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寒窗入学堂,披星戴月打拼忙,奋斗创业诸般事,不如京沪一套房。说法虽然夸张,但现实中的确如此,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买不起京沪的一套房。要么是资金不足,要么是没有名额。再加上,大城市向来是先进、发达、资源丰富的代名词,过去这些年,奔赴大城市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但铁锤今天要聊的不是大城市对人口的虹吸效应,也不是大城市无上限的发展潜力,而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最近又死灰复燃的大城市年轻人的反向操作——卖掉大城市唯一傍身的房产,然后逃离大城市,奔赴十八线小城市的行为。
看过铁锤文章的应该都知道,前段时间我们聊过一期南京租房生活的自由画师赵女士,中途由南京换城市到鹤岗,花1.5万买了一套46平米的房子,然后花1000元请保姆,从此告别大城市喧嚣、拥挤、内卷的生活,过上小城市低成本、零内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真人真事。
这一期要说的同样也是大城市年轻人奔赴小城市的剧情,但区别在于,今天的主角是大城市如假包换的土著,在大城市有房、有工作,而且他不是到小城市短暂地“偏安”一段时间,而是卖掉大城市房产,然后花极少的钱在小城市买房定居,彻底躺平,直至终老。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0月29日,媒体报道,上海一单身男子,顺利继承了去世父母的一套房产,办完所有后事后,该男子几乎是毫不停留地就卖掉了上海的唯一住房,套现525万。他接下来的举动惊呆了很多人,把家从国际大都市上海换到了辽宁锦州郊区——只花了5万元,就购买了一套57平米的带装修房产,再留近60万现金在身边机动,剩下的450多万躺在银行吃每年大概12万的利息,每月折合近万元左右,这便是该男子未来生活开销的全部经济来源。
此事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在铁锤看来是一个极其正常的选择,谁曾想,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群嘲。
有人表示,东北小城锦州,弹丸之地,经济停滞不前,医疗、养老、教育等资源匮乏,去这样的城市无异于自绝后路。
也有人认为,年纪轻轻不思奋斗,坐吃山空,愧对自己的父母。还有人将此事上升到了道德层面,父母泉下有知,也会不得安息,知道有这样的儿子,不如把房子遗赠给其它有需要的人。
更有甚者直言,该男子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上海房子10年后值1000万,锦州房子未来白菜价,他总有一天会为今天的举动悔恨不已,自己的愚蠢行为,后代可能付出百倍的努力都换不回来。
或者再直白点说,网络社会、陌生人社会,我们越来越缺乏对别人的认可,总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总喜欢让别人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不照章做的,就是愚蠢、傻子,我就要骂你。这其实和别人的利益无关,但是很多人仅仅是无意识地想“怼”。
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距离先生所言已经过去了快一个世纪,但人性,居然没有任何改变!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当我们在谈“该选择上海还是锦州”的时候,其实绝大多数人眼里只看到了上海的房子。
很多人对“上海人卖掉上海房产安家东北边陲小城锦州”的做法不理解的根本原因是:想不通,为什么我可能奋斗半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你却唾手可得,然后又毫不珍惜地放弃?
比如我前两天看到一个博主发的内容:他为了买房不敢辞职、不敢旅游、不敢买车,连一年回一趟老家的高铁费都想省下来,就为了省钱在自己奋斗了近10年的城市买房。这样的日子过了2年多,最后发现不仅生活过得窝囊不堪,而且自己还是没有攒够买房的首付款,大城市终究只能留下年轻人的青春和精神寄托,却留不下年轻人。
奋斗10年买不起房,站在个人的立场,我是颇为其感到惋惜的,也特别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现实并不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买不起房的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很残酷的。比如深圳,都知道房价贵,但更残酷的是,深圳常住人口的住房拥有率仅40%左右,60%的人都没有自己的房子。
换个角度思考,其实该博主和上海男子的处境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前者仍然在怨天尤人,后者却认清了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我虽然在上海有房,但是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早出晚归,只有一套房子栖身,我不想这样疲惫地过一辈子。在他心里,其实锦州才是他向往的适合的、完美的生活,锦州的慢节奏、低成本的生活才是他的理想乌托邦。
而且,种种信号显示,现在的年轻人留在大城市的意愿越来越低,我这里说三组网上搜到的数据:第一,《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一线出生的比例,由2015年的26%降低到2019年的20%;而留在二三线城市的比例,则由2015年的22%上升到了2019年的26%。
第二,联通数科大数据显示,过去5年新增年轻人top10城市分别是:东莞、苏州、佛山、重庆、杭州、武汉、天津、郑州、合肥、长沙。
第三,新华网两年前发起的调查:身处北上广,你会选择逃离还是坚守?结果77.71%的网友选择了逃离,只有16.87%选择了坚守。
在铁锤看来,这三组数据反映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审视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过去十年,房产是最佳投资品,但在新一代年轻人群体中,这种观点开始快速消融。房子除了居住外,剩下的只有负债。以前买房是为了面子,但随着独生子女成为社会的主体,很多年轻人的亲戚都不在了,面子做给谁看呢?房价不断上涨,买房成本不断垒高,年轻人索性就不买房了。因为租房也能生活,甚至久而久之发展成,以前“唯买房论”的丈母娘也开始转变思想,不再强迫年轻人买房,开始接受年轻人租房结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买不起成为最大的问题后,事情已经已经无解了。既然无解,那就只能妥协,只能另辟蹊径了。
逃离大城市,奔赴小城市,真的是理想的选择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因人而异。
在大城市扎下脚跟,小有成就的人,自然劝你留在大城市。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会毫不吝啬地说大城市好,比如当年带着村里人凑的76个鸡蛋和500块钱的刘强东,他不止一次说过,“大城市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再比如参加了三次高考的俞敏洪,多次劝诫年轻人要选择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可以让你见多识广,不知不觉让你的眼界开阔,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这几年铁锤接触了很多从大城市搬到小城市生活的人,有感觉满意的,也有后悔不已的。但总体来看,失败的案例比较多。另外,腾讯QQ大数据显示,20%的人逃离北上广后,又想回去了。但最后成功回到北上广的仅有不到10%。
21世纪财经频道,曾经跟踪报道过一个年轻人,在离开北京2年后,又回到了北京,当年他卖房获得的现金是200万,现在同一小区的房价是500多万,这名男子对记住表示,自己未来10年的梦想是,在该小区购买一套房产。毫无疑问,这名男子是逃离北上广“最失败”的人。
失败的案例为什么那么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就是四个字:未达预期。或者直白点说就是,当你过惯了大城市便捷、快节奏的生活后,就再也无法适应小城市的慢节奏、发展不足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铁锤也是从北京海淀知春路逃离到小镇的青年,对于这个话题,我个人也算是有发言权和感悟的,没有什么值不值得,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活法,回到小县城,也不意味着可以躺平不努力。某种程度上,其实是选择另外一条路去实现梦想,哪怕是在小地方苟着,也能苟得无焦无虑,因为背后有家人这个强有力的支撑。
有句话说得好,人这一辈子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家人在一起,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除了生死,其它一切都是擦伤。
问过一个高中同学,放弃在广州的高薪,回到老家生活,后悔吗?他的回答跟我差不多,我们只不过是,提前过上了很多人以后的生活。说到底那么努力,就是为了生活。
这个世界很大,愿我们在各自的小世界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