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林麻酱,头图来源:《请回答1988》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乡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秘的“猎人”传说:
他们平时从外表上看,和常人并无不同。但只要触发了身上的机关,就会迅速变身为人中猎犬,就连村子里跑得最快的土狗,也追不上他们。
因为他们拥有人类诞生以来最神圣的使命——看热闹。
“猎人”抵达村口的速度,可以快如一道道残影。
为了满足好奇心的致命诱惑,就连轮椅上八十多岁的大爷,都能凭借惊人的毅力,创造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这是曾经每个猎人们最大的骄傲。
都说这些年,随着年轻人去了城里,猎人族后继无人,“村口帮”的势力也渐渐微弱。
然而,假若有人因此认为他们彻底没落,那就大错特错。
据可靠消息:
事实是,猎人们早已摇身一变,悄然间渗透到了都市、到我们周遭的各个角落。保不齐,就是那个此时此刻、正酣甜地睡在你枕边的大宝贝儿——
不然又怎么解释,他上一秒还在打着清澈而愚蠢的呼噜。下一秒耳朵疯狂抖动,眼睛直愣愣地瞪了瞪天花板,一个鲤鱼打挺就闪现到了窗户边。就因为那一瞬间,楼下传来了两个老姐们儿在那骂街。
邻居的一丁点儿风吹草动,都能让猎人兴奋不已。这曾经是老一辈人的天赋和专利。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家附近有热闹发生,冲在最前头的永远是那个男人——咱的父亲。
又或者,是谁说女子不如男、浑身上下仿佛都自带bgm——“姐们儿要战斗”的——咱的母亲。
至于赶上三姑六婶、大姨小姨都在的日子,那就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合家欢。
画名都取好了,就叫《姐妹们的聚会好happy》。
至于夹在其中,两耳饱受90分贝的高音量八卦立体环绕的你:就像身边盖了个隐形玻璃罩,无知、无助且无措……
“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不懂。”
即便有热血少年时不时地,也会难以阻挡对热闹的原始向往。
但也总觉得这一爱好略显好管闲事、嚼舌根,故而羞于承认。
长大后漂入各大北上广,租房时也总是把很多热闹当噪音看。
什么剁饺子、揍小孩、夫妻对飙粗话,统统被折磨到不行。
然而现在,世界变了。
谁也不知道是受到了什么远古的召唤,这两年,生活在人情冷漠、强调“边界感”的大都市里,年轻人却仿佛也在一夕之间复苏了野性,纷纷开始争当神气小猎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现在看起热闹来比谁都积极。
手机电量用到1%、只剩30秒就要自动关机,他们可以不下床;游戏打到膀胱快爆炸可以不上厕所;
肚子饿得叫咕咕叫外卖在门口放到冰凉,可以装作没听到……宅男宅女们的屁股和椅子,常被说是长在了一起。
但只要外面有人讲话嗓门大一点、气势足一些,就得费劲巴拉地趴窗户边看。
看热闹,成为了他们熊熊的生命之火、欲念之光。
热闹有千面,看热闹的猎犬也姿态各异。
想看又不敢太明目张胆的,往往会选择躲在窗帘后面、趴在栏杆里隔着玻璃。
抑或是跪在洗碗槽上扒拉着安全网,掀起一点缝偷偷看。
但更热心的观众早就占据了最佳观赏位——人口密集的老小区。
那是“猎人”们的天堂,能让他们的天性得以最充分的解放。
因为老小区先天隔音差,只见家里的老爷们儿,齐刷刷搁地上一趴,就以匍匐式技能轻松get到了最一手的八卦。
假若对手还是一位握看热闹神器的医生,那么挂壁式就是他与生俱来的手艺。
当他拿起听诊器的一刻,整个宇宙都会为之颤抖,就如乌头草盛开之夜,狼族将幻化成仙。猎人们的技能也将在它的加持下被点满,从此拥有最灵敏的听觉。
倘若实在听不见也不要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瑜伽垫卷一卷,那是更后天自强不息的冲天炮。
猎人有猎魂,祖宗的血液传承至今,依然流淌着爱看热闹的基因。
精髓则是群体出动,看热闹的人从不孤独。
在这里,看热闹的人,和看别人看热闹的人、和看别人看别人看别人热闹的人,形成了一整套卞之琳式套娃观望。
就如弹幕里所说,此时此刻,但凡楼下有一个人抬头,“这架说不定都吵不起来!”
爱看热闹又买到了5层以上高层的,条件不允许?那也没关系,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猎人们碰到过最大的难关,是邻居吵架不说普通话。
叽里呱啦,仿佛在念咒语,“阿瓦达啃大瓜”。
实在很难不让人想起爱伦坡最牛啤的推理小说,《莫格街谋杀案》。
里面那对母女被离奇杀害,证人们纷纷听到了除受害者外、其他人在场的声音。
却没有一个人能听懂他说的到底是天杀的什么语言。
最后,真相揭露,原来凶手不是人——是一只猩猩。
“谁看了不说一句,这作家上辈子定然是一个猎犬中人!碰到了一个听不懂方言的邻居!”
