2。诞生于冷战高峰期的它,在后冷战时代暴露出了用途相对单一的缺点,它与B-21外观相似、内核不同的特点,也常被类比为“海狼”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受够了这种扯皮的美国空军,抢在2008年——距离“2018轰炸机”的目标只剩10年——要求波音和洛马尽快联手完成一个具备升级潜力的“基本款”方案,诺格公司也获得了相关资金用于研制一款性能更先进的验证机。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强大冲击下,在现有远程打击手段面对中国时“又不是不能用”的嘀咕声中,NGB项目在2009-2010年还是实质停滞了。

2009年4月,五角大楼新掌门人罗伯特·盖茨正式宣布NGB推迟到2018年之后进行。此后五角大楼和军方先是宣称“要是能省钱,下一代轰炸机整个无人的也行”,接下来又说“远程打击又不是非得下一代轰炸机不可”;特别是在2010年,除了美国空军部长唐利(文官系统)仍然谨慎地表示“远程打击的路线论证中,不能把下一代轰炸机排除在外”,美国空军多位高官(特别是飞行员出身的将军们)纷纷表态,由加油机配合下的F-22和F-35充当“分布式轰炸机”,完全可以让“下一代轰炸机”成为历史名词……



这一天的意义,越往后的评价只会越来越高

对于2011年1月11日歼20“横空出世”,尽管五角大楼和空军文官系统里的官员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但那些飞行员出身的美国将军们反而有着明确的直觉——至少那些在“黑丝带”面前毫无生存能力的空中加油机们,在第一岛链外大摇大摆地给进入战区的F-22和F-35加个油就能冒充战略轰炸机的好日子,马上要到头了。

从2011年开始,更名为“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美国新型轰炸机项目,其大方向似乎又回到了冷战式的“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上。随着波音的KC-46和洛马的F-35在进度上一个比一个不省心的局面已经世人皆知,2015年10月诺格公司的方案中标也并不让人意外。2016年2月,LRS-B被正式命名为B-21,同年9月得到了“突袭者”的官方绰号。2017年1月,曾经孕育出B-2的诺格公司帕姆代尔第42号工厂大型涂料车间技术改造开始,承载着从杜立特到B-2的“美国精神”的新载体,似乎呼之欲出……



B-21“突袭者”的名字,源于二战期间“杜立特空袭”——即从航母上起飞B-25岸基中程轰炸机奇袭东京的传奇战例,这种命名背后的种种深意,相信读者们自有联想


然而美军大型装备项目的拖延与超支问题,绝非某一两家军工复合体所特有。虽然诺格公司在项目管理上已经尽可能优化了流程,但仍无法根治——特别是2020年美国遭受新冠疫情重创——依托全美航空生产体系下的供应链被迫受阻的局面,最终导致B-21从完成工程设计审查到原型机制造下线,用时反而比当年B-2多了两年——也是多了整整一倍。

当然,强敌仍然是强敌。在这四年时间里,诺格公司通过构建数字样机进行“虚拟试飞”,尽可能让首架原型机在完成工程制造时,减少与量产机的区别,接近传统意义上的“试生产型”。根据诺格公司公布的信息,在首架原型机下线时,已有另外5架B-21处于不同的组装阶段,这6架B-21将从2023年开始陆续投入试飞,力争把之前耽搁的两年,乃至上溯至NGB时期,因为轻视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而耽搁的更多光阴抢回来。



相比B-2,B-21进一步强调隐身性能等细节优化,既是近30年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也是近些年隐身与反隐身手段实际对抗带来的必然需求


作为美军六代机的先声,B-21最受人关注的优势往往集中于拥有开放式系统架构、可快速完成升级、隐身性能更好、突防能力更强,以及具备侦察、指挥、乃至空战等多用途能力这几大方面。但诺格公司承认,他们同样花了大量精力,力争让B-21实现远比B-2出色的可维护性,以及能够让它实现比B-1B和B-52更轻松的海外部署,其目的不言而喻:“我和你们的轰炸机一样皮实,但比你们先进两代!”



“你们”指谁,不言而喻。

依托本身的数量优势、以及可在前沿基地部署的双重优势,相比B-2,这只“白头鹰”未来将成为我军在一线更常遭遇的对手——这是一款真正为了大国战争准备的武器。

进取与取舍的希望:展望中国新型轰炸机

2022年11月30日,我东部战区空军出动轰-6K中远程战略轰炸机4架、歼-16多用途战斗机4架,在运-20大型运输机和运油-20空中加油机的协同保障下,与俄空天军图-95MS远程战略轰炸机、苏-35和苏-30战斗机、以及伊尔-76运输机进行联合空中巡航。

这是中俄两军自2019年首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以来,首次在同一年进行两次联合空中巡航;也是继2021年双方轰炸机首次在战略巡航中互相进入对方领空飞行之后,首次实现轰炸机和提供保障能力的运输机互降对方机场。



2022年5月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图-95、轰-6K和歼-16同框


作为“传统轰炸机+防区外导弹=重获新生”——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的这条成功道路的受益者,轰-6K和图-95MS都是全新生产,而非旧机改造而来。2011年年底开始交付部队的轰-6K系列,更是平均机龄只有5年左右的新机,因此新型轰炸机必然将与轰-6K系列并肩战斗很长时间,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形成替代关系。

