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看评测(ID:PreLook),作者:先看,原文标题:《14 款电动牙刷消费者报告,哪款值得买?》
1991 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收到一份来自大卫·朱利安尼的申请,这份 14 页的文件,开启了声波电动牙刷的时代。二十年后,专利到期, 国内电动牙刷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天,我们面对数千款电动牙刷,却不知道如何选择。所以这一期,我们花费了一年的时间,通过光,声音,机械分析,以及真人实验,来了解电动牙刷的本质。
但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看你们电动牙刷的详情页,有声波、高频震荡、31000 转、这些关键词的时候,你们会觉得电动牙刷是怎么清洁牙齿的?
A. 声波的高频震荡通过一些我们可能难以理解的原理,让牙刷、牙膏、牙菌斑、水流相互作用达到类似超声波的清洁效果。
B. 摩擦。
C. 钝角。
想要弄清楚答案,很简单,只需要让时间慢下来,当它的运行速度真的放慢到我们肉眼可见,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牙刷的高频振动实际上是左右摆动。而这把宣传页宣称 31000 转的电动牙刷 ,每秒钟实际只摆动了 258 次。相比我们每秒钟4-5次的手动刷牙,确实快了很多,但是相比每秒钟 20000 次的超声波 ,这把电动牙刷的转速连它的 2%都没有达到 ,但是商家通过把这个把转速累计到一分钟,并且把一个来回,计算两次的天才算法,却让你产生一种,不会就选C的效果。
既然这样,清洁力的衡量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我们这次挑选了市面上从十几块到两千块,从飞利浦、欧乐B,到 usmile ,甚至佳洁士、南极人,一共 14 款电动牙刷。
一部手机,一个测量频率的软件。打开牙刷之后,软件上出现的这个波峰,就是它的实际频率。用这种人人可以复现的方法,我们就得到了声波电动牙刷的真实转速。
好消息是,几乎所有的电动牙刷的实测频率,都接近甚至超过了宣传频率,毕竟这么好测的数据,正经人谁会虚标呢?南极人。实测频率 117Hz ,还不到宣传的三分之一,是唯一一个明显跟宣传对不上的牙刷。
和我们过去做的横评一样,我们想找到一种方法,能直接量化电动牙刷的清洁力。比如说手去刷玉米、鹌鹑蛋、牙齿模型等等,但这样的测试,只能说明电动牙刷有用,能真正拉开差距的,还得用真人。因为之前有过跟北大医学博士设计牙菌斑实验的经验,我们决定依然用这个方法,来验证 14 款电动牙刷的清洁效果。
真人实验
统一 24 小时不刷牙,分组涂抹牙菌斑显色剂,使用电动牙刷之后,再涂抹一次,看谁的残留结果更多。
结果终于出来之后,完全对不上。
米家 T500 的转速并不高,清洁效果却非常好。三款飞利浦转速一样,新款HX2461的清洁效果反而不如旧款HX6730好。
甚至我们在预测试阶段,就已经感受到两个转速相同的飞利浦,在震动强度上有巨大差别。
这说明啥?说明转速这个核心参数,它可能根本就不核心!
