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再错,李宁公司为何如此傲慢?

李宁公司的新款服装像侵华日军军装事件,从10月16日引起网民关注、热议,到今天李宁公司终于有个正式的“声明”了。

不过,这个道歉并让人看不出多少诚意,因为在“声明”里李宁公司说“作为中国的专业运动用品公司,创造出受大众喜爱、更专业、更具设计感的产品,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信念”。



可实际上呢?

李宁公司的高管们、董事们的真实态度,却是对网民的消费者不屑一顾,甚至还内涵消费者没文化,还要教育消费者。



下面,简单回顾一下。

10月16日,李宁公司的一个新系列服装发布,可是多数网民看到的第一观感却是很像侵华日军的军装。



之后李宁公司的该系列服装就引发热议与质疑。

本来呢,无论李宁公司这款服装设计的初衷是出于什么,无论是出于审美的失误还是故意为之,在大众对该系列服装的第一观感就是侵华日军军装之时,就注定着这系列服装存在重大错误、重大问题,已经彻底失败。

站在大众审美的对立面还说大众错了、还想教育大众,这就是大错特错!

从公关应对、舆情处置上来说,在这个时候李宁公司最该做的有许多,可是唯有最不能做的是去怼消费者。

韬哥在文章中也曾给李宁公司提出建议,建议其尽快公开回应消费者的质疑,并诚挚道歉:由于设计师的失误、未能体察到该系列服装给消费者造成如此严重的不良观感,引起公司深刻反思。现将该系列服装全部收回,已经销售的消费者可以退货也可以换货。之后公司将引以为戒、加强审美,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可是,李宁公司的高管们却偏偏选择了最不应当的回应方式,不仅仅是怒怼消费者,还内涵消费者,甚至于暗示消费者没文化,需要他们去教育。

比如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发朋友圈说:“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



在李宁的这个电商总经理眼里消费者的观感是不值一提的,所以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他的态度是“教训”消费者和攻击消费者“没文化”:我的衣服没错,错的是你们没文化!错的是我没有把你们教育好!

这不就是好比有人吃屎了,然后其它人告诉这个人“你吃屎”了,吃屎这个人就怼告诉他的这个人“你不吃屎说明你没文化”!

次日,李宁公司更大的“官儿”出来了,这就是李宁集团执行董事、非凡体育CEO李麒麟。

他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组图片。



李麒麟的套路和冯晔的套路一样,是虽然看上去不是正式回应消费者的质疑,可是却完全是冲着怒怼消费者、“教训”消费者去的。

而李麒麟更LOW的是,他发的图片从电影《长津湖》里的余从戎到保尔再到雷锋,典型的是想通过搞极端化、扩大化和故意混淆是非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解套,甚至是倒打一耙消费者在搞极端化、扩大化。

不过他的想法是丰满的,可事实终究很骨感,无论是余从戎、保尔还是雷锋,甚至是中国古代的军帽,都和鬼子的屁帘帽是两回事,更和观众的第一观感没有任何关系。

李麒麟所发无论是余从戎、保尔、雷锋甚至是中国古代的军帽,有哪个给消费者的第一观感是“鬼子来了”呢?

所以,身为李宁集团的执行董事和非凡体育的CEO玩这种低级的游戏,除了证明自己的其心可诛和自取其辱之外,什么用都没有。

这叫什么啊?这就是阳关大道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行啊!

所以,在回顾了李宁公司的电商总经理和执行董事的“神奇”操作,再来看李宁公司今天的“声明”,每个字上可能都显示着“不情愿”、“不高兴”的情绪,更显示了李宁公司根本就没认识到自己的产品错在哪儿、自己的应对错在哪儿。

如果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在哪儿了,声明原本不用写这么多,更不用解释那么多,韬哥的那个文案搬过去用就可以了。

身为一家体育运动大品牌,消费者才是衣食父母。如果你不尊重消费者的观感,反而天天嫌弃消费者没文化,还天天想着教育、教训消费者,那么恐怕就只有走下陡路了。

以后再打爱国情怀,恐怕在消费者那里不大可能再产生共鸣了!


