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张熹珑

编辑 |

香港疫情出现全线上升迹象。11月26日,香港新增8033例新冠确诊个案,为11月23日以来连续第四天单日新增突破8000例;同日,20名新冠患者离世,创两个月单日新高。

过去一周,香港新冠疫情确诊例数维持在8000例水平。另外,无论是重症、危殆亦或是住院个案均持续上升,已超越过“0+3”实施首日。

据《大公报》报道,香港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受访时表示,病例上升为预期之内,大众“自我放宽”以及群体免疫衰减是导致确诊例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但是,变异病毒传播速度已经开始减慢,七天平均本地个案增幅从两周前的35%跌至16%。与此同时,港府加大力度倡导居民接种第四针疫苗,以维持较高的群体免疫力。

疫情未见顶,日新增将破万

对比11月初香港新增确诊病例情况,现时无论是输入个案还是本地感染个案均呈大幅上升。

11月20日至26日,新增个案共计57414例,包括53262例本地感染和4152例输入个案。对比11月首周,感染个案新增超过23660例。

根据港大医学院数据,本地个案即时有效繁殖率最新为1.21,即一名患者可传染超过一人。输入个案占入境旅客人数比例七天平均数约为4.1%,相当于每100名入境旅客中有4人确诊。



自11月中旬以来,香港新冠病例快速上升,当周新增突破5万例。11月23日,新增9219例确诊个案。这是自9月中旬以来,香港单日新增个案再次超过9000例。

大众防疫意识放松和群体免疫减弱是导致病例上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香港近期有多项国际活动和赛事举行,入境旅客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卡塔尔世界杯开踢,香港居民前往中环街市、商场和酒吧观赛,导致人群聚集和流动程度提升。

梁子超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过去一周确诊及死亡数字有轻微上升,是预期之内。他提到,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复常,大型活动复办带动社会气氛,大众的防疫意识也有所放宽。

另外,群体免疫随时间开始衰减。梁子超指出,确诊数字持续上升,源于不少人接种第三针至今已相隔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免疫衰减。

“0+3”实施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有所增加,本地也出现更多新型变异病毒,例如XBB及BQ.1。对比此前病毒类型,新出现的变异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避能力,也导致本地疫情仍然处于上升期。

截至11月26日,香港XBB及BQ.1个案累计分别达到80例和102例,增幅均约为六成。此前主流病毒BA.4或BA.5确诊个案比重有所下滑,最新占比为75.2%,在11月11日这一占比接近90%。

疫情反弹何时“见顶”?梁子超认为,需视乎新冠变异病毒株XBB、BQ1.1的感染人数是否有增加或流入小区,以及再感染比例是否有上升趋势。按照目前形势,他估计一至两星期后每日确诊数字将破万:“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维持较高的新增个案水平,两三周后可能会见顶。”

已开启第四针疫苗接种

新增确诊病例上升的同时,住院、危重症和死亡病例也有增加。

香港医管局数据显示,目前,新冠确诊入院患者已超过2600名,相较10月初升幅约为四成。过去十天内,危殆和严重病人分别从44人增加至61人、52人增加至67人。

11月26日当天,香港有20个新冠病例离世。最新一周共有93名病人离世,对比上一周多增20人,同比增加27.4%。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住院的病人持续上升,但仍在医疗系统可承受范围内。目前,入院患者增速远低于新增感染增速。最新一周日均新入院病人在300多名水平徘徊,按周增5.7%,升幅低于同期确诊个案增速13.7%,也意味着确诊病例上升并没有带来入院患者大幅提高,未造成医务资源挤兑。

香港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刘家献指出,需要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患者维持少于1%,需要氧气协助呼吸的患者约10%,形容是“仍可负担的水平”。