而当我们在测试中,用舌头扫过没有牙菌斑的牙齿表面,感受如同大理石般光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刷牙这件事。
电动牙刷的本质
长度 12mm 的人造纤维,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膏状研磨剂帮助下,打磨莫氏硬度 7 以上的磷灰石结晶体。而它的载具,是自然界中最精密的机械臂:你的上肢。通过手臂、手腕、手指以及头部的转动,驱动着 12 束人造纤维,围绕晶体的 3 个面上进行高精度的打磨。电动牙刷,本质上是一个打磨机。
而决定这些打磨机清洁力,就是频率以及刷头摆动形成这一段弧,也就是摆幅。
围绕着这个思路,我们制作了先看自己设计的第一个测试机台,它包含一组激光仪,扫描整个牙刷在不同角度上的位移变化,有了这样一套系统,我们可以清晰的将每一把电动牙刷在不同档位下的刷头摆动,可视化。
而且,既然是打磨机,我们就不能孤立地分析摆幅,所以我跟团队又把电动牙刷一个一个进行拆解,画图,逆向建模,分析他们的动力系统,而这个系统的核心目标,就是把电池有限的电能,尽可能高效地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牙刷的结构并不算复杂,一颗 350 mAh 的电池,通过对主板的控制,驱动电机开始旋转,电机上方 1.5g 的偏心轮在旋转过程中以 1.7N 的离心力,带动机身产生振动。这就是百块以下电动牙刷的常见结构,偏心轮传动。它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让手机震动的转子马达。
这种摇头晃脑的震动,和国际公认最有效的巴氏刷牙法所需要的摆动相去甚远,轻轻一捏,就可以让牙刷停止工作。它不仅不会带来比手动牙刷更高的清洁力。反而会因为你在心理上对刷牙放松警惕,最终还不如原来手动刷得干净。
这种偏心轮的牙刷非常好辨认,要么比正常电动牙刷要瘦那么一圈,要么异常地轻。放宽标准来说,米家 T100 作为这个结构的典型,电机体型更小,结构上也尽可能靠近刷头,宣传的转速也很严谨,只卖 40 元,确实是价格厚道、感动人心。而另外两个就比较过分了,佳洁士卖到了 249,含泪赚 200 块,南极人不仅宣传的频率没有达到,连续航也没有,宣传能刷 180 天,我们实测只有 27 天,不到宣传的五分之一。
不用在这个价位停留太久,我们看看 200 元的电动牙刷,有没有更好一点。
这个价位的国产电动牙刷有了 1000 mAh 以上的大电池,驱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传动轴连接末端的刷头,为了让刷头形成左右往复摆动,在传统电机的一对磁铁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两组,360°自转的转子,就被约束在两组磁铁之间,变成了高速的往复运动,驱动末端刷头,形成类似巴士刷牙法的摆动。从实际拆解来看,米家的 T500 T700、素士,和飞利浦最新的 2 系,都采用了类似的电机直驱的结构。
从驱动摆动幅度来说,贵了一倍的 T700,要比 T500 更大。不过这两组拆到电机才发现,米家的转子竟然是用电线连接的。在高频的摆动下很容易产生磨损,而且角度也很难做得更大,而同样是小米系的素士,就取消了电线,用电刷换来了更大的角度,飞利浦 2 系的摆动幅度达到了 10° 左右。应该说在它面前,小米生态链几乎全军覆没。
可能各个品牌都意识到了电动牙刷的电机才是核心,usmile 和萌牙家也注册了非常多的无刷电机的专利,从结构上,把线圈跟磁铁调换了位置,定子通电,切换磁场,驱动转子旋转,转子就不需要电刷这样的物理接触。采用无刷电机 的 usmile 和萌牙家,换来了相比飞利浦 2 系 80% 的幅度提升。但是也因为转子本身有磁性,在不通电时,会被吸到一边,刷头就无法摆正。所以在电机的底部,还增加了一个扭片,固定住刷头,同时扭片也可以把一部分动能变为弹性势能储存起来,让整个摆幅变成了,通电吸附,回中,再吸附到另一侧。但是它的存在,多少也会损失掉一部分的能量。
但即便如此,萌牙家也将摆动幅度做到了 18°,接近千元的飞利浦 9 系。
做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现在的摆幅,是牙刷没有受到任何压力的空载摆幅。而刷牙的时候,我们以一定的力,把牙刷按压在牙面上,而此时此刻,负载下的摆幅,才是真正有效的摆幅。所以,我们在摆幅测试的基础上,重新做了一个更完整的实验,得到了可能是全网第一个,电动牙刷在负载下的完整衰减曲线。
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我们在设备和方法上投入了很多试错成本,请原谅我们卖个关子,不展示测试方案和细节。
但是加上负载之后,大部分牙刷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萌牙家甚至衰减了 70% ,而衰减后依然接近 10° 的两个选手,是飞利浦 6 系和 9 系。它们的电机是怎么设计的呢?
