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韩国经济发展,韩国的民族主义也开始膨胀起来,特别是把一些文化遗产变成韩国的,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端午节申遗,把“端午节”说成是韩国节日,从而引起了中日两个邻国的不满以及广大网友的嘲讽。
▲硕大的汉字让人乍一看以为“江陵端午祭”是中国节日呢
不仅如此,还有一件更具争议的事情,朝鲜半岛南北方都认为他们的文明史长达4300多年,比起中国的上下5000年,韩国历史并没有逊色太多。
他们认为最早的朝鲜王朝是建立于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的檀君朝鲜,不仅南北两方的教科书都已采用了这种说法。而且,还将这一天分别定为“民族奠基日”(北方)和“开天节”(南方)。
那么,这一切是真的吗?
▲韩国开天节庆祝
一、韩国新史观
目前史学界公认的朝鲜半岛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1120年建立的箕子朝鲜,经过数代更迭,最后一个李氏朝鲜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1945年二战胜利后脱离日本独立,分裂为南北两方至今。
1910年至1945年的35年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了整个朝鲜半岛。
为了达到同化目的,日本篡改半岛历史,以两种语言有相似处为理由,炮制出《日鲜同祖论》,宣称日本和朝鲜两个民族同种同源,如今合并在一起是顺理成章的。
▲刺刀下的“日韩合并”
为了反驳日本人的这种谬论,朝鲜民间抵抗人士针对性地提出“韩国新史论”,将檀君作为朝鲜民族的开创者,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
这位“檀君”出自1287年左右成书的野史《三国遗事》,由高丽王朝的僧人一然编撰。
此书记载檀君是神与凡人结合的后代,活了1908岁,在位1500年,退位后隐居并成为山神。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建立了最早的朝鲜王国即檀君朝鲜,国都平壤。
▲半岛北方的檀君王陵和祭典仪式
据朝鲜半岛北方称,1993年在平壤近郊的古墓内发现了檀君遗骨,然后兴建了盛大的檀君陵,并将10月3日定为“民族奠基日”。
韩国也把这一天定为“开天节”,全民放假一天,分裂70多年、各个方面均针锋相对的南北两方,在对待檀君上取得了一致。
将神话人物看作本民族的祖先,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很多民族当中都存在,但不会得到史学界的认可。
而且,公认的朝鲜半岛最早王朝“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名为“朝鲜”,其实是一个中国人的政权。
▲朝鲜半岛历史地图
二、中华遗民
中国第一个古代王朝是夏朝,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延续公元前1600年,随后是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商纣王自焚身亡,周朝建立。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有自己的封地和臣民,商朝灭亡后,箕子不愿意向周朝臣服,便率领族人和臣民逃离周朝统治范围,来到当时蛮荒的东北地区。
▲箕子最早的封地在山西太谷县,当地至今仍在纪念箕子
在周朝军队的逼迫下,箕子等人一步步远逃,最终越过鸭绿江,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平壤一带建立政权,史称“箕子朝鲜”。
有些中国古书认为是周王将箕子封在了朝鲜半岛,两者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
不管怎样,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王朝以及包括李朝在内的古代朝鲜政权,都把箕子朝鲜看作是朝鲜半岛最早的王朝。
根据考古发掘,朝鲜半岛土著在这一时期仍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没有形成部落联盟或更高级政权的痕迹。
▲箕子朝鲜是“朝鲜”一词的来源
箕子带来了商朝的文化和铜器、农耕、纺织等生产技术,还制订了成文法律《犯禁八条》,大大促进了朝鲜半岛的开发和进步,能够与中原王朝基本保持同步。
随着周王室衰微,中原在公元前8世纪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兴盛于华北,并不断向东北扩展势力,迫使箕子朝鲜臣服作为燕国的藩属。
朝鲜北部出土了大量燕国货币,证明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
▲郡县制真正推行全国是在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朝。但仅仅14年后中原重新陷入战乱,六国遗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到推翻秦朝的战争及其后的楚汉争霸。
燕国大将、周朝王室远亲卫满独辟蹊径,率众离开中原远走朝鲜半岛,在公元前194年取代了箕子朝鲜,定都平壤,史称“卫满朝鲜”。这个政权同样是中国人建立的,与朝鲜土著没有关系。
