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航母部队的快速建设和发展,美国对中国航母部队的变化和发展也越来越关心。最近,央视公开报道中一架歼-15战斗机从“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滑跃起飞的的画面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因为在这个报道中,“辽宁”号航母舰岛前方出现了一套能够360度旋转的神秘光学设备。美国军事网站《战区》认为,这应该是一套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IRST),专门用来提升“辽宁”号航母对海上来袭目标的搜索效率。





对于“辽宁”号航母来说,因为IRST属于被动型搜索系统,所以加装IRST系统并不会对原本舰上装备的雷达和其他传感器产生电磁干扰等不利影响。对于“辽宁”号航母的指挥系统来说,只需要将IRST的数据接口兼容进舰载数据后台和战场数据链就可以了。虽然整体的工作量稍小,但是却能极大增强“辽宁”号航母的态势感知能力。



谈到IRST系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斗机上使用的IRST系统,比如歼-16战斗机和歼-10C战斗机就在自己的飞行座舱前安装了IRST系统。不过,虽然机载IRST系统也能够进行旋转,但是却无法像这次曝光的舰载IRST系统这样可以进行360度的环向探测。这种舰载IRST系统一般不再单独依赖人工来处理数据,而是使用计算机软件和人工智能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拣,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输送到舰载战斗管理系统中去。



和其他舰载雷达和传感器相比,因为舰载IRST系统是被动探测,不会主动发出雷达波,这也就意味着来袭目标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已经被舰载IRST系统给捕获了,而是会继续沿着原本的攻击路径飞行,这进一步提升了舰载近防系统的拦截成功率。

虽然目前单架舰载IRST系统无法像舰载雷达那样直接给出相应的火控数据,但是“辽宁”号航母上安装的多台舰载IRST系统,或者是依靠多艘护航舰上的多台舰载IRST联网,就可以通过三角测算算出来袭目标的定位数据。所以,用舰载IRST系统为舰载近防系统提供拦截导引并没有什么技术问题。考虑到“辽宁”号航母本身异常高大,对海面小艇或者贴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发现能力较低,舰载IRST系统对于“辽宁”号航母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美军的“短剑”高速隐形快艇


美媒认为,舰载IRST系统目前给“辽宁”号航母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强化了“辽宁”号航母探测美军隐身反舰导弹的能力。为了能够增强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打击能力,美军正在装备大量的隐身导弹,比如AGM-158C隐身反舰巡航导弹就被美国海军视为未来针对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重要武器。但是,这些隐身巡航导弹主要是采用隐身外形设计以及少量隐身涂料来规避常规舰载雷达和探测系统的追踪,在舰载IRST系统面前,其隐身效果将会被大大削弱。



AGM-158C隐身反舰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为0.95马赫左右,如果没有隐身性能加持,那么中国海军水面舰艇上普遍装备的1130近防炮就可以对其展开拦截。



法国军事网站《East Pendulum》的国防分析师HenriKenhmann认为,此次在“辽宁”号航母上曝光的舰载IRST系统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CSIC)早年间展出的IR-17红外警戒设备十分相似。IR-17红外警戒设备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在8000米以上,对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为20000米以上,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则在30000米以上。



最主要的是,其报警信号和目标信息是实时传输给舰载指控系统的,同步率非常高。而其追踪目标记忆能力令其可以追踪不低于30批,并向指控系统提供10批来袭目标的信息,具备强大的抗饱和攻击能力。此次“辽宁”号航母上亮相的舰载IRST系统显然已经通过了军方的验收,所以整体性能肯定比IR-17红外警戒设备更强。



“辽宁”舰上的“红旗-10”发射


很多人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8000米的距离意味着对AGM-158C这类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辽宁”号上的“红旗-10”近程点防空导弹可以对其进行2-3次的拦截,1130近防炮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则可以提前标定好射击诸元,在其来袭路径上铺设弹雨,也就是新一代近防炮所讲的“窗口-射击”理论。



“辽宁”舰上的1130近防炮开火


当然,国外也有类似的产品,比如法国HGH公司生产的Spynel系统,可以提供360度的高清热成像图像。如果客户有需要,还可以对该系统进行增强,强化其整体态势感知能力,并能够将数据接口和水面战舰的战斗管理系统进行兼容。而法国“赛峰”集团生产的VAMPIR NG系统也有类似的功能,并且还能够对目前各国海军都重视的小型无人机展开探测。



个人认为,这实际上算是战舰设计“战斗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目前各国海军装备的一体式指挥系统极大地强化了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但是强化的只是数据处理能力,战舰的态势感知能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强。而现在第五代战斗机飞行员装备的头盔显示器和机载分布式孔径系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拥有了360度的环向视野。而水面战舰的体积比战斗机更大,理论上完全也能够让战舰上的指挥人员在舰桥上就拥有360度的环向视野。



此前央视对歼-20隐身战斗机部队进行采访时,歼-20战斗机的飞行员就公开表示过,相较于歼-16等第四代战斗机,想要发挥好歼-20隐身战斗机的性能,除了要会开歼-20之外,还要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判断者和决策者。这个角色,实际上和战舰上的舰长角色已经很像了。



那么,等到战舰设计已经“战斗机化”之后,战斗机和战舰的信息沟通能否更加高效呢?现在的战场数据链,实际上还是将战斗机处理后的数据直接传递给战舰,两边实际上更多是“通知-执行”而不是直接代为处理数据。

如果两者的信息沟通程度能够进一步提升,那么理论上战舰可以直接为战斗机提供火控数据,战斗机也可以直接为战舰提供火控诸元,这种战斗力的提升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