刚刚的几个电机,都还是比较常见的圆形结构,但飞利浦的电机长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从电机的设计角度而言,它属于无刷电机;但是从电机的结构来说,它属于盘式电机,从飞利浦的专利文件来看,这种盘式结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
相比于传统的电机,转子和定子彼此包裹,线圈数越多,就越挤占横向的空间。所以电机的大小本质上被电动牙刷的直径锁死。
而盘式电机,把转子和定子上下摆放,最大程度利用了电动牙刷的纵向空间,增加了线圈数,带来更大的磁通量。对于牙刷这种细长的形态来说,飞利浦的盘式电机,才更像是为电动牙刷细长结构设计的电机。当然,因为无刷的结构,它也遇到了跟国产无刷电机一样无法自动回中的问题,但是极为巧妙,不,请允许我说,极为精妙的是,电机上方的结构,直到今天依然是电动牙刷机械结构的巅峰。
这里像其他电动牙刷一样,电机驱动转子,转子带动传动轴,已经可以模拟巴士刷牙的摆动了。但是飞利浦使用了一个 V 字型的纵梁作为传动轴,而且在二分之一处,使用螺丝固定在机身上,纹丝不动。
作为整个传动装置,当运行的候时,把需要摆动的纵梁固定,是一件违反直觉的事情。之前的所有电动牙刷都是电能转化机械能的思路,而电机的能力决定摆动幅度。而飞利浦的思路,更接近物理学的本质,一切力的传递,都是以机械波的方式,就像我们特定频率震动一根一端被固定的绳子,可以看到绳子会呈现一个有高峰有波谷的形态,中间的位置静止是波节,高峰是波腹。这种现象就是驻波,一旦从波的角度来理解力的传递,波其实可以被储存,叠加甚至放大。我们再回到飞利浦的结构,固定不变的位置,就是波节。而当电机带动横梁摆动产生的机械波,与重物储存自动回中的波,周期一致时,就产生了共振,摆幅就得到了放大。
而飞利浦 9 系的初始角度确实要比 6 系更大,随着负载增加,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最终依然保持在将近 10 °左右,超过了大部分国产电动牙刷的初始摆幅。
我们其实很难想象的是,在 30 年前,计算机仿真被当时的算力制约的时代,工程师是怎么计算竖梁的长度、刚性、放大了盘式电机的机械能的。虽然相比飞利浦新出的 2 系来说,它对装配的要求更为复杂。但是从结果来看,在摩尔定律带来的计算机算力提高和控制电路微型化的今天,大部分国产电动牙刷,依然没有超过 30 年前飞利浦这套盘式电机 + 驻波共振的机械结构。或许也有可能的是,目前这些品牌的电机,就不足以代表当下的电机水平。
在我们的衰减图中,还出现了一个上扬的曲线,卖到 1000 元的国产电动牙刷,一晤未来。
它采用了两节串联的电池,输出电压达到了 7.4V,看起来依然是圆形电机,电路板则非常复杂,甚至在芯片上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 logo ,这个 logo 几乎是四旋翼无人机的代名词,而无人机实现精准悬停、转向、加速的核心,就是伺服电机。
伺服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意思是奴隶。
无论是用无刷电机提高摆幅,还是用机械波的方式放大电机性能,其实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套动力系统都在服务于一个目的:抵抗牙刷接触牙面带来的衰减。对于伺服电机来说,驱动它运转的,不再是固定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电机内部的霍尔元器件。它精准地记录电机当前的转速跟角度,实时地传回芯片,转译成当前克服衰减所需要释放的功耗水平,来输出更高的电流和电压,就像抽向转子的皮鞭,让它克服衰减。
监控,判断,发出指令,执行,如此循环,直到让电机回归到预期的摆动角度。
这种不知反抗,执行到底的电机,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检测压力,对抗衰减的闭环控制系统。从初始的摆幅来说,我们很容易忽视掉角度不高的一晤未来,但是当随着阻力的增加,这套闭环控制系统,最终摆幅竟然超过了初始摆幅。
当然,它也不是唯一能提升自己动力的系统,素士、两款米家,在遭遇到了阻力时也可以增加摆幅,但是和一晤未来一段上扬的曲线不一样,
这种平直的摆幅,意味着它可能只是一个半闭环控制系统。在相似的控制方式下, 素士的负载摆幅更高,超过了大多数国产品牌。
伺服电机的历史要远远早于电动牙刷,在国内专利期爆发大约是 2017 年,这几乎与无人机领域的爆发重合,甚至大疆 Mavic 铂金版应该是第一个将磁场矢量控制技术下放的民用级别的产品,我没想到,第一个下放伺服电机的家用产品,竟然是电动牙刷,而它也是唯一一个在摆幅上击败了飞利浦在 30 年前的机械结构的牙刷。
在早期的体验阶段,我们发现一晤未来是唯一可以发出提示音乐的电动牙刷,但是在拆解之后,我们并没有找到扬声器的部分,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声音竟然来自电机自己的震动。
到这里,我们应该解决了 80% 的电动牙刷的问题了 ,但其实我们在 2021 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完成了这些技术分析和测试方案。但是到今天才发片,快一年了。我们卡在哪里了呢?
