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都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研究员盖志琨发表了4.1亿年前盔甲鱼类玉海翼角鱼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通过对16件新标本的研究揭开了该鱼的全貌,填补了盔甲鱼类解剖学信息的空白。盖志琨告诉南都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就投身于相关工作,此次发现是中科院四代师生30余年接力研究的成果。



玉海翼角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

4.1亿年前的玉海翼角鱼呈现全貌

10月21日,盔甲鱼类玉海翼角鱼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向南都记者表示,此次研究对象是自2018年以来于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大约4.1亿年前)徐家冲组发现的16件玉海翼角鱼的新标本。

盖志琨的学生孟馨媛是论文第一作者,据其介绍,这16件玉海翼角鱼的新标本保存了许多新的形态学信息,如角与内角之间的头甲边缘呈锯齿状、具中横联络管的残迹、葫芦形的口鳃窗、六对鳃囊等。

过去由于标本化石稀缺,研究者对盔甲鱼类腹面以及内部解剖特征知之甚少。盖志琨告诉南都记者,此次的玉海翼角鱼新标本,清楚地保存了腹面的关键形态学信息,是首个明确揭示了食道和背主动脉位置关系的关键化石,对玉海翼角鱼的重新研究填补了盔甲鱼类解剖学信息的空白,有助于理解盔甲鱼类的内部解剖。

此外,上述论文还将盔甲鱼类的内部解剖与骨甲鱼类、现生的无颌类七鳃鳗以及有颌类软骨鱼类进行对比,重新梳理了七鳃鳗、盔甲鱼类、骨甲鱼类与有颌类的共近裔性状,对探讨七鳃鳗、盔甲鱼类、骨甲鱼类和有颌脊椎动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理解有颌类关键特征的起源与演化具也有重要的意义,首次揭示了盔甲鱼类食道与背主动脉的位置关系,解开了七鳃鳗、骨甲鱼类背主动脉和食道向右漂移的不对称之谜。

中科院四代师生30余年接力研究

盖志琨向南都记者透露,此次玉海翼角鱼的全貌得以完整呈现于世,背后是中科院四代师生历经30余年的接力研究。他告诉南都记者,云南曲靖素有“失落的古鱼王国”之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在当地发现了杨氏鱼、奇异鱼等肉鳍鱼类,为脊椎动物由水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关键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师从于张弥曼,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曲靖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首次发现玉海翼角鱼化石,化石产出层位系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徐家冲组。1992年,他发表了研究成果论文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玉海翼角鱼,属名指示其具有一对侧向延伸的翼状的角,种名则赠予盔甲鱼类研究奠基人刘玉海。



2018年玉海翼角鱼野外挖掘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彭礼健、胡仁波、赵应天、刘元润、张荣豪)。盖志琨 摄

朱敏也是盖志琨的老师,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曲靖师范学院联合组建了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加强对曲靖古鱼化石的挖掘与保护力度。此后,盖志琨在上述化石层位开展了2年的野外挖掘,又发现了大量早期脊椎动物化石。

盖志琨向南都记者回忆,刘玉海也曾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任职,1995年退休后被所里返聘编写古脊椎动物志,两人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了8年。2022年3月,刘玉海在北京离世。上述最新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之际,盖志琨特地撰文纪念。他还记得,刘玉海曾将珍爱的蝙蝠鱼化石标本送给单位后辈,“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正加紧推进蝙蝠鱼的研究工作,争取尽快把它完整地呈现到世人面前,完成先生生前未竟的遗愿。”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