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早发现、早隔离、及时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径。不断爆出的核酸检测乱象,扰乱了疫情防控的正常秩序。谁来做核酸检测,怎样遏制乱象,已迫在眉睫。
眼下,我国核酸检测的机构已达1.24万家,一些机构却不顾人民和国家利益,以追求收益为唯一目标,甚至不择手段,把核酸检测当成摇钱树。各类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北京、上海、河南、安徽、河北、甘肃等地,先后出现漏检、假阳性、丢样本等问题。
媒体报道,2020年,某公司核酸检测业务的半年的营业额就达到4.5亿元,逾100位合作代理商获得的利润超百万。2022年以来,涉核酸检测业务企业已经开始扎堆排队IPO。
核酸检测乱象,扰乱了疫情防控,困扰了公民生活,透支了政府信用。
龙王卖伞,大雨何时能停?
在核酸检测领域建立“国家队”势在必行。
人民需要一支“国家队”,守好国人的健康关,守好国家安全关,为核酸检测队伍注入正能量,注入公信力。
但让公立医院大量承担核酸检测,勉为其难。
据浙商证券估算,全国每天要为核酸检测花去超2.15亿元,2022年6月至12月的核酸检测总价将超460亿元。用这笔钱用于购买设备和培训,绰绰有余。长远来看,还能节约更多资金。何乐而不为?
可由卫健委牵头组建专业团队,非营利性质,遴选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医学或护理学相关专业的在校、待业青年参与,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素养的专业防疫人才。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检测质量,就能有效控制。
当然,这个转变过程,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应当做好两件事:监管和透明。
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完善、明确核酸检测监管制度,明确法律法规,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建立永久黑名单制度,一旦出现违规,严格依法处理,情节严重造成事故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让核酸检测的“招标”过程更加透明,公示核酸检测机构相关信息,公示核酸检测采购明细,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鼓励和奖励对造假者的举报。世纪大疫,危及人民群众生命,涉及国家和民族兴衰,怎能允许核酸检测成为一门暴利的生意?当它不再暴利和血腥,苍蝇们自然四散而去。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持续研究优化科学精准防控手段,尽量避免“劳民伤财”的全民核酸,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核酸检测量。
核酸检测乱象不止,耗的是国库、伤的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