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统计,自11月1日0时至24日15时,北京市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累计10632例。其中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3日连续三日单日新增感染者破千例。
北京市朝阳等两区昨天宣布倡导辖区居民非必要不出本小区,这让两区已经非常接近全区静默。
非常理解两区这样做是被迫的。朝阳区昨天新增了606例感染者,该区想再做一次堵住病毒的尝试。
其实朝阳区已经尽力了,疫情的继续扩散反映了该区基层力量完全动员起来仍不够阻挡病毒扩散的严酷现实,只好让整个社会面进一步静下来,用更大代价与病毒战斗。
现在多个北方城市防疫形势严峻,北京作为“重灾区”之一会如何做,其他城市都在看着。与郑州等宣布管控交通的城市比起来,北京市目前做法仍属“温和”的。
为此老胡作为一名北京市民和一名关心全国防疫形势的老媒体人,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朝阳等区“非必要不出小区”一定不能搞成普遍的禁止出小区。我相信绝大部分市民会自觉配合政府的决定,少数人因为各种原因仍要出小区,管理者可以规劝,但只要是非封控楼栋居民并持有核酸阴性证明,就不应做强制性阻挡。保持这一灵活性虽然稍微提高了一点防疫风险,但可以避免很多其他次生风险,对防疫全局的意义将是正面的。
第二,这样的“类静默”决不可长期持续,不要以清零所有新增感染者为目标,而应以有效控制住疫情传播的凶猛势头为终止施行这一措施的条件。
第三,要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而且要将朝阳等区“类静默”施行的情况和效果如实上报上级机关。它能够起到抑制病毒传播的效果最好,如果还是起不到作用,我们需面对那个现实。如果最终证明奥密克戎新变种的确是用传统方式阻止不了的,这也是重大收获,需要向上级如实禀报,它将对我们采取新策略对抗新冠病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防疫是为了人民群众,那么防疫政策需要与人民群众的承受力和真实意愿契合起来,拧成一股绳。要看到,人民群众有着多重利益,健康当然是第一位的。与此同时,大家渴望保持应有的经济收入,保持快乐自由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当新冠病毒的致命风险大幅降低之后,人们的后一个愿望迅速上升。防疫继续以反复静默为代价,已经是民众不情愿的,因为反复静默和长期限制给人们生活造成的损失对很多人来说已经大于新冠病毒对生命和健康造成的危害风险。
人们希望国家真正统筹好这两个问题,帮着民众两害相权取其轻,逐渐实现对新冠疫情的突围。所以人们非常希望国家保持住对新冠疫情大的控制力,同时朝着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做出有力探索。二十条带来了这样的体制性动力,人们愿意相信,当前强化防疫措施是必要的临时策略,但我们恢复正常生活的大目标决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