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它重新回来了,有人说现在超多如牛毛,还有什么东西买不到?这不多此一举吗。其实这种说法只看到了表象,也许他们并不了解国家政策出台,这背后的战略深意。
首先,虽然我们目前商品丰富,商场超市林立,人们要啥买啥,而且很多还开到了家门口。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无论鸡毛店还是大型商超,基本都是民营或个体,几乎没有带国资背景的,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急物资调配供应怎么办?多次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疫情等,我们是有教训的,得不到想要的目的和效果。
今天,新的基层供销社虽然变为一个自负盈亏的实体,相当于一家企业法人,但是毕竟是加盟组织,每家社都要共同遵守供销社章程,而总社就有国资背景,所以看似形散而神不散,在特定情况下,总社就可以发挥统一指挥协调工作,这样一来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
其次,在农资供应上的作用也是利大于弊。
有人说,如今都是市场经济了,个体民营实体店遍地开花,要买化肥种子农药哪里没有,那就错了。作为农资产品,不仅仅涉及质量问题,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监管和专营属性,所以还涉及价格和补贴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全部由民间资本把控,价格并不一定对农民友好,而且有关补贴也可能被截流,农户得不到真正实惠。所以设立供销社,将农资产品纳入统一的穿透式管理,无论在质量、价格还是补贴等方面,都可以规避很多问题。
第三,可以更加丰富和优化农副产品收购与物流环境。农副产品是农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收入的高低又与价格和物流密切相关。
而目前除粮食有国家统一收购之外,蔬菜水果包括其他农畜产品等,一般都是个体或民营企业在收购,这就很容易出现抱团压价行为,亏了农户。
同时,对于边远地区农户来说,由于交通和物流不畅,有时虽然丰收了,但是没办法及时运输出去,甚至烂在地里,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农民收入。所以,建立供销社作为补充,就可以更好的改善农副产品的收购和物流环境,为农户收入的提高锦上添花。
今天的供销社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过去处在计划经济环境,供销社从上到下自成一体,毫无疑问是一家独大的。但是如今已经是市场经济,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大力倡导和扶持个体和民营经济,未来也是同样如此,所以供销社的出现只是一种补充,与其他商超是一种共生关系。
从未来经营模式上看,可能会采用自营+专营模式。自营业务具有商业属性,即作为一个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一般商品的管理和销售,以此为主营收入。而专营业务,主要经营特殊商品的销售,比如农资等,商业属性很弱。再加上专营属性,其他店没有资格销售,所以也不会给其它商超带来压力。
由此可见,供销社的重新归来,除了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市场外,在乡村振兴和应急物资调配等方面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