李宁新品惹争议,这次是消费者错了?

消费者永远不需要教育

只需要满足

近日,李宁因一组新品羽绒服饰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部分秋冬新品相关设计及造型被指疑似日本军服。

受这次事件影响,10月17日,李宁股价在盘中一度暴跌13%,股价逼近今年创下的年内低点48.066港元。10月19日,港股体育用品股下跌,李宁跌超5%,截至发稿,股价为53.7港元。

10月19日上午,沉默几天的李宁发出官方回应,称高度关注近日网络上出现对于“逐梦行”秀款部分产品的讨论,并对此次相关产品的设计及造型给大家带来困惑和疑虑表示诚挚的歉意。李宁还解释此次引发争议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



图/李宁官方微博

不过,这样的说辞并未令网民和消费者满意,事件仍在持续发酵。

近年来,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运动鞋服整体市场规模达3718亿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宁等一批国内运动品牌快速崛起。尤其李宁在品牌、产品、渠道升级下,主打国潮并破圈,实现了从流量到生意的转化。

“消费者永远不需要教育,只需要满足”,对于此次争议事件,一位资深服饰行业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年李宁的崛起,就是满足了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作为国潮品牌的标杆,出现这样的问题太不应该。

新品羽绒服引发网友不适

9月20日,湖北荆门市漳河机场迎来了李宁的大秀——2022逐梦行机场大秀。漳河机场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建立之初主要用于飞机科研生产和试飞,而后改造为通用机场。在公开信息中,此次大秀有三个主题板块,均是以飞行为主题。

此次引发争议的一套羽绒服饰出现在以“神工天物”为主题的板块中,在介绍中是这样讲述的,“从中国古代飞行器中的榫卯、斗拱等元素汲取灵感,融合现代飞行涂鸦文化画,以粉蜡色和深橄榄绿为主色,讲述着人们不断探索,征服天空的尝试和创造”。



图/李宁官方微博

然而,就是这套深橄榄绿为主色的羽绒服将李宁推上了风口浪尖。有网友指出这款衣服与当年侵华日军军服十分相似。还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贴出了对比图,称其从配色到帽子的设计,简直就是翻版。更多网友表示感受到不适。

但也有网友认为苏联也有类似帽帘帽子。

一些网友纷纷在李宁官微和直播间进行留言,但面对争议,截至目前,李宁官方微博中并未删除涉及产品的相关图片和相关内容。

在10月19日上午最新的回应中,李宁表示,本次“逐梦行”秀款产品的设计以“飞行 为主题,从飞行员装备中汲取灵感,展现人类不断探索天空的梦想。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产品以多种颜色、款式进行呈现,兼具防风保暖等专业功能,以适应更多户外穿着场景。

此前李宁相关高管电商总经理冯晔在朋友圈称,这是笠型盔,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他贴出古代笠型盔帽子的图片,并表示,“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李宁集团执行董事、非凡中国体育CEO李麒麟则在微博上连发五张图,分别是类似帽子设计的图片,但他随后删除了该微博。

然而消费者并不认同这样的回复和解释,很多网友认为李宁方面暗讽消费者和网友没文化,这让人难以接受。还有网友替李宁着急,认为企业没有维护好李宁这个品牌。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产品的设计图单独拿出来,的确会对很多人冲击很大,特别是出自主打国潮的李宁的设计。“自己掉进去自己埋的坑是不应该的”。

与国际接轨,更要立足本土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中国消费者对国潮的关注度涨了528%,远超对国外品牌的关注度。2018年,李宁首次登陆纽约和巴黎时装周,在以禅宗哲学、阴阳和中国山水画为灵感的中国传统元素中,吸引了不少国内年轻人的眼球。

魔镜市场情报高级分析师易凡指出,国潮崛起的确为国内运动服饰发展提供了一些助力,李宁主打国潮,力图打破时尚圈被欧美垄断的情况,体现出中国元素。对李宁来说,在外观设计上,比较擅长融入各类中国艺术文化。