用摆幅和动力分析,可以知道谁的理论能力更强。但是,我们刷牙的时候,每个人使用的力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这个力度为标准,那萌牙家和飞利浦好像没什么区别;如果是这里,一晤未来变频的甚至都没有完全激发。
所以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建立真人的刷牙力度,和摆幅衰减曲线的关系,才能让整个数据接近大家的实际体验。第二,就是这个摆幅的体系,我们只能分析声波式电动牙刷,无法涵盖在海外还是比较主流的欧乐 B。它无论是清洁方式,还是结构,都和声波式完全不同。我们缺少一个能全面量化评估牙刷能力的测试方案,来一锤定音。
量化清洁力
前面的真人实验我们没有继续再做下去的原因是,变量太多了。无法控制每口牙长得一样,无法控制有相同的牙菌斑。
所以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材料的过程。
首先想到的就是网上最常见的,牙模加巧克力酱。它有什么问题呢?一沾水就掉,失败。
牙模加番茄酱甚至不需要牙膏。失败。
牙模加染料,失败。
蔬菜泥+粘稠剂,失败。
这些材料,都很容易被刷下来。这时候我们意识到,接近牙菌斑有强附着力的材料,而且不能溶于水。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文件:模拟牙菌斑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这不就是我们要的吗?
淀粉、稀释剂、染料,按照比例混合,恒温箱保持 10 分钟。
没想到,还是失败了。
最后,我们不得不走自研的路,经过长期的尝试,终于找到了非常靠谱的材料,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材料能够镀得均匀。
报废了很多牙膜之后,我们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里我们根据机台重新定制牙模的形状。之前我们发现牙刷接触牙齿很接近于弧面,有了我们第一版方案,树脂+蛋壳,我们甚至已经熟练到,可以制作非常精美的蛋壳。但是牙齿并不是一个平面,所以我们在一版一版的迭代中,我们提取出了门牙,后槽牙三个常见的接触面特征。在第 6 版的 3D 打印时,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想要的效果了,但是表面的精度仍然不够高,最终我们用红蜡 3D 打印,翻模,注塑,最终得到了先看测试牙模的第九代。
在第九代上重新再解决镀膜之后,我们用 15N 的力量和步进电机,对 3 组不同牙膜进行测试。将牙膜拍摄,计算残留的面积,然后平分权重,进行了打分。整个过程已经漫长到,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视频公开前,注册完先看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
让我们看一下,电机结构上最有优势的一晤未来 O1 跟飞利浦 HX6730、HX9912 成绩确实好,分别位列三四五名。拿第一第二是谁呢,是两款欧乐B ,是什么决定了欧乐B 的清洁力很高?这个我们在后面解释。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等一等,这个测试的结果里边居然有两个例外:佳洁士 S311 和萌芽家星辰。萌牙家星辰的摆幅衰减非常厉害,为什么清洁效果反而比飞利浦还要好,而佳洁士 S311 跟南极人一样都是偏心轮结构,为什么成绩反而超过了米家 T500 ?这不是打破了我们在动力系统上的推论吗?
我们控制了水量、时间、压力克数、牙膏的用量,做到了可复现,但是这些明明摆幅不行的牙刷,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最后一个变量可能就是固定在电动牙刷末端的刷毛。
刷毛的秘密
从刷丝,到成型,整个自动化的过程,只需要 10 秒。这样一个官方的替换刷头,会卖到 69 元一支,而最便宜的第三方刷头,只卖几块钱,为什么刷头的价格如此悬殊?
