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号,美国将发行一款硬币,正面印有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反面则是一位华人女性。

她叫黄柳霜(Anna May Wong),是第一位出现在美国货币上的亚裔。



黄柳霜的身上,还有很多个“第一”。

她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东方美人,是第一个让世界舞台感知“中国风”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留名的华人女星……

90年前,柔弱的黄柳霜忍辱负重,在“排华”氛围里打入好莱坞的天地。

然而,她的一生却饱含非议、辛酸和泪水。





在“排华”风潮中逆行

成为好莱坞当红明星

黄柳霜祖籍广东台山,1905年出生于洛杉矶,父亲在唐人街经营一间洗衣铺维持生计。

她从小就喜欢电影,14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电影《红灯照》中充当无足轻重的配角,随后几年经常在电影中跑龙套。

频繁出演配角,没能让黄柳霜大红大紫,但让她在好莱坞混了个脸熟,电影中一有华人角色,就有大佬想到她。



1924年,良机降临,她被邀请在《巴格达窃贼》中出演重要角色。

她似乎早就等着大显身手了,楚楚动人的表现非常抓眼球,在欧美世界名噪一时。

黄柳霜凭着这部电影引发关注,除了自身演技,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衣着香艳,近乎赤裸,只在胸部和臀部包裹了少许布片。“一脱成名”也是那个时代电影圈的真实现象。二是与著名演员道格拉斯·范朋克搭戏,借势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 黄柳霜《巴格达窃贼》剧照,裸露着装让她在中国经受道德伦理的批判

此后,黄柳霜片约不断,屡屡出演要角,而且性感风格得以延续,俨然已成当红艳星。

1928年,她离美赴欧,在德国参演《歌》,在英国参演《唐人街繁华梦》,这些影片进一步提升了她的国际知名度,使她风头一时无两,甚至成为英国皇室宴会的座上宾。

旅欧3年后,黄柳霜卷土回美国。在欧洲的成功使她在美国大地上更加炙手可热,演出邀约如雪片飞来。她先在纽约百老汇演了167场舞台剧,而后又拍摄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比如《龙女》《上海快车》等。



● 黄柳霜在《龙女》中的造型


不得不说,黄柳霜的成名之路充满艰辛。

20世纪初,正是美国“排华”风潮最为浓厚的时期,她在好莱坞处处遭受歧视。

比如说,电影中的华人总是野蛮无理,她扮演的角色总是“坏女人”,而且结局悲惨,要么被杀要么自杀。连她自己也无奈地调侃:“可怜巴巴地死去好像已经成了我的绝活。”

又比如说,在她扮演主角的影片中,其酬劳还比不上白人配角。



“坏女人”专业户

被祖国媒体骂作“卖国贼”


按说,作为第一位好莱坞华人女星,黄柳霜是全体华人的骄傲,中国媒体理应对她大家赞赏才对,但奇怪的是,当时中国媒体对她的谴责远多于赞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柳霜在中国的形象就是“卖国贼”。

《大公报》在1931年2月6日对黄柳霜的评价比较有代表性 :“羞为华人并且专辱华人的黄柳霜……因为惯演作践华人的片子,亦出了名了。可见流芳虽能千古,遗臭亦足以万年。”

著名报人邹韬奋也指责她犯了“毁坏自己民族的难以宽恕的罪过”。

黄柳霜引发反感的个中缘由,就是来自她表演的那些“坏女人”角色,舆论认为她的表演有“妖魔化”中国之嫌。



● 性感撩人的黄柳霜


我们不妨拿出她的代表作来看一下。

《巴格达窃贼》:扮演身份低贱的蒙古女奴,女间谍,第二号的反派人物。邹韬奋先生对这一角色讽刺道:“不过派她做做赤身裸体翘着臀部大磕其头的女奴。”

《唐人街繁华梦》:身份低贱的华人舞女,一个斤斤计较爱算计的小女人,用色情摆布着中国情人和英国老板。

《龙女》:黄柳霜所扮演的凌美残忍狡诈,是一个具有蛊惑力的危险人物。

《上海快车》:扮演妓女惠菲,缺乏个性和生命力,被军阀强奸,后又杀人。而且片中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愚民。

黄柳霜扮演的这些角色,不是卑贱的妓女、奴隶,就是蛇蝎心肠的毒妇、杀人犯,全是充满屈辱感的负面形象。

她一生拍摄的50多部电影,大多如此。



● 黄柳霜1929年作品《唐人街繁华梦》剧照,她饰演夜总会舞女,扮相大胆

对于享誉世界的黄柳霜,中国公众没有把她视为一个演员,而是视为代表中国的形象大使。所以,她出演狡猾、狠毒的人物,就变成了对本民族的丑化和侮辱,因此将她斥为“卖国”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黄柳霜演出时往往着装暴露,画面艳俗,甚至要出卖色相、搔首弄姿来取悦片中的西方人,这样一副“淫贱”形象,实在让祖国人民难以接受。

她早期影片中那些号称“中国服饰”的着装,夹杂着泰国、印度等地的风情,也被不断吐槽。



支持抗战,形象“黑转白”

国人“路转粉”


