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9.1 分,烂番茄新鲜度 100%,2022 迄今为止评分最高的烧脑科幻神剧之一《万神殿》来了!

它改编自刘宇昆的《奇点移民》小说。刘宇昆是《三体》的英文译者,和刘慈欣一样获得过被誉为「科幻诺贝尔」的雨果奖。





《万神殿》的女主角麦蒂是校园霸凌的对象,只能通过网络寻找慰藉。



▲ 女主角麦蒂被人 P 图群发羞辱

某天雨夜,麦蒂收到了一个陌生网友的消息,对方的消息全是 emoji,于是两人用 emoji 聊天,对方似乎很懂麦蒂。



麦蒂妈妈发觉女儿和陌生人网聊,质问陌生人有何企图,对方发来一串 emoji ,就是这串 emoji 解开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局……



▲ 翻译成诗句是,何地何故吻了何人的唇


注意:以下内容涉及轻微剧透

意识上云,007 搬砖不是梦

这串 emoji,竟然是只有麦蒂妈妈和老公知道的一句诗。

时间回到两年前,麦蒂爸爸身患不治绝症,参与了「上载智能(Uploaded Intelligence)」项目(后文简称 UI 项目),把大脑意识上传到云端。





上载结束后,负责 UI 项目的「字符律动」公司遗憾表示上载失败了,种种迹象表明并不是。

真相随着剧情推进层层展开,UI 项目并未失败,反而极其成功。

麦蒂的爸爸在 UI 项目的虚拟世界中突破了自身限制,几乎无所不能,而上载成功的工程师钱达被老板变成了 007 机器,只有一天的记忆,日复一日永不停歇地为公司工作。



成功是对项目整体而言的,上载失败的个体变成了只有执念的丑陋怪物,向仅保留一点意识的成功上传者传递着信息——解脱吧。



讽刺的是现实世界的公司犹嫌不足,给钱达注入了一丝情感,用以提高 007 工程师的产出。



有「人」就有社会,哪怕是虚拟世界

正是因为一丝注入的情感,让工程师钱达意识觉醒,在虚拟世界开始了现实的反攻。

钱达从 007 纸片人意识中挣脱,找回了心智,通过虚拟世界「黑」进老板家里,操控电气设备引发火灾,把老板一家人送入火海。



客观来说《万神殿》的画面有点儿旧式风格,但扔挡不住无数人惊叹于它的优秀表现,没有无脑恋爱桥段、情节极具社会现实意义、风格暗黑满足视觉需要等等。

和以往描绘虚拟世界的影视作品相比,《万神殿》最大的魅力在于勇于直面最核心的问题——人创虚拟世界会是天堂么?

我想,绝大多数人心底早有答案。看《万神殿》,也许是想让剧情论证我们的猜测。

无论是创造并操控虚拟世界的人,还是永生在虚拟世界的人,成为「神」后,人性并不一定走向光明。



▲ 字符律动公司创始人,剧中有不少这样联动现实的讽刺桥段,比如这家公司的名字. 图片来自:阔爷(知乎)


UI 项目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伊甸园般的世界,物质极大丰富,没有疾病和痛苦,彻底和死亡说再见,但很显然,不管在哪个世界,只要有「人」就有社会,有社会便有等级或阶级之分,幸福与痛苦,剥削与反抗。



▲ 字符律动公司招纳穷人做意识上载试验品,「天堂」也会明码标价. 图片来自:崔丽安小金鱼(知乎)

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中几乎每个人都想自己是虚拟世界的「神」,这极大推动了现实世界逐步迈入虚拟世界的进程。

元宇宙爆发,现实虚拟加速融合

现实中不少企业想要构建元宇宙,往前追溯,虚拟世界并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概念。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后来,《黑客帝国》、《入侵脑细胞》、《盗梦空间》、《上载新生》、《头号玩家》等影视作品探讨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问题。



以前的虚拟世界大多局限于「一方天地」的概念,倡导「沉溺于虚拟是不好的,回归现实才是正途」,而近几年大热的元宇宙则更有野心,它追求商业盈利,致力于制定元宇宙的运行定律和规则,着重于打造数字空间的社会体系,许诺的美好条件更像是互联网企业的拉新话术,想方设法想把你拖入虚拟世界。

不过元宇宙的发展并不顺利。

今年 10 月 16 日,扎克伯格的 Meta 内部文件曝光,地平线世界的月度活跃用户数量不足 20 万,亏损高达 180 亿美元。



▲ 地平线世界因粗糙的画面而遭到不少人调侃

去年 9 月中青宝宣布推出《酿酒大师》游戏,号称和元宇宙挂钩,带动其股价上涨,市值最高点近 100 亿元,但游戏上线后被玩家吐槽粗制滥造。今年 5 月,中青宝回复深交所问询表示该游戏 H5 版本上线近三个月总流水仅 2444 元。

难道元宇宙没有未来?

创立宇宙是个大工程,请耐心

目前不少从业者认为,元宇宙和 AR、VR、脑科学等方面的技术息息相关,显而易见的是, 这些技术相当一部分仍处于初级阶段。



▲ 马斯克的 Neuralink 团队展示脑机接口研究成果

想建立一个高精度宇宙,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了。

元宇宙物理规则如何制定,万物的精度和展现形式如何设计,想象力和欲望如何满足又不使其完全满足,虚拟社会如何稳定运转,现实世界中维持元宇宙的能量来源及后期维护,现实和虚拟相交融的形态意识、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等等。

真正会产生重大困扰的反而不是那么硬核的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意识上传到元宇宙,那么现实和虚拟世界里的我哪一个才是真的我?



▲ 电影《第六日》结局,富豪把记忆复制到克隆人身上,克隆人醒来,自己却未死,陷入「谁是我」「我是谁」的挣扎中


说了那么多困难,我仍然对元宇宙充满信心,因为它是人类技术爆炸的低功耗「外挂」。

想象一下,如果元宇宙的物理规律和现实世界一样,如果它的 1000 年只是现实世界中的 1 个小时,如果它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一切场景且无需承受冒险带来的后果,那么人类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打破了物质和时间的束缚,现实中可以想得更多,走得更远。

当然,「外挂」虽好,但一不小心沉沦于虚拟世界也有可能的,不过将来的事,还是将来再说吧,现在,让我们尽情享受「反转不断,高能连连,隐喻丰富,脑子跟不上画面」的《万神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