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是死了吗?”
作为世界影坛最经典、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自1962年10月5日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诞生以来,这个风流倜傥、喜爱手摇马提尼和美女的英国间谍,已经在银幕上驰骋了60年。25部风格相近,同时又兼具不同时代特色和主角性格的系列作品,见证了好莱坞动作电影的发展。
广大影迷则津津乐道于饰演过007的6名演员,讨论他们各自的风采:肖恩·康纳利的硬朗魅力无人能敌;只演过一部的乔治·拉赞贝优柔寡断;罗杰·摩尔微笑时更像花花公子;蒂莫西·达顿沧桑有余而浪漫不足;皮尔斯·布鲁斯南的优雅举世无双……而“像普京一般壮实”的丹尼尔·克雷格,却是最痴情的——16年中连演了5部007电影的他,最后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感伤、悲壮的结局。
“007是死了吗?”许多观众看完《007:无暇赴死》后忍不在发出这样的感叹。毕竟结尾时的邦德看起来难逃一劫,他张开双臂、迎接弹雨的姿势,仿佛是舞台上的“谢幕礼”。当然,007系列电影的出品方和制作人不会让这棵“摇钱树”就此凋谢,芭芭拉·布罗克利和迈克尔·威尔森自1995年的《黄金眼》就开始联合担任007的制片人。他们显然不愿意让007系列就此终结,而是设法对这个古老的角色进行更符合时代的创新:“邦德要进化,演员也要进化,我不知道谁进化得更快。”
选拔还处于“早期阶段”
在接受《综艺》采访时,布罗克利和威尔森透露,在克雷格“牺牲”后不久,新任007的选拔工作就已经启动,但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并没有像外界所传那样已经确定人选。“如果定下了饰演邦德的人选,那就是10到12年的合同,他肯定会慎重考虑‘我真的想这么做吗?’,当年敲定克雷格时就是这样,那时他才30岁出头。”
两名制片人表示,考虑007未来的剧情走向和演员塑造时要以10年为标准,因此不得不谨慎再谨慎,“这不仅仅是为一部电影选角,而是一种对邦德的重塑”。关于坊间一直流传的最佳人选——英国黑人演员伊德里斯·艾尔巴,布罗克利也透露,他们曾有过接触。“虽然艾尔巴很棒,但没有继续谈”,言外之意:影响他们选择的并非肤色,而是年龄(艾尔巴已经50岁了)。
在制片人看来,下一任007最好要年轻,并做好长期与同一角色绑定的心理准备,还得面对这个世界的飞速变化——例如邦德出道以来的代号为“女王密使”,如今随着伊丽莎白二世离世,查尔斯三世登基,这个称号也不得不改一改,“现在他得为国王效力”。
此外,007系列电影中一直被诟病为“性感花瓶”的“邦女郎”也要改变,身为女性运动英国分会会长的布罗克利觉得,自己有责任让未来的“邦女郎”更加立体,同时让一贯风流的邦德更有人情味。而克雷格在这方面诠释得不错,他是所有邦德饰演者中最具人性弧光的一个,“他打开了邦德的情感大门,真正把观众带入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超越前辈,谈何容易
除了邦德的人选和邦女郎的定位,007制片人还要考虑下一部电影的配乐和反派塑造等细节:前者是整个系列最突出的视听元素之一,让观众迅速进入情节和角色;后者则需要足够的分量才能和邦德针锋相对,“我们经常和编剧讨论,这个世界到底害怕什么?邦德本人也不得不同时面对世界危机和个人情感两大问题。”
鉴于目前从剧本到演员全都悬而未决,下一部007电影正式开拍和上映还要再等上几年,但对于手握007版权的米高梅公司,以及刚刚斥85亿美元巨资并购米高梅的亚马逊来说,这个时间太漫长了。为了及时挖掘007的商业价值,亚马逊同布罗克利已开始合作基于邦德的真人秀节目《007的百万之路》,不久后将登陆亚马逊的流媒体平台,“观众会从这档节目中获得极大乐趣,所以我同意授权”。而在2021年之前,即便《无暇赴死》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多次延档,布罗克利也坚决不同意让影片跳过院线直接上映。至于未来是否会出现《007》剧集出现,两名制片人对此并没有点头。
作为好莱坞经典IP,007系列电影的“吸金能力”毋庸置疑,25部影片的总观影人次高达数十亿,仅克雷格主演5部作品的全球票房就高达40亿美元。然而像007这种诞生于冷战时期的老式动作片,如今也面临瓶颈和挑战:情节和设定老套,人物脸谱化,女性角色长期工具化,反派总是虚张声势……这些批评也给制作方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在超级英雄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还有多少人喜欢花花公子式的老男人间谍?
007系列未来何去何从,其实也是同类动作电影和整个电影产业在思考的问题,其答案会影响那些有意尝试的年轻演员,如果选择继任007,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拿来与前辈作比较。而要想超越已故的康纳利、摩尔,以及如今仍然活跃在影坛的布鲁斯南和克雷格,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