在《军迷之眼》近期的采访中,新型轰炸机被我军轰-6K飞行员称为“新一代空中作战平台”、“空中武器作战平台”(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大概可以缩写成什么NGACP或者AWCP之类),这也是目前为止关于新型轰炸机最为权威的官方表述。在拥有10年的轰-6K使用经验后,我军对于新型轰炸机“发起空中作战、搭载大量武器”这一需求的认识,相比历史上历次论证轰-6的换代型号时都更为深刻。



11月29日的卫星照片中,俄军在恩格斯空军基地调集了20架图-95和6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常规战争中持续至今的使用经验,推动着新型轰炸机的前期论证和指标制定


由于在改型发展中没有对机身承力结构进行大幅更改,轰-6系列即使发展到轰-6K,其机腹弹舱仍然和1952年4月首飞的图-16没有本质区别,其携带新型武器或设备的能力,几乎全部要通过增加外部挂架来实现。轰-6K/J已经设置了多达8个翼下挂点,轰-6N还具备在机腹携带大型空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即使不挂载弹药时,这些武器挂架也显著增加了飞机的阻力,挂载大尺寸的空地导弹/巡航导弹时,其飞行品质还会受到进一步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个体型的飞机来说,如以外挂武器为主,就不具备探讨隐身性能的基本条件。

我军已经有着颇为完善的空射弹药体系,尽管未来新型弹药会朝着小型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但对打击威力的要求,决定了这种小型化是有其上限的。为了实现足够的弹药携带能力,新型轰炸机的弹舱尺寸必然要比轰-6更大,甚至超过只能携带一组旋转式空射巡航导弹挂架的图-95,而其内部架构设计又需要能够短时间内从一种挂载方案转为另一种挂载方案(如从挂载若干枚亚音速空射巡航导弹,改为同时挂载高超音速空地导弹和制导炸弹)。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轰炸机完全可以形容为一架围绕这个国内前所未有的弹舱展开设计的飞机。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首先使得飞机在总体布局上无法完全借鉴现有的任何一个型号,特别是传统的飞翼布局很难容纳这样的大尺寸弹舱;对于国内刚起步不久的大飞机结构设计来说,这个大开口结构又对飞机的结构安全、损伤容限提出了挑战。



B-21为了在尺寸明显小于B-2的同时,维持一个尺寸大体相当的弹舱,并将主要载荷集中到机身,削薄机翼减少阻力,其机身厚度相对较大,使得机腹下方明显隆起

由于国产轰炸机长期以来的客观情况,加之近年来的“擦边”宣传,公众对新型轰炸机的期待确实很高,比如在武器携带能力方面,自然也是“轰-6能挂的它都能挂,轰-6不能挂的它也要挂”等等。但从战略轰炸机应有的威慑效果来看,具备隐身突防能力的轰炸机在挂载弹药类型上,本就应当有所区别;从技术上说,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弹舱而付出的结构重量增加的代价,是否值得也应当慎重论证。

另外,尽管前文提及了轰-6系列外挂弹药的种种问题,但它在日常使用维护,特别是挂载方案转换时的优势——只需更换转接梁就能使用其他武器,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轰-6系列与新型轰炸机配合使用,不只是从机龄出发、合理更新机队角度的现实考虑,同样是保持轰炸机部队出动灵活性、快速性的要求,正如目前美军计划让B-21与B-52这两款相隔三代的轰炸机配合使用那样。



如果存在轰-6系列与新型轰炸机挂载某些大尺寸弹药能力相当,乃至前者更强的情况,这并非设计者“力有不逮”,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寻求解放出新型轰炸机的优势


而说到轰炸机这种复杂的大型飞机的出动率和维护性,尽管轰-6系列发展到今天,几乎做到了“把能解决的都解决了”,但沿袭自图-16的从先天布局到制造流程导致的一些固有问题仍然存在。虽然新型轰炸机可能因为布局上的特点,同样出现一些新的难题——对于首次自主全新设计新型轰炸机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这是很难全部避免的,但仍然要力争在这款白纸新画的机型上交出更好的答卷,不辜负部队长期以来对新机的期待。

另外相比B-21,尽管我们在新机研制中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也没那么多类似五角大楼与美国空军之间的多年扯皮,在项目管理上也有了歼-20、运-20的经验积累,但仍然要对新型轰炸机从指标论证到研发制造的客观周期有足够的认识。

所以,无需苛求新型轰炸机在性能上全面超过B-21——轰炸机之间的“斗兽棋”比战斗机更没有意义;也无需因为“The Next”亮相晚于“突袭者”而叹息——以十年前中美大型飞机研发领域的综合差距,如果它们的亮相时间差能够缩短到数年之内,已然是值得肯定的成绩。

相信每位读者真正期待的,是我们的研制团队面临那些在国产飞机设计制造上前所未有的矛盾时,能够做到敢于进取、取舍得当;而当这样的新型轰炸机奋飞之时,就足以成为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一座丰碑。



抗美援朝空战英雄刘玉堤将军生前亲笔留下的希冀:大大发展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