然而,这种动用文化元素的能力,需要更审慎运用。有业内分析人士分析称,李宁这次走秀借鉴目前国外很火的城市机能军事风,这类元素也曾经多次被李宁运用在自己的产品中。一位熟悉服装设计的从业者透露,这次产品设计的负责团队应该是在内部得到肯定。自信且有实权,导致其他部门没有发言权,这种现象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新品的开发自己说了算,掉在“飞行”主题里,无法进行全局观察和思考。

程伟雄认为,李宁这种走秀近年来十分流行,国内很多服饰品牌都曾试图通过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新品,进而来为自己背书。不过他认为,从2018年到现在,国内运动服饰品牌已在国内市场立足,如今没必要刻意去迎合所谓的国际潮流或流行趋势。

“像李宁这种曾经走到国际舞台上的公司,设计师有可能会来自中国,也有可能来自欧美,整个设计团队会多元一些,这次风格实际上还是设计师团队起的主导作用”,顶层设计专家、清华大学品牌营销顾问孙巍指出,新产品风格参照了国际流行时尚元素,跟随了潮流,这个设计师团队对中国本土文化不一定很了解,或者说不那么敏感。

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李宁的收入构成当中,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为98.5%,而其他地区的占比则只有1.5%。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营收占了大部分,海外市场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程伟雄认为,是中国消费者支撑起了李宁的崛起。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设计运用上,要聚焦正面素材。“更重要的是不能单独拿出某一个系列,最好拿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层面,比如汉朝、唐朝,这种都是主流文化内容,搞时尚文化还是要用浅显易懂的内容,这样对消费者更友好”,程伟雄强调,如果设计师自己都不知道在表达什么,只是给时尚贴标签,非常碎片化地运用文化元素,也不能怪别人误读。

“有其他企业此前也发生过同一款产品在中国和全球都发布后,引发中国本土网友的不适,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企业要做及时的危机公关,要去承认这个事件带来的不当影响,过于争论并不能解决问题”,孙巍认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一定要找到和消费者的共识,产生正面的共鸣。

李宁还需练内功

“消费者永远不需要教育,只需要满足”,一位资深服饰行业从业者观察到,这些年李宁的再次崛起,就是满足了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笠型盔也好,飞行员帽子也好,这个灵感来源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国潮品牌的标杆,出这样的问题太不应该了。

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形容李宁此前在国内的火热:“现在很多经销商热衷于在购物中心开店,售卖中国李宁系列产品,一开就挣钱,当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其他品牌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吸金能力”。在李宁的渠道发展中,加盟商一直是主力,这两年随着国潮带动李宁走红,加盟商越来越多,收入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今年上半年李宁营收达到124.09亿元,同比增加21%左右,利润方面达到21.89亿元。不过李宁的财报中体现出“增收不增利”的隐忧,其毛利率为50%,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而其净利率则由19.2%下降到17.6%。

程伟雄认为,野性消费就如同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年轻用户对品牌忠诚度有不确定性,本土品牌抓住了机会崛起,更要谨慎维护自身价值。以做加盟特许出身的李宁本身发展就经历了粗犷阶段,在品牌宣传和产品研发上有实力,但是从对渠道的精细化管理上,内功是不够的。

上述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次风波主要还是在于内部管理上出现问题,首先是设计之初的审版是品牌公司很重要的工作,设计部、策划部和商品部等多部门协同工作。出现这样引发争议的设计,并没有审核出来,这暴露出商品管理问题;再者,在出问题后,多位李宁内部人士发出一些声音,但是这些人好像与直接参与的部门或者高管不搭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内部问题,貌似是上下脱节。

“练内功,一个层面是从渠道管理、运营管理和门店的精细化管理上提升,以此来促进营收和利润;另一层面则是,要做好品牌管理,不能忽略用户的基本需求,一味去解释显得很苍白,一定要把中国用户的偏好当回事”,程伟雄谈到,国潮这根弦持续被拨动,企业在潮流中能较快登顶,也很容易掉到谷底。


李宁又翻车,真的是消费者没文化吗?




