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队也许是大意失荆州,但对日本队而言,这场比赛的胜利可绝非捡漏,他们为了在世界杯上一雪前耻已经筹谋了整整四年。上一届世界杯,日本对战比利时,在2:0的领先状态下被对方极限翻盘。最后的14秒,比利时绝杀进球进入八强、呈现了绝对的高光时刻。可对日本队以及全日本球迷而言,它成了绝对的至暗时刻。

今天一度排名热搜第二的“日本人为14秒失误研究了一年”,指的就是这场比赛。

为这14秒的阴影,NHK耗费50万欧元,调取现场28台摄像机镜头,拍摄半年时间,最终制作出了50分钟的纪录片——
《让日本沉默的14秒钟》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那场比赛日本输给比利时在全世界球迷的眼中十分正常,双方实力悬殊,打出2:3的比分已经很不错了。可日本偏要死磕那最后的14秒,用纪录片展现所有球员的自省与反思。还以一种直白到有些残忍的方式,剖析了竞技体育里的严酷、不甘、孤注一掷。“赌上人生的战役,却是如此结局。”

失败后颓丧的日本球员,与身后正在庆祝胜利的比利时球员

2018年,日本队世界排名第61名,比利时排名世界第三。赛前预测中大多数人认为比赛将会一边倒。

国内官媒也以“虽败犹荣”来报道这场比赛,因为在亚洲球队范围内,日本能进入十六强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日本队前队长长谷部诚同样如此回忆:
恐怕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日本队将折戟于此。

外界认为这场比赛的结果意料之中,但显然,日本队自身并不甘心。
他们重新召集了上场的足球球员,邀请了比利时当时的主力队员,再请来足球领域的权威人士,一帧帧地回看比赛。当然包括,那段球员们原本不想再回忆的14秒。2018年的日本队被嘲笑为“老年队”,主力队员年纪都不小了,队长长谷部诚34岁,长友佑都32岁,吉田麻也30岁。老将队员经验丰富,可这一特点却也为他们在八分之一决赛上的战略与结果埋下伏笔。

比赛开始后,整个上半场双方都没有进球,以0:0结束。上半场打平的结果,让被舆论看低的日本队员们慢慢燃起了一些斗志:
“反正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当时只是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展示我们的拼劲给世人看。”在这种突然释怀、已无负担的情绪催动下,日本球员们的状态集体上升。下半场开始第三分钟,就打出了下半场第一个射门。

而且一鼓作气,在短短四分钟后再一次突破了比利时的防线,二比零到手。
此时日本球员也好、教练也好、日本街头的球迷们也好,瞬间进入了意外的狂喜状态。而比利时球员则表示:“当时有点绝望,感觉我们马上要回家度假了。”

教练回忆,进球后球员们兴奋地跑过来、围到了他的身边。
队长问:“保持现状吗?”
这句话在日语里其实非常口语化,如果直白地翻译是“这样可以吗?”
结果沉浸在振奋、慌乱、紧张情绪中的教练,重复着队长的话,给出了一个非常模糊的指令:“保持现状,这样就可以。”然而保持现状,到底是要侧重进攻、还是要侧重防守呢?日本队员们其实并不清楚。

相比之下,比利时队的教练与球员们清楚地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教练换下了防守型队员,派出身高更有优势的进攻队员,并进行了队形的重新指挥。事后证明,这儿的疏忽几乎决定了之后的胜负关键。下半场第23分钟,长谷部诚传球时出现了一个小失误,他把球踢到了队友的身上、球弹了回来。他为此回忆:当时的心情是太放松了吗?

这个失误导致球权转换,比利时得到反攻机会。
仅一分钟后,比利时就凭着一个头球瞬间得分。

而看到比利时进球的一刹那,所有日本队员心里都浮现出了一个可怕的预知:
“我们要被扳平了。”五分钟后,比利时完成了第二个进球。


纪录片中球员们的自我反省证明了,下半场模战略上的疏忽,并非只是教练或长谷部诚个人的失误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两支大赛经验完全不在一个等级的队伍,彼此之间的差距在那一刻彻底显现。日本队率先进了两球后,队伍内对“如何保住胜利”的战略是模糊的。从教练到球员,都没有敏感察觉到场上形式的变化,对手的状态与进攻方式的微妙差异被忽略。

心态的不同也拉开了两队差距。比利时第一次进球后,缺少与顶尖球队作战经验的日本球员们,第一反应是“比利时果然强,可能要被扳平了”,本能地生出畏惧。

而比利时球员在攻守转化的瞬间意识到的是——很好,我们很强,要继续进攻。

之后比利时发起了非常强势的猛攻,多次射门。
基本是靠着日本门将的奋力死守才顶住压力,扑倒在地上后赶紧爬起,迎击比利时在短短几秒后的下一次进攻。90分钟结束,双方2:2平,进入伤停补时。也是从这开始,至暗14秒的大幕拉开了。

日本队其实非常清楚,自身与世界顶尖球队存在差距。
但这也是他们一定要把最后这屈辱、沮丧的比赛反复分析的原因:如果想一步步走向冠军,他们必须利用好为数不多的机会,去搞明白差距究竟差在哪里。在伤停补时时间里,日本队其实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战术回传、拖延时间,然后进入加时赛、再一决胜负。另一个是罚入禁区争顶,积极进攻,相当于在伤停补时的时间内战胜对手,不进入加时赛。

