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铁路投资对稳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城叔不完全统计,9月底以来,全国有近20条铁路项目进入开工阶段。倘若算上“预计年内开工”的项目,更是合计达30余个,预计投资规模超过1.4万亿元,新增线路预计8000余千米。


当然,铁路投资并不会一次到位,而是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投放。


外界预期,考虑到稳投资的整体目标,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投资或将超过8000亿元。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财务决算,仅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50亿元,这也意味着,四季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全国来看,有哪些论证多年的重大铁路项目有望上马?这些密集开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对于整体区域格局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提速


山东迎来了年内第三条开工的高铁。


10月3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开工动员会,这标志着天津至潍坊高铁控制性工程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一个现场的细节是,除了黄河公铁大桥施工现场外,济南、潍坊、德州、滨州均设有会场视频连线,可见山东各地的期盼。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根据预期,这条高铁建成后,将上联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东北经济区,下联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华南地区,未来潍坊—临沂—江苏段连通后,将成为真正的京沪第二通道。


津潍高铁也创下了国内高铁从立项到开工的最快纪录——当年立项,9个多月实现开工建设。


一个重要背景是,国家发改委在9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坚持适度超前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并且透露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下的支持重点,加强沿海沿边沿江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在此情况下,许多“超常规”的机制逐渐在各地出现。按照常规,铁路项目的开工有两个关键节点: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和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前者是政策基础,后者是技术基础。


一般情况下,拿到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才能进入初步设计环节,但是在“适度超前”语境下,两者甚至出现“并行”。


以津潍高铁为例,为了保证高铁项目尽快开工,高铁专班会同自然资源、水利、环保、铁路设计院等部门,会商研判,提出“容缺办理”“并联审批”机制,审批速度不断加快……


这也是各地高铁项目跑出加速度的缩影。


从9月底以来,京港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济南至滨州高铁、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等近20个铁路项目密集开工,其中不乏已论证多年的高铁项目。


倘若算上拿到可研批复及初步设计批复,“预计年内开工”的项目,则多达33个,总投资达1.4万亿元,新增线路里程8000余公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对城叔表示,在交通强国以及“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各项任务安排都在加快抓落实、见成效。


像铁路投资这些需要较多准备时间的项目,现在也开始呈现出投资增速加快态势,表明我们前期围绕基建的各项工作的效果在第四季度会越来越显著的表现出来。


他认为,从这一点来看,整个基建投资回升的势头将越来越增强,尤其是对企业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布局


“疫情影响下,要稳增长、保就业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国家要扩大投资投资一些优质资产,要‘适度超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告诉城叔,我国地域辽阔,铁路的“缺口”还比较大,这也是铁路项目密集上马的背景。


根据梳理,纳入统计的33个铁路项目中,有17个已经处于开工状态,6个项目已经在近期招标,6个项目近期初步设计获批。这说明,这些项目都将在第四季度进入关键施工阶段,从而对各地稳经济提供助力。



其中,9月底动工的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是已开工项目中投资数额最大的一个。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铁将从上海一路沿着长江西行至成都,经过南京、合肥、武汉和重庆等城市。江苏段全长约365公里,投资规模达1164亿元。


图片来源:南京晨报<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图片来源:南京晨报


作为北沿江高铁重要组成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也在10月31日动工,这意味着筹备多年的东西向骨干通道北沿江高铁迎来全面加速。


就在同一天,被称作“世界级跨海工程”的宁波至舟山铁路宣布完成招标。这条全长76.4公里的铁路处于浙江东部沿海地区,西起宁波东站,向东延伸至舟山市的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这也将完成浙江“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块拼图。


更引人瞩目的是,甬舟高铁桥隧比高达90.26%。依托该项目,中国铁建将创造跨海桥隧建设领域多项世界之最。


图片来源:宁波晚报<br label=图片备注 class=text-img-note>
图片来源:宁波晚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33条铁路中有25条为高速铁路,占比超过75%。这不仅意味着像西安、济南、重庆等谋划的“米”字型高铁网迎来加速,更重要的是更多的区域填补“留白”,将一举跨入高铁时代,比如山东东营、浙江舟山、陕西安康等。


从区域分布看,这33条铁路布局在全国24个省份。其中广东、江苏是新一轮过境铁路最多的省份,各有7个项目过境。


紧随其后,涉及四川的项目有5个,重庆、浙江有4个。这些项目将给粤北、江浙沿海以及川渝西部等高铁布局较为薄弱的地区带来新的机会,更好地融入中心城市。



这也正是“加强沿海沿边沿江”等战略骨干通道的最大受益者。不过,要论投资规模、里程长度,江苏、四川、重庆和山东则是获益最大。


比如,北沿江高铁江苏段、盐泰锡常宜铁路全线位于江苏,京沪高铁二线则很大一部分在山东境内。


三、格局


10月1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重点任务”第一条即是完善网络布局——加强主骨架路线联网、补网、强链,提升网络效益。


这种趋势在第四季度铁路“开工潮”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比如,沟通西北和成渝的西成铁路多段开工,京沪高铁二线及联络线加快推进,北沿江通道江苏段迎来开工等等。随着铁路重大项目的密集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进入收尾期。


截至2021年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建成25.1万公里,约占规划里程的86%。不过,仍然存在网络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部分通道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完善网络布局是破局的关键。


根据《意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均领到重要任务,这些区域也正是四季度铁路项目“开工潮”的主阵地。从京津冀来看,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对外网络”,雄安新区将成为下一个超级枢纽。


在河北近期开工的三个项目中,两个与雄安新区有关。京港高铁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铁相继开工,再加上已经通车的京雄城际,未来将成为京津冀将形成京津冀南下、西进的新门户。


在孙章看来,我们目前的物流成本较高,主要就是因为货运主要靠高速公路,造成结构性失衡。应该多发展客运、货运兼顾的铁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意见》给长江经济带的任务便是率先发展多式联运,“提升海铁联运、铁水联运发展水平”。


对于铁路网“越织越密”的粤港澳大湾区,则在内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更进一步。在第四季度已开工/预计开工项目中,广东以城际铁路为主,涵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和中山等。此外,还有两条通道涉及广西,将为黔桂融入大湾区提供新的机遇。


从五大区域来看,成渝和长三角东西呼应,但前者还有大片“留白”,后者已经真正“连线成网”。长三角的目标是“更高水平的一体化”,强链的趋势更加明显。与之相对,成渝更多的是“补网”,迎来西成铁路、西渝高铁等多个重大项目密集落子。


随着新一轮铁路“开工潮”,五大区域完善铁路网布局的步子越走越快。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铁路建设不仅会为沿线城市带来经济增长,也将给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城镇化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淡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