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香港0+3政策实施了50多天,虽然入境人数增多,输入病例增加,但没有造成疫情暴发。社区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总人数、新冠病毒的有效繁殖率、重症及死亡病例都基本趋于平稳。因此,香港0+3政策并没有带来不可承受的新冠病毒传染风险,也没有引起感染人数大幅上升。
2. 50天的开放实践表明,香港可以从0+3迈向0+0。2022年2月香港因新冠损失惨重,但2022年11月与2月的情况完全不同,病毒毒株BA.5进一步减弱,香港已经具备较强的由接种疫苗及自然感染所获得的混合型群体免疫,可以避免2月的损失。
3. 虽然香港几乎发现了流行的主要病毒变种,但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BA.4/5。已经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的变异率有所降低,趋于稳定。因此不必对病毒变种的危害性过度夸大。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变种,有的放矢地稳控疫情。
4. 对于香港有100万长新冠患者的说法,金冬雁指出这样的表述很不严肃。目前没有任何实体的测试方法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长新冠。接种疫苗可以大大减少长新冠,也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出现长新冠。无论是新冠死亡率、变种的出现或对长新冠的担心,都不足以拖慢香港迈向0+0的步伐。

香港实施近50多天的0+3政策,有没有为香港带来不可承受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甚至引起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急剧上升?
9月23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在研究科学数据及平衡传播风险等因素后,决定从9月26日起撤销从海外或台湾来港人士的强制检疫要求,实施0+3即无需强制隔离只需3天医学观察的入境管理措施。
过去一个多月,究竟0+3有没有为香港带来不可承受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甚至引起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急剧上升呢?答案是否定的,以下我用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及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所提供的数据说明一下。

首先,香港实行0+3以来确诊人数基本平稳(见下图)。举例而言,9月23日确诊5231例(含输入个案156例),10月23日确诊5143例(含输入392例),而11月11日确诊5201例(含输入398例)。虽然随着入境人数攀升,输入个案确实增多,但并没有造成疫情的暴发。

第二,香港实行0+3以来社区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总人数基本平稳(见下图)。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香港18个行政区随机取10000人分成7组每天进行抗原检测,计算出阳性率。例如9月23日为2.92%(1.43-5.36%),10月23日为0.81%(0.4-1.5%),而11月11日为0.39%(0.13-0.98%)。也就是说,虽然输入个案增多,但社区中实际受感染的人数不增反降。

第三,香港实行0+3以来新冠病毒本地个案的有效繁殖率基本平稳(见下图)。有效繁殖率是指有一定的群体免疫力及实施一定的传播控制措施的特定时空下1位感染者可以将病毒传给多少人,反映的是病毒的实际传播率或传染性。如果此率在1以下,即代表疫情受控。9月23日此率为0.6811 (0.622-0.7383),10月23日为1.0632 (1.0262-1.0938),11月3日为0.9045 (0.8501-1.0003)。换言之,传染性非常强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目前在香港的实际传染性并不强,也没有因为输入个案的增多而变化。

第四,香港实行0+3以来重症及死亡病例数及比例基本平稳。9月23日需要深切治疗的新冠重症15例,死亡12例。10月23日重症10例,死亡4例。而11月11日重症9例,死亡10例。从病例死亡率来看,今年头四个月为0.76%,5月1日至9月23日为0.15%,9月26日至11月11日为0.17%。由此可见,实行0+3并没有加剧香港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重症与死亡,也没有增加对医疗机构的压力。结合前面的确诊数及社区实际感染率,感染死亡率应比病例死亡率更低,低于季节性流感的0.1%。


这五十天的0+3开放实践表明:香港是时候继续向前再走一大步,从0+3迈向0+0
根据以上数据和分析,香港完全有条件按照科学防疫、精准防疫及常态防疫的精神,在总结经验补足短板的基础上迈向0+0,真正实现以最小代价稳控疫情的目标。

前一段特区政府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以及七人榄球赛等活动中特事特办,以抗原测试结果作为入场条件放宽了一些防疫限制,也可以视为为进一步调整所进行的局部试验。




香港几乎发现了所有在国际上流行的主要新冠病毒变种,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BA.4/5
香港坚持对新冠病毒变种进行密切监测,迄今在输入个案中发现217宗XBB、 6宗 XBD、8宗BA.2.75.2、7宗BA.4.6、11宗BF.7 及32宗BQ.1.1 。而本地个案中,也有24宗XBB、15宗XBD、1宗BA.2.75.2、1宗BF.7及31宗BQ.1.1。虽然有不少变种,但目前在香港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BA.4/5,一直占90%左右。香港和内地都有些人对新冠病毒变种过度渲染,将其危害性无限夸大。实际上,新冠病毒基因组的变异率比流感要低,而且也有证据表明它已有所降低,正在趋向稳定。

我们将流感病毒的变异分为漂变(drift)和转变(shift),其中漂变主要由点突变引起,是比较小的变化。而转变则为比较大有机会引起全球大流行的变化,可能由跨种传播、分节段基因组的重配或旧毒株的重新流行等原因引起。新冠病毒基因组不分阶段,所以没有重配。但新冠病毒基因组可能重组,例如XBB和XBD就是重组毒株。但由于它们的母本毒株太相近,重组出来的毒株也没有太大的不同。简而言之,前面列举的所有新冠病毒变种都属于漂变,虽然具有免疫逃逸性,但其免疫逃逸性都很不完全。也就是说,以原始武汉毒株制备的疫苗对于所有变种仍具良好的防重症、防死亡及减少感染的作用。原则上,BA.2或BA.4/5特异性的二价疫苗与流行毒株匹配度高,防护作用应该更强。某些学者从书本出发过分强调了这些毒株的传染性。虽然它们的传染性确实有提高,表现在基本繁殖率有所提高,可能达到8。所谓基础繁殖率,就是在完全没有群体免疫力没有防控措施的情况下1位感染者所能够传染的人数。但基本繁殖率不是有效繁殖率,后者才反映真实世界中的传染性。在广泛接种疫苗或经历过规模性疫情的人群中,在采取一定社交距离措施的条件下,即使BA.5的传染性也还是大大降低。



有学者声称香港有100万长新冠患者,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很不严肃
在本文的最后我准备再老生常谈一回,解释一下与长新冠有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