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之会,举世瞩目。

世界第一、第二经济体领导人的微笑握手,令人感觉不仅为今天正式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定了调子;更对下阶段乃至更长期的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亦是为当下的世界政治、经济各领域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到中国领导人所说:

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图:新华社

从当年“宽广的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国”,到如今在更宽广的范围里谈中美,其实也伴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之增,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期盼之深。而美国其实也不得不正视、重视与中国的交往与合作。

1

按照中美元首会后,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介绍,本次会晤是由美方提议。亦有媒体披露,拜登一行是来到中方代表团驻地与会。从会晤本身分析,至少三个“第一次”——

1. 这是中美元首三年来第一次的面对面会晤;

2. 这是拜登总统执政后中美两位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会晤;

3. 这也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国内重大议程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第一次互动。

拜登说得挺逗。他说,自己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经常性沟通,但无论如何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会晤”。



11月14日中美元首会晤现场 图:新华社

其实,两位领导人是老相识了,只不过,这次是拜登当了总统后,两位第一次面对面坐下来会谈。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各自完成今年国内重大议程”之说,其实令人感觉——中美峰会,恰逢其时。

对中国来说,“国内重大议程”指的是中共二十大。二十大后,王毅曾通过公开途径正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如果想了解中国,请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如今,不管布林肯是否认真研读了,是否读懂读透了,反正,目前的中美峰会的时间节点在此。因此,美国总统也对中国领导人来了句“祝贺你再次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对美国来说,“国内重大议程”指的是中期选举。在海叔看来,中期选举之前,还真不是中美好好坐下来谈的好时候。现在好了,拜登这一任期进入后半程,在美国国内,参众两院什么局面,他自己反正挺清楚明白的。他能出的招也都出了,能想的辙也都想了,也正因此,才有了此次会晤的“坦诚、深入、建设性”。

既然新华社的报道里能看到“建设性”,相信中美峰会是取得了一定进展的。

2

一度,在中美来说,因为种种原因,双方合作领域锐减。特别是在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之后,连中美气候对话都暂停了。11月14日的中美峰会之后,传出不少有关合作的消息——

“两国元首同意,双方团队可以就宏观经济政策、两国经贸等问题进行对话,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协调落实在公共卫生、农业领域形成的两份合作文件,鼓励支持开展中美人文交流,扩大各领域人员往来,持续开展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更多具体问题。”



中美元首步入会场 图:新华社

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中方点得很清楚明白——

美国搞的是资本主义,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双方走的是不同的路。这种不同从双方打交道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存在,今后还会继续存在。

拜登起码在会晤场上回得很清楚明白——

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既然拜登承诺了,那且看他,包括整个美方,是否将这些承诺落到实处。着眼未来的话,他如果将承诺落到实处,自然中美能够继续在各个合作领域次第展开合作。可若他不兑现承诺,情况自然又会发生变化。

3

令外界感觉出乎意料的是,11月14日的中美元首峰会持续了3小时12分钟。这个会晤时间出现在一个多边场合峰会即将举行之际,而不是一个国事访问之时,确实显示了中美领导人之间有许多事情要谈。

这之间:

有双边的要紧事;

有国际上的要紧事;

有攸关疫情与经济发展的事;

有关于俄乌问题、朝核问题等国际地区问题。

相信,两国领导人此次会议所谈内容之影响力,会在接下来的一些双边和国际事务中展现出来。新华社报道称,此次中美峰会,达到了深入沟通、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那我们不妨看下一步吧。譬如,布林肯说他希望尽早访华,跟进会晤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