刷头的材质主要是尼龙,而杜邦作为尼龙的发明者,也是刷毛材料的供应商,详情页喜欢宣传的美国进口杜邦刷头,恰好来自于中国无锡的工厂,而距离无锡 130 公里的杭集,是中国的牙刷之都。集中带来的成本优势,远远要比飘扬过海的原装进口,更符合供应链的客观规律。
杜邦提供的出厂尼龙,长达 1.5 米,在切割之前,它更准确的名称是刷丝。按照材料配比和粗细,杜邦提供出货量最高的两个尼龙型号,是 610 以及升级款 612。国标刷毛评价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弯曲的恢复率,决定刷毛的耐用度,以及毛束拉力。这两项参数并不能完全涵盖两种刷毛的具体差异,但从成本来说,两者价格相差了一倍以上。国产即便是比较好的尼龙丝,售价也不到杜邦 610 的 7 成。
而比较差的国产刷丝,甚至用 PBT 刷丝来模仿尼龙,成本不到杜邦的三分之一。虽然 PBT 本身不如尼龙有名,但它是我们触摸最多的键帽的主要材质。它更广泛的用途,是制作这种柔软细密,但很容易被刷弯的磨尖丝。
当然,除了被模仿,杜邦还拥有成本很高且可以自动褪色的变色刷毛,以及在微观上呈现菱形的钻石刷毛。我们并不能直接用不同成本的刷毛和清洁力之间直接划等号。因为除了刷毛本身的差异,他们被固定在牙刷座的方式也会对清洁力造成巨大的区别。
我们常见的牙刷上,有大约 30 个铜圈,每一个铜圈固定 20 根刷毛。也因为铜圈的存在,生锈,跟滋生细菌,成为了有铜刷毛最被诟病的地方。但大部分的铜片在氧化生锈之前,可能就已经渡过了3个月的更换时间。有铜刷毛最大的软肋,是磨圆率。在刷丝切下的那一刻,微观的断面,其实有点过于锋利,可能会损伤柔软的牙龈,而它的工艺顺序,先植毛,再打磨,较短的刷毛,很难获得充分的磨圆。
而无铜刷毛是先统一打磨,再通过热熔的方式植入到刷头上,磨圆率要远远高于有铜刷毛,世界上第一个无铜刷毛的机器,是由一家德国公司发明。和半导体行业的光刻机一样,2013 年之前,全球每一只刷头,都是由这家公司的植毛机生产出来的。
弄清楚了材料跟工艺上的区别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对比,不同刷头之间的性能区别,我们用同一把电动牙刷,对两个不同的刷头进行了清洁力测试,果然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飞利浦主打牙龈护理这样的软刷毛,清洁力要比标配刷头低了 20% 左右。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刷毛本身只是搅拌,主要参与打磨过程的是牙膏。但是实际上,刷毛的细微不同也会极大的影响清洁力。
即便是完全一样的材料,粗细、长短、密度都会影响刷毛的硬度。而在这些电动牙刷中,佳洁士的刷毛几乎是最粗而且最硬的。
这意味着,只要刷头够硬,很差的动力系统,也可以实现高清洁力,而代价就是牙龈;从保护牙龈的角度,我们还是建议选择软一点,高磨圆率的刷头,搭配动力更强的牙刷。就像洗脸,宁愿用一条柔软的毛巾,多用点力。
那最强的牙刷,搭配清洁效果最好的刷毛,会不会伤牙呢?理论上来说很难,因为无论是牙膏还是刷毛的硬度都要远远低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虽然有滴水穿石的人生经验在,但滴水穿石靠的并不是水本身,而是水中的酸性物质,所以它跟我们牙齿腐蚀一样是一个化学过程。但是,我们平时喝的碳酸饮料,包括牙菌斑本身,就有很多酸性物质,如果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已经有损失,电动牙刷会不会伤害到更内部的牙本质呢?我们找到了德国一所私立大学的实验室所做的实验,它使用高研磨性的牙膏(RDA 150),直接对着一组牙齿足足刷了 206 个小时。模拟一个人 8 年半的刷牙时长。坏消息是,飞利浦和欧乐B 对牙本质的磨损,是手动牙刷的 3 倍以上。但好消息是,牙本质的厚度有 2000-2500μm。所以,相比于对电动牙刷对牙釉质的物理打磨,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牙齿刷得不够干净,导致牙菌斑对牙齿的化学伤害。
欧乐B的结构
而排名第一的欧乐B 为什么清洁力会超越几乎所有声波牙刷呢?我们也对欧乐B 进行了电机级别的拆解跟建模,从结构来看,中端款的欧乐其实就是传统的自转电机,但是,通过四连杆结构,将自转变为了摆动,再经过刷头,转换成往复旋转。这个看似复杂的结构,其实跟我们日常用的电风扇的往复式的摆动很像,它的内部就是典型的四连杆结构。
