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太惨了,在11月的第一周,全国总票房才1.07亿。这个业绩,中国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去喝西北风了。老美制作的《阿凡达2》即将上映,队长预计票房达不到第一部的水准,毕竟,大家都忙着看卡塔尔世界杯。



今天,队长跟大家聊一下电影。电影有很多种,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偏好。队长想从文化输出的角度,来聊一下中国电影。

从票房上来说,吴京是中国电影票房第一人。《战狼》系列、《长津湖》系列,都是非常卖座的大片。尤其是《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但是,大家会发现,吴京拍的电影都走不出中国,只能在中国的荧幕上取得成功。只要一走出中国,吴京的片子就没人看了。



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吴京的成绩并不算突出,在中国排名第一的《战狼2》,在全球票房上的排名是第55名。这也反映出,在电影文化输出上,中国仍旧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还没有一部票房能排进全球前50名的中国电影。

吴京电影最大的特色是:浓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情怀。《战狼2》的成功,很大程度就在于此。但《战狼2》走不出中国的关键也在于此。一部立足于民族情怀所拍摄的电影,是无法取得全球观众共鸣的。毕竟,在《战狼2》中,吴京高举国旗,非洲当地武装就停止交火,为中国人开辟一条和平通道的场景,比《抗日神剧》还要神。



这在外国人眼里,就是一个牛逼吹破天的笑话,是无法引起半点情感共鸣的。

喜欢看美国电影的人会发现,美国是自冷战后开战最多的国家,但美国拍摄的战争片,基本都是反战的。知名度越高的越反战,票房卖得越好的,越跟你讲和平,如《敦刻尔克》、《西线无战事》、《第22条军规》、《锅盖头》以及《黑鹰坠落》等。



你可能会觉得美国人虚伪,但这就是文化输出的诀窍。

战争片的文化输出秘诀是,哪怕美军在现实世界中烧烧抢掠,无恶不作,在电影里,也要表现得像一个舍不得踩死一只蚂蚁的反战圣母。

文化输出本质上是一个夹带私货的过程。如果大张旗鼓地宣扬“我和我的祖国”,往往很难被他人所接受。可是,高举“反战”的旗号,把美军最强大的一面,完美地展示出来,不仅会让其他国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国的观念,还会从内心深处认可美国的强大。



美国战争片传递的价值观是:“我很强大,但我不爱战争。”现实中的美国是:“你不给我石油,我就打你,往死里揍你。”

“你给我石油,好的,君主制的沙特也是民主国家。”



用一个全世界观众都能接受的精神内核,去输出“美国伟大”的价值私货,这才是美国文化输出的精髓。这也是全世界文化输出的精髓所在。如果印度拍一部印军神勇无敌的电影,在中国一定无法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它更可能被B站UP主做成鬼畜视频。

这就跟中国《战狼2》一样,去了印度,如果印度有B站的话,也得被印度UP主做成鬼畜视频。

但印度拍的《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却能风靡中国,为什么?因为《摔跤吧,爸爸》传递的精神内核是沉甸甸的父爱和独立自强的女性精神。《三傻大闹宝莱坞》传递的是对固化教育的不满,恰恰也映衬了中国的一部分现实。



通过这样的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印度虽然被嘲讽为全球女性权益最低下的国家之一,但他们中仍有人在奋力抵抗。至于观众信不信,并不重要。

就像《战狼2》,也不会真的有中国人傻乎乎地认为高举一面中国国旗,就能让非洲武装停战,为中国人专门开辟一条和平通道。这纯属于电影艺术的超常发挥。

电影讲究的是“娱乐消费”,用一种观众所能接受的娱乐方式,夹带文化输出的私货。这是《战狼2》做的最差的地方,吴京把这种私货拍得太张扬了。当然,他的目标观众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赚钱第一,取悦国内观众就够够的了。从演员半路转型导演的吴京没有太高的电影艺术追求,观众看了爽就够了。



