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斯·安东尼-纽曼(Max Antony-Newman)《对话》




越来越多的人常年不断流动,随之流动的还有人们的语言和文化。

许多人当今不仅生活在多元化社会中,而且还像人类学家史蒂文·维多维克(Steven Vertovec)形容的那样,(生活在)“极度多元化”(或称“超级多样性”)的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人常年不断异地工作和生活,随之流动的还有语言和文化。

以英国为例, 20%的在校学童能说多种语言,即除英语外至少还能讲另外一种语言。

当然,为人父母要做的事情已经有太多,要让孩子吃饱、保证他们的安全以及受教育。

但如果你在家中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你还需要决定应该如何双语育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如果语言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双语育儿的话,就会注意到在极度多元化社会中,对语言与文化复杂性的新认知已经出现一种新方法,它就是专家们所说的多语制观点,即语言是灵活的和动态的。

在家庭环境中涉及到几种语言时,之前关于如何学习语言的一些理论往往提倡遵守严格的纪律,即一位家长只讲一种语言(也称一亲一语,The one-language-one-parent)的政策,也就是说父母当中的一方只对孩子说他们的母语,以避免混淆。

与此同时, 其他一些移民父母决定在家里只说他们的传承语言(heritage language),然后让孩子在学校学习当地语言。

相比之下,采纳多语制方法可以让人比较放松。它让你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

庆祝语言多样性


一些移民父母决定在家里只说他们的继承语言或是传承语言(heritage language),然后让孩子在学校学习当地语言。

我们已经知道多语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成绩,还是在多语学生的健康福祉方面。

为了了解这如何转化为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2018年我做了一项研究,涉及到从中欧和东欧移民到加拿大来的20位家长。我发现,其实他们所采纳的本能育儿方式是真正的多语教育。

与我交谈的家长认为,在家庭环境中应该使用灵活、动态的语言。许多家长送孩子去法语沉浸式课程,在那里他们接受英语和法语双语教学,一切指令都用法、英两种语言进行。但家长们同时也接受他们孩子的法语水平不可能跟英语技能相同这一事实。



多语制源于一种对如何使用语言的新理解,特别是在英语教学领域。它强调一种更加灵活的方法来教授学生。

每天,这些家长和孩子都在不同语言之间自由切换。他们在句子开始时可能使用一种语言,但在结束时已经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了。

而当孩子们的祖父母从欧洲来访时,孩子们必须切换到他们的语言。但当小朋友过来玩时,他们又会讲英语。

多语育儿涉及到自由的语言规则。许多家长认为不应该在家中惩罚“讲错语言”的孩子。即使那些在孩子刚出生时特别严格的家长也很快意识到他们的孩子会在不同语言之间来回切换,他们觉得这并没什么问题。

最后,多语育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

移民父母飘洋过海来到一个新的国家,他们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化。语言对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至关重要。移民父母在家里也会经常遇到和处理这一问题。

例如,即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加拿大人,在加拿大说保加利亚语能让孩子与他们父母的国家联系起来。因为对父母来说能保持他们的传统语言尤其重要。他们还将这一重要性传递给孩子,正如一位乌克兰家长所说的那样:

“这是我们的历史,这是我们的传统。”

对学习语言持开放态度



研究显示双语者具有认知优势。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在家里说两种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延迟他们的语言发育,并不利于学业成绩。但实际上,这些是研究人员已经花费几十年试图揭穿的迷思。

相比而言,研究还显示双语者具有认知优势。然而,许多双语育儿方法都不同程度地警告不要过早让孩子接触新语言,或是混用语言。

另外一个常见建议是确保让孩子只跟所谓母语人士学习语言,以保证能学到完美的口音和无懈可击的语法。

当父母试图“强制”孩子的语言使用时,往往会遇到阻力。同时,这种自我强加的规则也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和谐。

相比之下,多语制源于一种对如何使用语言的新理解,特别是在英语教学领域。它强调一种更加灵活的方法来教授学生。

这一学派看重学生能够使用的所有语言,即使程度有所不同。它目的在于让学生建立起语言意识、他们的文化知识以及他们在改进所学语言同时愿意学习各种语言的开放态度。

和之前对多语学习者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在我的研究中,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都不错,无论他们是在英语学校,还是法语双语学校,或者是在教授国际文凭的学校。

很显然,保持自己的传统语言和文化没有害处。这种灵活的家庭语言政策也免于让父母和孩子为此反复争执。

注:本文作者是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教育研究讲师(Lecturer in Education Studies,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麦克斯·安东尼-纽曼(Max Antony-Newman)。本文英文原文发表在知识共享网站《对话》(The Conversatio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