猎人们不是在看热闹,就是在看热闹的路上。
根据不同的方式,他们还分化出了不同的流派,比如扔垃圾党。
有人发现对门有户人家在吵架,吵得不可开交、叮叮当当、摔盘砸碗。
拖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去阳台看。
好家伙,一时间,对面楼都接二连三地亮起了灯火。
大概也都距离太远看不着,下一秒,家家户户都下楼丢(看)起了垃(热)圾(闹)。
还有的,本来在一楼商层买完晚饭,正准备上楼。
突然听到有热闹声,为了不显得太刻意,马上转角又挑了家卷饼摊,假装在买饼,“师傅慢点做,我不着急。”
已经上了楼的,只要看到楼下有交警查酒驾,有人喝酒被抓,拖鞋都不换,直接飞奔下楼。
哪怕上一秒还在窗台晒着衣服,就怕错过人家被押走的过程。
至于有对象的,嘿嘿,小心手机摄影头放大后吃瓜,吃一半镜头里发现一个男朋友。
你负责看,人家负责劝,也算猎人夫妻双双出动,左右分工。
但是谨记,千万不要站在第一排。
保不准警察逮人时,连你也带走,因为你就是最佳目击证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天知道,看热闹的乐趣真的很多,只是因为年轻人曾嫌它太吵而被忽略。
有人刚搬到小区时,听到房间窗户正对的人家,爷爷和孙女天天吵架,孙女老嚷嚷,一开始也觉得烦。
后来热闹听得多了,才明白原来是人爷爷在逗孙女,总要把她逗哭再逗乐,真是别样的祖孙文娱生活。
察觉到了热闹的魅力,从此她只要再听到声响,夫妻俩人也就不再嫌烦。
甚至还要很坏地模仿人家小孩叫唤,可谓是牺牲一人,欢乐两家。
如果谁的家里,还拥有一个真正的猎人之女、从小混迹于姥姥堆的凑热闹之王。
那么恭喜你,绝对去哪儿都能跟大爷大妈搞好关系。
得益于在老小区跟着姥姥长大,每天早上九点被推着出来放风,老太太凑一块儿痛聊八卦、深受熏陶——
CC打听热闹的技能,时常令从小住高层公寓的老公震惊。
过去,她丈夫打篮球都凑不齐5个人。
现在,隔壁小区的,都给报名了篮球赛,都不够打的。
跟着大爷大妈一起凑热闹,你还能获得一堆赠(破)品(烂)。
当然,也可能是罚单一张。
哪怕有时候只听到劈里啪啦的吵架声,压根儿都听不清在说啥,CC也得在围观现场——
只是现在,对象比她跑的还快。
有的小两口发现热闹发生时,老公不在,还要在微信实时同步语音进度。
并同步你录我猜,一同猜测今日楼上的国产最新剧情。
甚至还有人声称自己原本没对象,结果因为光着膀子看热闹,把自己锁门外,还因此脱单。
如今,每个人的家里都至少有一个极其擅长打探情报的猎犬,他们埋伏在各对窗帘后、或业主群。
并且在回家探亲时,还会和父母在看热闹的路上,撞个满怀。
正所谓,相逢的终会相逢,隔代也会成为同道中人——只是咱爸可能还嫌你跑太慢。
很多人从小就听人鲁迅说: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会成群结队。
小时候都以为自己是猛兽,长大了发现,原来我们大多数都只是“牛羊”。
但正因为弱小、可怜又无助,所以才更需要彼此结阵抱团。
而今年,在《2022新中产白皮书》里,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则被形容为一个主题词:
方寸之间。
很多离开家乡、一个人在大城市漂流的人,生存压力大、邻里关系又淡漠,过去总感觉自己没有底、也没有根。
病毒的出现,让我们的脚步不得不放缓,视线回归到方寸之间,却也开始真正关注起邻里社交等鸡零狗碎、眉睫之间的事。
有人在阳台瞅见楼下有俩小孩儿大家,一帮女生要欺负一个女生。
于是大喊别打架,估计是太激动、喊的声音太大,当时整层楼的全部都是跑的、都飞奔下楼。
最后要找事的女生看人太多了,没打成。
如今,很多年轻人更是在网上表示,看热闹,成为了自己快速打入一个小区的方式。
哪怕最自闭的死宅,都能在神灵般的召唤下,关心起人间烟火气。
一位租住在老小区二楼的年轻刺头,刚搬来第一天,就碰到隔壁某国企大厦在休息时间“哐哐哐”地修路。
被吵到不行的她,当即报了警,结果她感觉下一秒全小区的老太太都站在了她身后。
画面呈现为,她带着俩制服,身后再一排排的老太太,呈扇形喇叭状冲隔壁集体“开喷”。
只见对方一开始还牛气哄哄、气焰嚣张声称自己“是某某大队长让修”。
结果老太太一口北京腔接了句,“那你也不能这样啊”。
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就渐渐没了声响,这一役,完胜。
还记得去年,奈飞的一部末日丧尸片《甜蜜家园》刷屏。
片中,一个身高八尺多的吃人怪物冲进公寓,被他咬过的人都感染了病毒,会变成可怕的丧尸。
门被锁了、电话信号也断了,困守其中的人站在门前,面面相觑。
不得不共谋生存的那一刻,大家才发现,原来在这里、在这栋近在咫尺却互不认识的楼里——
生活着一个不顺心就会扇妻子巴掌的人、一个危难时刻只想着发横财的人、一个看到邻居被怪物咬伤后、先下手为强囚禁他的人……
同时,也有并肩作战的人、共谋生存的人——
患了绝症的大叔、一直单打独斗的混混大哥、手握长刀的老师、后援装备齐全的大叔。
所有人复杂而鲜活,这一刻,周遭的一切反而变得栩栩如生。
就像家住503的小A,一天早上,她去上班途中,看到小区一个志愿者和老太太在家门口吵架。
她其实不太感兴趣他们在吵啥,但因为挡着她路了,只能问了嘴旁边301的大爷怎么了,接到滴滴师傅催她的电话后就赶忙走了。
到了晚上,她下了班,精疲力竭地爬楼回家。
爬到3楼的时候,她看到大爷又像往常一样,站在楼道里抽着烟。
那一瞬间,她突然觉得,大爷站这儿就是为了等她下班跟她分享热闹:“他一定觉得我很关心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几秒钟后,她主动跟大爷打了个招呼,“您好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林麻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