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冠感染之后会不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媒体经常出现例如“日本医生说:12%的新冠患者会出现后遗症”这样的报道。如果按照12%的比例计算,全球会有7000多万后遗症患者,但实际上并没有数据表明有这么多的感染者罹患新冠后遗症。
2. 相比新冠“后遗症”的说法,比较规范的名词是“长新冠”(long COVID)。一般来说,如果感染新冠之后,症状在很长时间不能消失,至少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属于有长新冠的问题。10月12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长新冠的问题,上述研究的感染者并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
3. 10月10日,JAMA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也发表了一篇关于长新冠的研究,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2%的有症状新冠感染者有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虽然比率不算太高,但考虑到感染者基数巨大,“长新冠”症状者的绝对数字还是很大。此项调查中的感染者也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
4. 今年6月,英国调查数据比较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疫情所导致的长新冠比例。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者长新冠发生率相比德尔塔下降50%。接种完疫苗后时间越久,奥密克戎和德尔塔长新冠发生率的差距越大。虽然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概率小了,但因为奥密克戎导致了更多的人感染,患长新冠的绝对人数还是比德尔塔更多。
日本医生说,“12%的新冠患者会出现后遗症”,是不是真的?
新冠疫情已经折腾了3年了,病毒也已经进化了好几代,从症状来看,目前流行的病毒株大大减少了对肺的伤害,主要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而且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尽管如此,新冠感染之后到底会不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这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而在媒体上,也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报道:“日本医生说:12%的新冠患者会出现后遗症”。
其实12%这样一个比例还不算太离谱。上网随便搜一下,后遗症的比例,从48%到84%的说法都有。
很显然,“84%”这样的说法,就是满嘴跑火车。按照这样的比例,美国已经是“美洲病夫”了。但是,即便按12%这样一个比例计算,全球的后遗症患者人数也是触目惊心的。根据统计,全球目前有6亿多感染者,那么就会有7000多万后遗症。但显然并没有数据表明有这么多的感染者罹患新冠后遗症。
对于新冠的后遗症比例,首先要了解分母是什么,其次还要了解这是哪一波疫情的比例。
▎图/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肺部
▎图/什么是新冠后遗症。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定义,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已确诊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通常“在染疫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 2 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长期”的时间跨度目前没有统一标准;英国一项研究号称将跟踪25年;从最初发现新冠病毒距今只有三年,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相关数据积累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发生持续性新冠后遗症需要指出的是,新冠“后遗症”是一个不太确切的说法,如今比较规范的名词是“长新冠”(long COVID)。一般来说,如果感染新冠之后,症状在很长时间不能消失,至少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属于有长新冠的问题。10月12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长新冠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问卷调查了33281名感染者和62957名非感染者,研究结果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没有长新冠的问题[1]。但是,在有症状的感染者中,6%的人表示症状一直没好转,42%的人表示身体只是部分恢复了。
这个数字听上去比较吓人,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对比一下没有感染新冠的人,情况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44%的有症状感染者长期有疲倦的症状,但在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中,32%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又比如说,24%的有症状感染者有头痛的状况,但在没有感染新冠的人中,22%的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分别有8%和5.4%的人有疲倦和头痛的问题。当然,对于一些症状来说,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差别还是比较大,比如味觉改变(8.67% vs. 1.66%) 和嗅觉改变(10.41% vs. 1.30%)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研究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所以感染者所感染的并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图/味觉变化、头痛、气短、胸痛、疲劳和脑雾、关节痛是“长新冠”的几种典型表现
▎图/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肠道菌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称,他们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政府应及早对新冠后遗症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6.2%的有症状感染者有“长新冠” 10月10日,JAMA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篇关于长新冠的研究 [2]。这是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牵头开展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包括了来自22个国家120万有症状新冠感染者的大数据。对于“长新冠”,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以上,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
调查结果表明,6.2%的有症状新冠感染者有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3.2%的人有持续的疲劳及身体疼痛,或者有情绪的波动;3.7%的人有持续的呼吸道问题;2.2%的人出现了认知问题。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接受调查者的感染时间在2020年至2021年,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虽然6.2%的比率不算太高,但考虑到感染者基数巨大,“长新冠”症状者的绝对数字还是很大。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研究并没有对照组,没有非感染者数据。如果像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那个研究一样,同时对非感染者进行调查,是否也会在一定比例的人群中发现这些症状呢?
英国数据:奥密克戎感染者长新冠发生率下降50%今年6月,《柳叶刀》杂志上曾经发表过英国的调查数据,比较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疫情所导致的长新冠比例。受调查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者。在奥密克戎感染者中,4.5%的人有长新冠;而在德尔塔感染者中,长新冠的比例为10.8% [3]。很显然,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率比德尔塔大大降低了。考虑到接种疫苗会减少长新冠的发生率,该研究也按接种疫苗的时间进行了比较:在完成疫苗接种不到3个月的人群中,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率减少了50%;在完成疫苗接种后3至6个月的人群中,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率减少了76%;在完成疫苗接种后6个月以上的人群中,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率减少了74%。
接种完疫苗后时间越久,奥密克戎和德尔塔长新冠发生率的差距越大,这可能是因为疫苗保护力衰减之后,更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德尔塔的伤害性也就更明显。
虽然奥密克戎长新冠的发生概率少了,该研究也指出,因为奥密克戎导致了更多的人感染,奥密克戎长新冠的绝对人数还是比德尔塔更多。
新冠疫情已经3年了,怎么看待新冠后遗症?
有人认为,奥密克戎的危害小,后遗症的比例低。但也有人认为就算后遗症概率低,如果轮到自己就是百分百的概率。
完全忽略病毒的危害,与过分夸大病毒的危害,都是两个水火不容的极端。
任何抗疫措施都会有代价。科学抗疫,不能保证某个个体不会成为代价,但是会将整体代价减少到最低,减至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