刘家献表示,公立医院服务目前已重返非新冠时期状况,普通科门诊、非紧急手术等服务已回到疫情前水平。

梁子超亦认为,暂时不用收紧防疫措施,要避免医疗系统超出负荷,医院及隔离设施要做好分流。

死亡率方面也未出现明显反弹。目前七日平均死亡率由0.15%升至0.16%,变动不明显。

虽然死亡人数有所回升,但集中在长者、未接种疫苗等人群。

根据港府发布的冠状病毒病死亡个案报告,第五波疫情以来累计死亡个案为10479例,年龄中位数为86岁。其中67%死亡病例没有接种疫苗,91%有长期病患,超过95%死亡个案为60岁或以上长者。

数据显示,自第五波疫情来,本地感染个案死亡率为0.53%。在0-39岁年龄区间,死亡率维持在0.01%及以下。直到50岁及以上年龄区间,死亡率才有明显提高。其中,70-79岁、8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分别为1.23%、7.91%。

接种首剂疫苗有明显保护力。以80岁及以上人群为例,未接种疫苗的感染死亡率为14.7%,已接种第一针为7.16%。

报告称,接种第二和第三剂疫苗,可进一步提高保护力,未接种或只接种一剂疫苗人士感染后的死亡率比已接种两或三剂者高超过10倍。数据显示,已接种至少两针、年龄段在0-39岁区间的人群,感染死亡率均为0%。



截至11月27日,香港已接种第一针、第二针和第三针疫苗的人口分别达到689.93万人、676.47万人和572.17万人,比重分别达到94.5%、92.8%和82.3%(第一、二针百分比基于3岁及以上人口;第三针基于12岁及以上人口)。

不过,“一老一幼”两个群体疫苗接种率不够高,仍有部分长者未接种疫苗,3岁以下幼童完成接种两剂新冠疫苗也仅有一成。

推进疫苗接种成为港府首要任务。9月30日起,“疫苗通行证”适用年龄降至5岁,12岁或以上人士须于接种第二剂疫苗五个月内接种第三剂。港府不断提倡市民应尽快接种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证”的接种要求。

此前,香港已经开启疫苗第四针接种,已接种第四针人口达到58.03万人。接种疫苗、降低住院比率,成为避免医疗系统超负荷的关键一步。

日前,作为第四针加强剂的首批77万剂复必泰二价疫苗日前运送抵港,市民最快12月1日可接种。

梁子超指出,第四针新冠疫苗的覆盖率会影响免疫屏障的建立:“早前几个月第五波高峰期感染人士的抗体已开始衰减,要鼓励长者和高风险人士尽早打第四针。”

维持现有防疫政策

由于新增个案和住院病例双双上升,加上考虑到冬季为季节性流感高峰期,港府在11月24日宣布决定维持现行社交距离措施至12月14日,以有效管控病毒在小区传播的风险。

根据最新社交距离措施,餐饮处所每桌人数上限为12人,可进行不超过240人的宴会活动;酒吧/酒馆每桌最多6人,顾客人数为处所容纳量上限的75%。

另外,泳池、体育处所、健身中心、美容院等场所人数上限一般为12人;电影院、表演场所、博物馆等处所的人数限制维持为处所容纳量上限的85%。

目前,香港仍延续《预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规例》(第599I章)下强制佩戴口罩的要求,居民外出任何公众地方均需佩戴口罩。

对外,香港也维持现有入境防疫措施,暂时不考虑取消抵港者首3天“黄码”制度。

针对新增确诊病例,港府每天更新强制检测名单。例如在26日新增51个有关阳性病例的处所需要强制检测,强调市民必须进行核酸检测,不能以快速检测取代。

不遵从相关检测规定的处罚亦有所升级。例如不遵从强制检测指示及公告的相关处罚,最高可被判处第四级罚款(25000元)及监禁六个月;不遵从强制检测令即属于违法行为,可判处第五级罚款(50000元)及监禁六个月。

尽管疫情有所反复,但香港并未打算停止重大活动的举办,以平衡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12月18日,香港将举行阔别四年的香港单车节,这也是第五波疫情以来最大型的户外体育盛事。

香港旅发局介绍称,参赛过程中可以摘下口罩,但参加者必须完成最少三针疫苗接种,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不接受“黄码”或“红码”人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