但站在文化输出角度来看,你大张旗鼓,人家是不会买账的。

中国曾在海外大力推广孔子学院,结果被某些西方国家扫地出门,这就很尴尬。文化输出不是硬性输出,而是软输出。

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电影仍旧深刻地展示了印度贫民窟里底层人民的苦难。这些电影的精神内核既是印度本民族的,也是能够弘扬到全世界的。因为它符合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极端贫困之下的罪恶人生,是全人类的共同伤疤。

为什么《肖申克的救赎》至今仍被奉为电影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因为主人公深处监狱之中,却从未屈服于囚禁。对自由的追求,不只是美国人的专利,也是全人类的天性。



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

大家会发现,美国科幻片经常横扫全球电影院。如《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星际穿越》以及《阿凡达》等,这些电影从来不会有任何一句台词高喊:“美国伟大!”

在美国电影中,甚至不会把给美国国旗一个特写镜头,但是,你去看《美国队长》,他的盾牌,他的服装,无一不彰显着美国国旗的元素。为什么中国观众不反感?因为《美国队长》把这些美国元素都做成了私货,夹带在电影的道具之中,不影响电影的剧情,在润物细无声中,登陆了全球电影院。



这些电影无一不宣扬了美国之强大。其中《变形金刚》还是美国国防部赞助的一部主旋律大电影,却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青春回忆。文化输出的诀窍不是渲染国旗,而是把国旗藏在主角的衣服上,勋章上,领带上,钱包上,作为一种私货去向全球输出。但在电影的精神内核上,一定要立足于全球,立足于人类的共同情感和共同追求。

代表着底层人民奋斗如《当幸福来敲门》、代表着灾难中永恒的爱情如《泰坦尼克号》、代表着反战精神如《血战钢锯岭》、代表着财阀压迫下穷人内卷致死如《寄生虫》,还有代表着东方古典英雄主义如张艺谋拍摄的《英雄》等。这些电影都是基于人类的共同情感,而非狭隘的民族情怀。



张艺谋的《英雄》是唯一一部打入西方市场的中国电影。在2002年,一块钱就能进电影院,盗版满飞天的年代,《英雄》取得了2.5亿的国内票房和12亿的海外票房,堪称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

至今,这一奇迹仍旧没有被打破。《英雄》的精神内核不在于宣扬秦国之强大,而在于诠释“英雄”的真正内涵,那就是“心怀天下。”



这种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放到全世界,都是人类所共同向往的全球价值观。正如美国电影塑造的一个个超级英雄,都是以拯救地球为己任,折射到中国英雄身上就是:“拯救天下苍生,救万民于水火。”

虽然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但李安是持有美国绿卡,且从在1978年就移民美国的台湾籍导演。



中国电影如果想要走向世界,吴京式的《战狼》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只能在国内市场自娱自乐。在中国电影史上,《战狼2》也无法成为载入史册的经典之作。

我们经常讲,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吴京的电影民族性有余,世界性则严重不足。

在队长看来,中国电影未来最有可能走向世界的超级大IP,当下只有一个:《三体》。三体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可惜的是,国内尚未出现能够驾驭《三体》的导演。



若是卡梅隆能拍好《三体》,也是对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巨大贡献。

未来,如果中国电影想要走向世界,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认可,首先就要把浓烈的民族情怀转换成文化私货,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去输出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新认知和新看法。

中国的强大无需高举一面国旗来证明,但中国导演可以在电影中更多地展示走向世界的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民。

真正的强大是,我可以高高举起,但我选择轻轻放下。

相关报道:单日票房56元,电影院何以陷入恶性循环

这几天,一部名为《林深时见麓》的电影,因为上映首日票房仅75元备受关注。又因一位网友称“一个人贡献了70块”、另一网友称自己是因为买错了票退票被扣了5元手续费,成为讨论热点。随后,媒体报道,真实票房其实连75元都没到,实际首日票房56元。先前网友承认留言内容是虚构的,“就是讨大家一笑”。