更稳妥的方式看起来是前者,加时赛时间更长、更有可能翻身。
但日本队选择了后者——因为全队球员体力殆尽,他们判断自己撑不到加时赛了,只能赌一把速战速决。这也正是“老年队”缺陷埋下的伏笔,队伍的耐力有限,也缺少高爆发、高技巧的球员。第一个任意球,日本射门失败。

把全部的希望赌在最后的角球上,再次失败,被比利时门将拦截。
比利时拿到球开始反击的瞬间,离伤停结束还有14秒。
对日本来说地狱般的14秒,正式到来。

比利时非常迅速地把球传给了他们的中场核心德布劳内。
尽管此时德布劳内的整场跑动距离已经位列第三,体力消耗巨大,但他还是瞬间加速,时速达到了全场最快的30km/h。令人心惊的速度,让日本球迷们瞬间沉默。

日本队没有坐以待毙,队员拦截在德布劳内的进攻路线上。
他目测了德布劳内的趟球节奏、每一次约十米,并准备阻截。
可惜的是直到纪录片采访才知道,德布劳内当时一眼看穿了日本队想干什么,预判了他们的阻拦,最后临时传球改变方向。成功把防守他的日本球员甩在身后。

长谷部诚紧跟在当时离球门最近的卢卡库身边,死死防守。

然而卢卡库,却极为意外地,让球从自己双腿之间漏了过去,变相传给了身后的队友。队友瞅准机会射门,整场反攻只花了14秒。

纪录片中卢卡库表示,把球漏过去的四秒前,他余光瞥见了队友跑到身后。
电光火石之间,他做出了最利于比利时队的选择、放弃自己进球。

日本队恍然意识到,球场上那些他们没能防住的“意外”,背后全是对手强大的临场反应能力又或是缜密计谋。他们逐帧分析才发现角球的失败也在比利时的掌控之中。
球刚刚踢出、还在空中的时候,门将就已经高高跃起做好拦截准备,且并未传球给身边的球员,而是给了最远的德布劳内。日本的角球偏好,比利时内部早已研究过。


比赛结束后,比利时全队自发地与他们拥抱表示敬意,日本球员这场踢得无比拼命。在不少他国球迷的眼中,也算得上“赛出精神,赛出风采”。
正常来说,这些球员们完全可以选择接受赞美、释然遗憾、下一次再努力就好。但他们最后的选择,是把羞辱的14秒当成了汲取力量的养分。

看过那些比利时球员的坦白后,其实很多人会疑惑日本队能怎么改。
他们的失败似乎很大程度上源于顶尖球星实力的差距。“人家球队的球星就是强啊,那么厉害的临场反应能力,没有这样的球星能怎么办呢?”日本队无法奢求自己立刻拥有一个德布劳内,最后也没有把失败原因归结于“我缺一个天才球星”。
而是通过与足球名宿们的访谈,把队伍的缺点一个个总结出来:心态不稳定、队伍缺乏进攻优势、球队组成老化、赛场观察能力不足……


这种方式说白了,是知耻而后勇。
日本队选择了用直接乃至部分夸张的方式,逼迫球员们去正视自己的失误、不足,把14秒钉在队内的耻辱柱上。这种夸张的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甚至不适用于所有球员。有人可能会因此大受打击、难以恢复,像队长长谷部诚就在这场比赛后离开了日本国家队,人们猜测他太过内疚。但终究,日本队还是通过了这次考验。老将长友佑都接过了队长的位置,36岁奔赴卡塔尔。

队伍中引入年轻小将,并在日本队原本擅长的传控体系之外,着手训练爆发与进攻的弱项。
纪录片中当时才20岁的小将说,“想要在四年后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而昨天也正是他,踢入了日本扳平德国的第一个进球。对胜利的渴望,逐渐超过了球员们内心的失败感、羞耻感。迫使他们把逃避、得过且过的念头一脚踢开。

我到现在还记得《足球小将》里头,大空翼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念头——
世界冠军。尽管当时的日本足球弱小到在亚洲杯里都吃瘪,更别提踢进世界杯。这一点在日本的运动题材漫画里其实不太寻常,《灌篮高手》里湘北最后并没有拿到全国冠军,《强风吹拂》中队员们完成长跑就已经不容易。但不知为何,《足球小将》的作者高桥阳一就是定下了这个野心——世界冠军。而在《足球小将》连载期间,日本注册小学球员数量直接由11万增长到了24万人,大空翼的冠军梦成了每个小球员的梦。

后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80年代日本启动学校体育改革,足球成为重点项目,90年代足球职业化改革开始、联赛兴起。1996年意识到自身足球水平与世界主流相差甚远后,日本开始布局长期计划,从足球人口、足球地图、职业联赛、草根计划多个维度改革。

值得赞同的,是哪怕弱小、也相信自身有可能攀登顶峰的野心,与为此付出缜密规划与长久耐心的筹谋能力。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种筹谋,已经快到执拗、疯狂的程度。对所有处在弱势中的人或队伍而言,一夜之间实力大增只是天方夜谭。人们能做的,只有一步步地去做正确的事。胜利的可能性才有机会从一点星火,膨胀成无限大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