中国李宁,又翻车了。

事情发生在1个月前,9月20日,李宁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这是一场令消费者大跌眼镜的发布会。在这发布会没开之前,大家对李宁可能还挺有好感的。但是,在这发布会开完之后,李宁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9月20日,李宁选在湖北荆门的漳河机场举办一场大秀。为了精心准备这场大秀,李宁估计是租了两架大飞机作为背景,映衬着蓝天白云,也寓意着人们对天空、对飞行、对自由的热爱。

可是,就是在这场新品发布会上,李宁推出了一款绿色羽绒服,把李宁一起推向了舆论的旋涡。队长先给大家看一组现场图:



这第三张图真的是绝了。大家看着这身行头像谁?像不像抗日神剧里面的大反派?搭配着模特冷峻的眼神,是不是有了日本皇军当年的风采?

尤其是帽子的设计,两边垂着两块布,半遮着两边的脸颊,真真是像极了。就在这几套绿色羽绒服发布后,网友们沸腾了,在李宁官方微博下面充满了这样的评论:



在评论中有网友指出,李宁的执行董事和联席行政总裁是一个日籍华人,原名叫高坂武史,中文名叫钱炜,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这套羽绒服的出品有没有夹带私货,队长无法评判,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面对汹涌如潮的舆论,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回应称,这不是“鬼子军服”,它的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明朝的“笠型盔”,他还特意发了一组图来证明。



从笠型盔的外形来看,二者确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也许,李宁的设计师真的是以明朝笠型盔为设计原型。不过,消费者也不都是傻子。如果是明朝的笠型盔,那么至少是刚正勇武的,充满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对外作战中,第一是击败了漠北蒙古,第二就是打击倭寇。明军不仅在江南海防中击败了倭寇,还在李如松的率领下,在朝鲜击败了丰臣秀吉的侵朝倭军。在今天的韩国史书上,李舜臣成为抗倭第一名臣。可韩国人掩盖了明军抗倭第一猛将——李如松。

要论军功,李如松比戚继光的功绩更大。

可是,到了李宁这里,队长犯迷糊了。消费者质疑李宁设计的新品羽绒服是“鬼子服”,但李宁却说,李宁没错,是消费者搞错了,吃了没读书的亏,这是抗倭明军的“笠型盔”。这一下就从“倭服”变成了“抗倭服”,属实是高,高,比汤师爷还要高!难道真的是消费者读书少,没文化,分不清“倭服”和“抗倭服”吗?



其实,这种脸颊两边带着两块布的军帽设计并非首创于日本。最开始是法军在非洲战场上,为了防蚊虫叮咬,设计了这种军帽。

后来,日军考虑到东南亚作战,也采用了这种军帽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仅夏天能防蚊虫叮咬,在冬天还能御寒,战斗中也能防风防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设计,但防护功能却很全面,便被日本推广至全军。

在中国东北,也有这种类似的大棉帽子。但是,中国东北的帽子主要是用来包耳朵,外观较为方正。队长给大家截智取威虎山的几张影视图片看看:



同样是军帽垂布的设计,但大家绝对不会想到“鬼子服”。那么,李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在队长看来,它不仅是帽子的问题,而是整体设计和搭配的问题。队长给大家看一张对比图:



这套军绿色羽绒服,加上这犀利冷峻的眼神,消瘦的模特,实在是太像了!

消费者不一定了解明朝的“笠型盔”,但是消费者明白,如果仅仅是“笠型盔”的问题,去除这些精心的搭配,是绝对出不来这个视觉效果的。

李宁作为中国本土的一个服饰品牌,长期主打的就是民族服饰,创始人李宁更是中国的奥运冠军。在李宁的广告中,从来都毫不吝啬地大肆宣传“中国李宁”,以此来强化品牌的民族性。可是,民族品牌这碗饭吃起来容易,但李宁既然吃了这碗饭,就得接受消费者更加严苛的审视。



李宁不能一边主打民族品牌,又一边在民族情感上打擦边球。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公司,难道李宁上下就没有一个人看出这套服饰的敏感性问题吗?群众能发现的问题,为什么李宁发现不了?

这是很值得李宁去反思的,不要糟蹋了一个民族品牌。

李宁,你得长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