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SA公布了一条消息称,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用于未来太空任务的新技术可能在地球上只需五分钟即可为电动汽车充满电,为增加此类车辆的普及铺平道路。

其实就是要降温
在短时间内向电动汽车注入更多能量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因为更多的电力意味着更多的热量,而这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不稳定,可能会产生爆炸或其他不好的结果。
换句话说,要实现充电速度更快,根本原理就是需要一个更好的降温方式。

这次公布的是一个被称为流动沸腾和冷凝实验(FBCE)的项目。NASA用单相系统冷却机载电子设备,这是一种保持单液“相”的过冷元件。顾名思义,该系统使用两种介质,液体和蒸汽,以更有效地将热量传递出去。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随着物体升温,水在通道壁附近沸腾,在通道壁上形成小气泡,这些气泡以高频率从通道壁上离开,不断将液体从通道的内部区域抽向通道壁。
然后,这种加热的蒸汽被从流道内部抽出的冷却液所取代。蒸汽最终凝结并恢复为液体形式。

说起来似乎很难理解,玩车弟也不是很懂,但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似乎就和电脑中的水冷散热装置有点像?如果屏幕前有了解的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为大家科普一番。
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众所周知,由于温度限制,现在许多充电站的额定电流为350安。而据美国宇航局估计,这项技术可以将其增加到惊人的2400安。
要知道,仅以1400 安的电流提供稳定电流的充电站就可以实现在短短五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满电。

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减少为车辆充电所需的时间,并可能成为消除全球采用电动汽车主要障碍的方法之一。
但玩车弟要提醒大家的是,五分钟快充的前景当然很诱人,但与大多数尖端技术一样,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为大众做好准备。

不仅仅是技术还尚未成熟,还有充电站的布局和改造,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要量产的话,单个充电桩的成本就已经不低了,而全国的充电桩已经达到了400多万台,距离我们的距离还非常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