更重要的是,这种机械四连杆结构,不会遭遇到摆幅的衰减,他受到阻力时只会降低频率,而不会降低摆幅。因此,其实在这个公式中,欧乐B的方案,其实意味着摆幅的重要性是高于频率的。从打磨的视角来看,欧乐B 其实更接近一个抛光机的工作方式。过多的机械齿轮,也决定了它的噪音会很大,而售价 2000 块钱的欧乐B iO9 则完全重新设计了电机,将上下摆动,通过传动的结构带动末端的刷头来旋转摆动,从摆动幅度来说,它相比于普通牙刷更大,而且因为刷头的旋转平行于牙面,接触牙齿的过程中,所有的摆幅都是可以接触到牙齿的有效摆幅,而声波式的圆弧,其实有效摆幅是无法继续提升的。
选购建议
这期先看消费者报告的选购建议,遵循标杆法,挑选出一个我们认为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以此为标杆,告诉你花多少钱,分别可以得到什么。
在清洁力成绩第一梯队的牙刷里,有两款性价比很高的牙刷:飞利浦 HX6730 和欧乐B P4000。
都是橡胶材质的机身,都支持无线充电。不同的是,欧乐B 支持压力感应,刷头的成本相对更低,但是噪音非常大;飞利浦的形态和噪音表现,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第三方刷头的生态也更丰富,甚至有第三方的无铜刷毛。所以我们把标杆设为飞利浦 6730 ,作为大多数人一步到位的选择。甚至因为它的存在,200 元以内的牙刷,我们购买这些选品中,几乎没有推荐的必要,虽然这么说,很伤人。
增加预算到 800 元,这中间我们暂时没有发现很能打的国产品牌。飞利浦 HX93 系,相比于 HX67 系来说,最关键的清洁力非常接近,主要溢价来自于更扎实的内部用料,更好的机身质感,更多的档位,还有充电玻璃杯、旅行盒这些配件,但是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这个充电杯。其实官方这个充电杯是可以有其他渠道单买的。
比 HX93 系更贵的一晤未来 O1 是我们推荐的第 3 款牙刷,它通过伺服电机做到了清洁力第一梯队,同时是我们看到的唯一一款,做到了牙刷动力完全跟随刷牙力度的自适应模式。缺点是伺服电机发热会比较明显,刷牙时间久了,机身是温热的。增加的600元,你可以获得更便宜的官方刷头,以及一个更精准刷牙的角度检测。
米家这几款 T500、T700 清洁力相近,素士更高,但是价格和 6 系相比没有优势,T700 的性价比就不那么高了,T500 在这么低的价位,做到了无线充电、压力提醒、App 数据统计,按键还是一体防水的设计,几乎就是给新手量身定制的。虽然清洁力偏小,但相比手动牙刷来说也是巨大的提升。是预算吃紧,在标杆以外可以考虑作为入门的机型。
虽然两三百就可以买到一把清洁力不错的电动牙刷了,但是你最贵的并不是牙刷本身,而是刷头。
这是非常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成本。以飞利浦来算,三个月一换,一年的刷头成本就要花掉 180 块钱。
米家 T500 的刷头是最便宜的,单支算下来是 23 块钱。飞利浦全系平均都在 40 块钱以上,欧乐 B 的高端款,甚至奔着 100 块去了。国产电动牙刷比较稳定,基本都在 30 块钱左右。
回望
电动牙刷这个评测,我们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说如何量化牙缝和牙龈沟的清洁效果,但是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在今年3月之前完成这个项目。2022 年 3 月,是美国专利局收到专利后的第 31 年,大卫·朱利安尼因肺癌去世,享年 75 岁。相对于很多发明家,他毫无疑问是幸运的,在离开之前就看到了电动牙刷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且使用,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在拿起电动牙刷的时候,可以回想起哪怕一次,机械和工程的巧思,在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看评测(ID:PreLook),作者: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