其实,黄柳霜只是时代的替罪羊,她无力抗拒美国的种族歧视。

如果要在好莱坞占一席之地,她只能屈从于西方人塑造出的中国人物形象。而这一点,无法获得祖国人民的理解。



● 1934年《莱姆豪斯蓝调》剧照,黄柳霜一袭拖地旗袍,气场强大,极具女王风范

对此,她本人也是痛苦的,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

不过,黄柳霜也在努力,试图做些改变。

首先,她在接拍电影时,对剧本有所挑选,有侮华嫌疑的影片,经常拒绝参演。

1935年,曾争取出演《大地》中正面的中国女性角色,只不过最终失败。

她有时候也对剧本提出修改,如在拍摄《唐人街之王》 时,向制片商提出建议:取消“过房爷”(指认干爹)之类的说法 ;“擦鼻”不是中国礼仪,以接吻代替;影片应铲除中国人“不是醉生梦死就是蠢头蠢脑”的观念。

最后制片商都一一答应。



● 黄柳霜穿着从中国购买的旗袍,典雅温婉,充分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

其次,亲近祖国。

1936年2月,黄柳霜回中国探亲,访问了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城市。在此期间,她广泛接触中国演艺界人士和中国媒体,并就自己扮演的角色解释道:

“那不是我的选择。那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白人演员去演。而我会失去仅有的那一点‘中国人演中国人’的机会,反而更没有机会维护华人起码的形象;与其让他们演,还不如我演。”



她主动学习国语(她原本只会粤语),向媒体表达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来了,认识了祖国大地和可爱的人民,发现了‘慈母的爱’,从现在起,我确认了我自己是一个中国女性,而在此之前,我只是一个生长在洛杉矶的东方女儿而已。”

黄柳霜的这次访问,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媒体上对她的赞扬之声明显多了起来。



● 黄柳霜与著名影星胡蝶

第三,支持抗战。

抗战爆发之后,黄柳霜积极参与援华活动,多次发表演说,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中国抗战、救济中国难民;将自己的衣物、首饰拿出来拍卖,所得钱款一分不留于1939年汇回中国。

黄柳霜的这些活动真正扭转了她的形象,得到国内媒体的肯定,关于黄柳霜的负面评价已经基本绝迹,代之而起的是称其为“爱国者”“中华女儿”。



● 黄柳霜的刘海造型非常经典,至今仍被不断模仿



深陷同性恋漩涡

在寻爱中孤独终老


1942年,拍完《轰炸缅甸》和《重庆来的夫人》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电视的崛起,黄柳霜淡出电影圈。

就在事业逐渐褪色的同时,在爱情生活方面,黄柳霜也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归宿。

当她在好莱坞崭露头角时,父亲就打算为她找个婆家,早早将她嫁出去,已见识了花花世界的黄柳霜当然没有同意。



黄柳霜一直希望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接纳。16岁那年,她与比她年龄大许多的电影制片人米奇·尼兰相恋。

尼兰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当时已有家室,他对黄柳霜除了玩弄,不会投入真爱。她的另一个男友是摄影师查尔斯·罗塞尔,二人的感情也是无果而终。

黄柳霜坦承,自己很难与中国男人恋爱。当时美国的华人圈里,文化程度低、做苦力的,自然没有福分娶到当红明星。而那些精英华人,已打入白人主流社会,又往往看不上她明星的身份。



更蹊跷的是,1932年,黄柳霜一度陷入同性恋漩涡。

她与德国女星玛琳·黛德丽相识多年,在拍摄《上海快车》时有密切合作。

媒体刊登的照片显示她们举止亲密,而黛德丽是公开的双性恋者,由此引来她们是同性恋的传闻。



● 黄柳霜与玛琳·黛德丽在一起

黄柳霜从未停止寻觅意中人,但她又从未真正得到爱神的眷顾。在绝望中,她痛苦地说:“中国男人嫌弃我做戏子,美国法律又禁止我嫁白种人。 ”

事业的落差与情感的落寞,让她心情抑郁,终日与烈酒为伴,导致疾病缠身。

1961年,黄柳霜在洛杉矶的家中因肝硬化不治而亡,终年56岁。





芳名永留好莱坞

至今为电影爱好者怀念


黄柳霜在好莱坞出演过50多部电影,这一辉煌纪录至今无人企及。

她的大部分作品被岁月侵蚀而无法再观看,但幸存的影片仍能很好地展示她的独特演技。

黄柳霜以东方人特有的生动细腻诠释底层女性的遭际,一双大眼睛充满恐惧,传递着无穷的心理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表演时,她的发型、衣着和动作,都表达着中华传统,因此而备受西方世界关注。



曾有美国观众评价她说:

“黄柳霜可能是电影史上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她本应成为巨星,但是种族歧视伤害了她,使她在好莱坞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影片中,她能做出精彩表演,恰到好处地控制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由于对电影的重大贡献,黄柳霜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被给予一颗星,位置在藤街1708号。

从14岁起,黄柳霜使尽浑身解数,想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但她到死都被时代的罗网罩住。

香消玉殒之后,她的价值再次被发掘,她真正超越她的时代。她的芳名和形象穿越时空,至今为人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