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广州召开的疫情发布会上,当地的防疫部门负责人宣布近期海珠区疫情严重,目前有近万人有疏解意愿。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政府将组织闭环运送。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疏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11月25日,郑州26辆大巴车拉着870名某企业离职员工,闭环运送到徐州淮海广场,11月26日,徐州市官方通报,称郑州方面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把高风险地区人员运抵,严重影响了当地的防疫秩序。

这件事引起了网上的舆论大战,被人称为“郑州夜袭徐州”,更是引起了河南和江苏网友之间的辩论,到底有没有提前沟通,是河南私自甩锅还是江苏违反防疫规定,很多人更是搬出了政府协调函以及二十条各抒己见。

好在尽管民间议论纷纷,但徐州方面从官方通报以后,再也没有下文,郑州方面也没有回应,但网友对于这件事还是各有看法。



各地疫情吃紧,“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几乎成了每个城市的防疫工作指导思想,在疫情高发期将高风险地区人员送回乡,这种行为即便不会造成新的传播,肯定也会给接收地造成影响。

所以很多地方对返乡人员是很拒绝的,但在新规中,明确要求对于返乡人员,各地不得层层加码。在规定和现实面前,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自然不同。

广州宣布的“疏解”说白了就是闭环运送高风险地区人员返乡,这个举措返乡人员支持,广州人民支持,但接收地却未必愿意。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疏解”一词算是广州的创造,这个做法在上海疫情期间首次使用,当时的说法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人离沪。

在此之前,所有城市都是不进不出,武汉疫情那么重,也没有敢放人返乡。当时被全国网友反对,称这是上海不负责任,向各地输入风险。随后官方不得不多次解释,语焉不详,不了了之,现实中有地方热情欢迎,有地方坚决拒收,回乡路异常坎坷。

当然,疫情发生了改变,政策也在不断调整,疫情的爆发也让很多城市迫不得已,选择疏解是很多地方的做法,但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一般都是悄悄的进行,很少大肆声张的,至于其中的原因,肯定也是考虑舆论压力。

所以就不难理解石家庄开放后,大批学校紧急让学校放假。郑州在疫情期间,送某康员工返乡。官方一直强调没有让学生放假的通知,但学校很诚实,想出各种对策,比如让学生请假,送学生去外地实习......

“疏解”一词用得好,比“夜袭”听着好听,看着文雅,也显得有理有据。但无论怎么造词,前提却要坚持,疏解自己压力的同时,不能把风险留给别人。



广州的“疏解”前提是:持续5天核酸阴性,绿码,所在楼栋连续3天无新增。然后再集中隔离3天,由地方组织车辆,闭环转运到市内或市外的目的地,目前这个“疏解”工作正在进行。

疫情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不应该把压力让一个城市承担。但为了避免像“郑州夜袭徐州”之类的误会,有必要统一下政策,让各地“疏解”有法可依,不至于被劝返、拒收。否则不仅伤了和气,还让这些返乡人员受到伤害。

为了让大家明白,还是不要造新词为好。这件事说白了还是上海的那句话,“支持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返乡”,说的明白,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