▲卫满朝鲜由燕国旧部建立,向西汉称藩
卫满朝鲜建立时,汉朝刚完成统一不久,正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只要卫满朝鲜称臣纳贡,便允许其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并与之通商往来。
汉朝的东北疆域局限在辽东,再往北则是扶余、肃慎等胡族。卫满朝鲜利用汉朝的支持不断扩大实力和地盘,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愿意再向汉朝进贡,还逼迫周边的扶余等胡族向自己进贡。
▲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汉四郡归属幽州刺史管辖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并诸越,将郡县制真正推广至整个版图。
汉武帝自然无法容忍卫满朝鲜独霸一方的行径,在公元前107年出兵将其灭亡,改设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成为汉朝版图的一部分。卫满朝鲜总共存在了87年。
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都是无可置疑的中国人政权,如今的南北朝鲜两方都承认这一点,它们的疆域集中在以平壤为核心的半岛北部,而半岛南部在卫满朝鲜灭亡的同时,终于出现了土著政权。
三、三韩和高句丽
受到中原文化和技术上千年的影响,半岛南部的土著渐渐形成部落联盟,公元前2世纪以后差不多同时出现了马韩、辰韩、弁韩三个政权,被称为“三韩”,史学界公认的朝鲜民族祖先,也是“韩国”名称的起源。
西汉在半岛北部设四郡,没有向半岛南部扩张,中华文化越来越广泛地向三韩土著辐射。
三韩没有自己的文字,就借用中国汉字,几百年里先后向东西两汉、魏晋等朝代称臣,换取与中原通商和文化交流,半岛南部有很多汉朝钱币出土。
▲三韩最初只占据朝鲜半岛南部一小部分
三韩并不完全是半岛南部的土著,西汉发现辰韩的语言、器物等方面很像秦朝,可能有秦朝遗民迁来此地,对土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汉一度称其为“秦韩”。
起源于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也有很多人迁入三韩地区,甚至夺取马韩的领导权。
扶余人的成就不止于此,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从汉朝玄菟郡起兵,公元14年夺取同郡的高句丽县,然后开始对外扩张,史称“高句丽王朝”。
▲高句丽王朝因玄菟郡所属“高句骊”县而得名
由于远离中原腹心,人口稀少,又紧邻东北胡族领地,朝廷对半岛北部四郡的控制力不强,再加上东汉灭亡后中原陷入数百年战乱,使高句丽王朝得以迅速坐大。
经过三、四百年的争斗到4世纪,扶余人在半岛南部建立百济国,辰韩则吞并弁韩建立新罗国。
也有专家认为百济国是由当地土著建立的,目前的主流看法更倾向于是扶余人。
▲高句丽所占之地是秦汉以来的中华故土
百济、新罗兴起的同时,高句丽王朝已经夺取大半个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拥兵数十万,5世纪初定都平壤,具备了与中原王朝相抗衡,进而问鼎中原的实力。
6世纪末隋朝统一中国,决定消除高句丽这个巨大威胁,经过隋唐两代数十年的打击,终于在668年将其灭亡。
这个王朝由扶余人建立,臣民以汉人和东北胡族为主,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政权,即使境内有一些三韩百姓,也跟三韩有着本质区别。
▲第一次中日战争就是为了争夺朝鲜半岛
高句丽在半岛北方称雄时,南方的新罗、百济只是其附属,中朝两族政权差不多平分了半岛。唐朝取代高句丽统治半岛北方后,新罗、百济继续向唐朝称藩。
唐朝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治所平壤。高句丽百姓大部分成为大唐子民,扶余民族本身也被汉族、鲜卑族等融合,也有一些逃到半岛南部被百济、新罗吸纳,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
▲高句丽和百济都被唐朝并入版图
高句丽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朝鲜人的王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中国史料将其简称为“高丽”。
而朝鲜半岛在918年又出现了一个“高丽”王朝,于是两者经常被混淆在一起。
高句丽灭亡后,唐朝把精力转向西域,新罗作为唐朝盟友而得到了壮大。
676年,安东都护府治所迁至辽东,边境线也向北收缩,新罗趁机统一了大同江以南区域,成为朝鲜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接近统一半岛的政权。
▲唐朝战略重心转向西域后,新罗趁机获得大同江以南之地
此后的一百多年,新罗进入全盛时代,更多地吸取中原文化,与唐朝的宗藩关系十分牢固。918年,新罗武将王建利用农民起义的机会,取代新罗建立“高丽”。
此“高丽”非彼“高丽(高句丽)”,王建“高丽”与“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当年虽然有高句丽百姓迁移到新罗,但并不占新罗人口的多数,更没有改变新罗政权的属性。
王建“高丽”在1393年再一次被武将李成桂取代,朝鲜半岛进入长达500多年的李朝时期。
