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于2020年在全球彻底暴发以来,在因糟糕的防疫措施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西方世界,一些政客和媒体为了推卸责任和煽动恐华排华情绪,一直在想方设法地用歪曲事实的把戏,把新冠病毒说成是中国的实验室故意释放出来的。尽管他们的伎俩未能欺骗得了世界,可他们并未就此罢休。近日,这些西方反华势力的喉舌之一、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更是上演了一场妄图“篡改历史”的拙劣戏码,想将新冠疫情出现之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贸易打压所导致的医疗防护用品出口遇阻的情况,硬说成是中国在“故意囤积医疗防护品”!



如上图所示,英国《每日电讯报》在当地时间10月8日晚间刊登在其网站上的一则文章中宣称,中国早在新冠疫情暴发的“数月前”就已经开始“囤积”包括医疗防护用品(PPE)了。

从该报的文章来看,抛出这一说法的其实是两名美国人,其中一人叫Tom McGinn,曾担任过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卫生顾问;另一人叫John Hoffman,也曾在美国政府和军方任职。这两人都不相信被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可的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的说法。

而这两人指控中国早在2019年12月之前就知道新冠疫情出现的核心“依据”是,美国一些大医院从中国购买的手术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在2019年9月末出现了延期交货的情况,而且他们也与这些医院确认了这一“不寻常”的情况。



不仅如此,《每日电讯报》还宣称中国在2020年1月和2月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大规模采购医疗防护用品的做法,也加剧了美国的医疗防护用品的短缺,并将这一情况也算作了“中国提前囤积医疗防护用品”的另一个重要“罪证”。

不过,耿直哥在看完了《每日电讯报》及其“队友”拿出的这两个指控中国的“罪证”后,却被气乐了。我乐,是因为这两个“罪证”太过低级可笑,恐怕只有大脑进了太平洋的人才能当真;我气,则是因为这么一篇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能意识到有多么拙劣的报道,居然还能被这家英国媒体刊登出来,可见他们在抹黑我们中国这事上,已经肆无忌惮到了什么地步!

毕竟,中国的医疗防护用品之所以在2019年秋季对美国出口出现了问题,恰恰是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打压,持续给中国产品粗暴加征的大量关税害的——而且,这一点还是被欧美的主流媒体自己承认且广泛报道过的。

比如,美国CNBC就在2020年4月13日的一篇报道中用大标题写道:特朗普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可能会令美国在对抗新冠疫情时付出代价。美国的《洛杉矶时报》也在4月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阻碍了对抗新冠疫情的医疗防护装备进入美国。

也多亏了这些主流媒体持续施压,特朗普当局才在当年5月豁免了包括口罩在内的一系列医疗防护用品的关税,当时美国彭博社和英国路透社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所以,如今英国《每日电讯报》及其“队友”们直接无视这段两年前才真实发生过历史,在他们的文章中不仅只字未提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打压和加征关税的事情,还将美国政府亲自酿成的恶果反过来栽赃成是中国在“刻意囤积个人防护用品”,这就不是在赤裸裸地“篡改历史”么?

而《每日电讯报》攻击中国在疫情之前囤积医疗防护用品的另一个点,即中国在2020年1月和2月从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大规模购买医疗防护用品的这个“罪证”,更是直观地反映出了该报记者、编辑乃至整个报社的逻辑和智力水平有多么低,甚至可以说是刷新了人类的下限 —— 首先,如果中国真的大规模囤积防护用品了,又何需从全世界去买?这不自相矛盾么?不是反过来证明了中国当时是急缺防护用品,根本没有囤积么?其次,2020年1月和2月时疫情已经在中国武汉暴发了,而且当时中国已经告诉了全世界了,《每日电讯报》拿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却跑去指控中国在疫情之前就大规模“囤积”医疗防护用品,这到底是什么火星脑洞啊?就算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造谣中国的虚假消息显得“可信”,想通过“假掺真、真掺假”的套路去迷惑人,这个操作也着实太低劣了。

不过,从境外的社交网站来看,一些对关于中国的新闻没有什么辨识能力的西方人,以及那些本身就对中国持严重负面态度的人,都被《每日电讯报》给“带跑”了,认为该报发现了新冠病毒来自中国实验室的又一重要信息。

但也有一些清醒、理性的网民指出美国在2019年9月出现的医疗防护用品的短缺,就是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关税害的。有网民还贴出了一篇学术论文,其中提到2019年9月时美国政府才刚刚对中国加征了新一轮关税,而这当即就给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医疗防护用品带来的负面的冲击。

只不过,这种理性的声音——至少在西方社交网络上——只是少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早在《每日电讯报》之前,西方就已经多次通过歪曲事实的方式尝试将新冠病毒出现在中国的时间提前到2019年秋季,并想以此炒作中国是在“故意释放”病毒。但参与这种炒作的并不只有媒体,还有美国哈佛大学这种顶级院校,以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反华情报界关系紧密的“网络安全公司”。



尽管耿直哥在过去两年里挨个批驳过这些对中国的抹黑攻击,大家似乎也看得有点审美疲劳了,但《每日电讯报》最新的这篇谣言说明,这将是一场舆论上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