但笑过后的网友纷纷表示,“好像更惨了”,电影行业面临困境已是一个冰冷残酷的现实。

从11月7日到11月10日,连续四天,全国单日电影票房数字在七八百万间徘徊。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个数字比入冬的天气还让人心凉。但对于观众来说,电影院里要么是十一档还没下线的电影,要么上映的新片没有吸引力,票房低是正常的。因为看的人少,开放的影院不少影厅空着,而效益不好,又会让很多影院选择歇业,有的影院支撑不下去已经倒闭。从这一个月来的情形看,某种恶性循环已经形成。

电影市场坚冰一块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受疫情影响,全国电影院营业率仅六成,失去的四成影院又加重了制片方的观望情绪,一些具有票房号召力且已经拿到公映许可证的电影,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刻扮演“救市”角色。尽管曾有过《八佰》高质“救市”获得31亿票房的先例,但当下的制片方似已失去这样的勇气,手握大片资源的各方都将视线投向了两个多月后的春节档。

为市场加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投放新片。疫情并非阻挡观众进影院的唯一因素,没有佳片可看才是观众拒绝进影院的主要原因。

从第44周(10月31日至11月6日)登陆院线的新片来看,即便放在市场大热的那几年,恐怕也没法吸引更多观众。况且,这几年来,观众对于影片质量的判断得到了不小程度的提升,电影审美水平也非此前可比。像过去那种进入影院看海报选电影的“随机性观影”行为,已经非常少了。现在,人们看电影之前,都会有一个了解与观察影片的过程,确认口碑属实且符合自己意愿的电影,才会为之埋单。

在经历多年的营销轰炸,有了多次的烂片上当经验之后,观众选择影片已经变得机敏而挑剔。说白了,就是观众已经对电影新片失去了信任,不愿意当一部新片(尤其是缺乏知名主创的作品)的第一批“小白鼠”。直到有更多人对影片不断进行推荐之后,才会半信半疑地去观影。这一观影动机与行为的形成,就是严重的不信任所导致的。

所以,电影市场想要在非黄金档期保持恒温,就有必要重建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让观众拥有“盲看”的选择自信,帮助小众电影、小成本电影,也能够在一般的档期里挑大梁。

在缺乏新片可看的日子里,观众对于电影的消费热情并没有降低。相反,从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来看,网友们对一些热门电影的传播与讨论,恰恰是他们渴望走进影院的表现。电影可以带给人一种巨大的安慰,这种安慰是别的艺术和娱乐形式没法代替的。所以,当影院缺乏有足够吸引力的影片时,观众的失落心情可以理解。电影行业应该积极主动回应公众期待和情绪,勇于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未来前景出发,做一些积极的措施,不能任由市场冷下去。

措施不妨从以下几点考虑:推出“救市”电影,对于承担“救市”责任的作品,平台、渠道、政策等方面可以给予一定补贴和扶持,让“救市”电影不至于孤掌难鸣。2020年5月,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发布公告,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免征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这几年,不断有从业者呼吁,疫情前征收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可用于扶持疫情中的电影产业。适时引进优质国外电影,通过进口国外大片的方式来适度弥补国产新片供应不足的空缺,让影院有片可放,让观众有片可选。

今天,有致敬一线扫黑工作者的《扫黑行动》、著名演员涂们遗作《叫我郑先生》,以及被网友吐槽海报制造粗糙的《喜悦的夏天》等影片“上新”。这虽不足以令人激动,但总算多了点进影院的理由。当然,我们更要呼吁疫情低风险地区的观众多多走进电影院,有观众的支持,中国电影业才有希望。

困难是暂时的,冷清是暂时的,期望随着贺岁档、圣诞档、春节档等档期的接踵而至,电影行业能够真正走向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