四、触底反弹
从三韩开始,朝鲜民族政权一直是中国的藩属,为了保卫其免遭侵略,唐、明、清三代都出过兵,前两次全胜,清朝却输掉了甲午战争,日本开始殖民统治朝鲜半岛,并讽刺性地将李朝改名为“大韩帝国”。
从这一刻起,日本就在为吞并朝鲜半岛做各种准备,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领域无一不包,其中最根本的是日韩同源论,宣扬日本和朝鲜本是同一民族,现在应该重新归于一统,企图以此来彻底同化朝鲜民族。
▲暮气沉沉的大清与朝气蓬勃的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甲午战争的失败不难理解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李朝王室迁居日本,被封为日本贵族,与日本皇室通婚。朝鲜百姓改学日语、起日文名,变成日本天皇的臣民。
许多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朝鲜人拿起了武器,流亡中国东北、上海等地,1919年还在上海成立了韩国临时政府,向国际社会表明朝鲜民族没有屈服于日本的吞并。因刺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而闻名的安重根,就是在华朝鲜义士的代表人物。
▲名为合并、实为吞并的《日韩合并条约》文本
还有一些人想通过“发掘历史”来唤醒朝鲜人的民族意识,以否定日韩同源论。13世纪高丽僧人一然写的《三国遗事》等野史开始受到重视,这一时期被“发掘”出来的朝鲜半岛古代历史被统称为“韩国新史论”。
韩国新史论的代表人物是申采浩,1924至1925年流亡中国期间发表了《朝鲜上古史》,首先否定了中朝官方民间公认、朝鲜半岛最早王朝是箕子朝鲜的说法,认定檀君是朝鲜民族的先祖,公元前2333年建立的檀君朝鲜才是最早的朝鲜王朝。
▲朝鲜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伊藤博文
这样一来,朝鲜就有4200多年的历史,接近5000年(始自公元前30世纪三皇五帝时代)的中华文明史,远比日本更加古老。
日本历史起源于公元前660年神武天皇建立日本,而檀君在此之前1600多年便建立了朝鲜,日韩同源论不攻自破。
为了振奋朝鲜人的反抗精神,韩国新史论还把高句丽王朝视为祖先。高句丽抵抗隋炀帝三次举国远征、击退唐太宗的这些历史,被他们渲染为朝鲜民族的骄傲和强大反抗能力的象征。
▲朝鲜本土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
对于深感亡国之痛的朝鲜人民来说,韩国新史论是提高民族自豪感、反抗日本殖民压迫的精神武器,是朝鲜民族沉沦到底后的一种反弹,在特殊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韩国新史论没多久便走向了极端。
五、矫枉过正
20世纪初期是列强争霸的时代,一些韩国新史论者有感于被夹在中日之间的朝鲜民族特别弱小,数千年来臣服于中国,如今又被日本亡国,压抑许久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极度令人失望的现实,导致他们的思想越来越偏激。
以柳寅植、李炳宪为代表的朝鲜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伏羲、舜、女真都是檀君的后代,金朝、满清是入主中原的朝鲜王朝。
他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结论是,朝鲜民族曾是东亚大陆上的强者之一。从某种角度看,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可以算是对日韩同源论的矫枉过正。
▲首尔每年都要举行“开天节”纪念活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韩国经济蓬勃兴起,尤其是新世纪前后,“韩流”文化冲出半岛辐射东亚乃至全世界,这些都促使半岛上不少人的民族自信心开始膨胀,韩国新史论被重新翻了出来。
1993年,半岛北方独自发现和证实了檀君遗骨,声称“檀君朝鲜”确实存在,然后兴建盛大王陵,将传说中檀君朝鲜的开国日10月3日定为“民族奠基日”,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针锋相对的半岛南北两方对待檀君的态度却十分一致
此举完全符合韩国新史论的观点,因此很快得到南方的承认。南方也将这一天定为“开天节”,作为五个国庆日之一,全民放假一天,并在首都首尔每年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
2007年,南方把这段“历史”写进历史教科书,成为得到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一致承认的朝鲜古代史,4300多年的朝鲜民族文明史就是这样来的。
▲韩国民间非常尊崇孔子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和“韩流”的输出,韩国新史论开始广为人知,尤其是柳寅植、李炳宪等人的极端言论,引起了很多中国人以及东亚各国的反感。
不过,一些诸如不愿具名的、韩国成均馆大学某教授等的社会精英人物,对外界只说檀君是与中国古代尧帝同时代的人物。
毕竟国际史学界对文明史的认定,是以当时有没有文字和考古发掘为标准的,神话和传说不能作为依据。
▲檀君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