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原文标题:《全网都在重刷这9.4,看完鸡皮疙瘩焊身上了》,题图来自《星际穿越》
最近,无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真挚地喊出一句话——
“谢谢你,玉米地花手。”
抖音博主@真瑶生 拍摄了一段在玉米地前摇花手的视频。
“画面里有广阔的天空和巨大的太阳,西装男子站在玉米地里癫狂舞蹈,仿佛预示着即将陨落的人类文明。”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21_3563305915386051.gif)
你是不是以为我在胡说八道?
别着急,点开《Cornfield Chase》这首曲子,翻回去再看一遍。
是的,这段花手的配乐,来自2014年的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
也因此迎来了这部神片在互联网上的文艺复兴——《星际穿越》。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36_3563321282110690.png)
无数人正在争分夺秒,补看《星际穿越》。
“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昨晚失眠到4点,心脏一直扑通扑通的跳。”
“已经被震惊得张大嘴巴几小时了,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头皮发麻。”
作为从不会错过任何科幻电影的人,我是它上映时第一波观众,对这些迟来的震惊原本有点不以为然。
虽然知道它豆瓣评分9.4,视觉效果一流,尤其对黑洞的想象极为经典。
![左为《星际穿越》中的黑洞,右为5年后拍到的真实黑洞照片。<br>](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37_3563321698493670.png)
但也只觉得是个“六边形战士”——特效瑰丽壮观、想象力丰富,硬科幻和叙事结合的很好。
可昨天又把片子看了一遍,终于理解了更多观众的“震撼”。
连我自己脑中也只剩下两个字:伟大。
向来以绕晕观众为乐事的诺兰,没有执着于复杂的烧脑设定。
他找诺贝尔奖得主做科学顾问、带团队亲自种了一大片玉米地做布景、烧掉1.65亿美元的预算,却只讲了一个朴素的道理。
宇宙的无边孤寂、巨大时空范围带来的不可知,是人类所处这场大戏中的残酷布景。
而在绝望、动荡的现实之外,总有某样东西是恒定不变的。或者说,我们希望它是恒定不变的。
如此“残酷”的宇宙,久违了
大银幕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灰扑扑的未来图景了。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0_3563324819872579.gif)
《星际穿越》上映于2014年。而往前再数两年,《复仇者联盟》第一部上映。
后者让漫威电影从小众圈子变成大众消费,从此制霸宇宙题材长达10年的时间。
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科幻大片的审美风格。
如今大多数科幻片更像沉浸式奇观大赏。特效是酷炫的、画面是鲜亮的,主角解决危机仿佛吃饭喝水。
执行再严肃的任务,也得平均5分钟就要插入一个笑点。
![比如绿巨人狂摔洛基。](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2_3563326410252846.gif)
然而《星际穿越》中是久违的、甚至让人有点不适应的灰暗和绝望。
影片开始,人类文明已经走到暮年。
向内,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沙尘暴动辄袭来。
屋内常年积着扫也扫不净的灰尘,因为空气质量每况日下,不少孩子患上了肺病,终日咳嗽。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2_3563326932770981.gif)
一种枯萎病菌摧毁了绝大多数作物,先是小麦,然后是各种蔬菜、水果。
到最后,土地里还能长出来的只剩下玉米。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4_3563328453505550.png)
向外,人类在空荡的星空中孤立无援。
不像爆米花大片里的宇宙,拥挤到仿佛游乐场的花车游行。
外星人的肤色能凑齐一张RGB颜色表,掐起架来比贵州村BA还热闹几分。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4_3563328792408736.jpeg)
遇到困难没关系,去别的星球搬个救星就好了。
然而《星际穿越》里的人类没有这种金手指——
枯萎病菌不仅影响植物,也在蚕食大气层中的氧气。
如果不出意外,男主的孩子“将会是地球上最后一代”。
唯一的指望是火星附近莫名出现的虫洞,点燃了一丝丝跨越星系、寻找宜居地的希望。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7_3563331494557317.png)
然而放置虫洞的高维生物是善意还是恶意?未知。对面到底有没有可生存的行星?未知。
能不能掌握新的能源技术,把现存在地球上的人都转移走?同样未知。
自救工具只有一个尚未解开、更谈不上应用的能源公式。
和几名先遣宇航员从虫洞对面发回来的信号——不仅时有时无,而且含义模糊。
在这样的绝境下,大多数人当然已经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只顾眼前的苟且。
说诗意点,是《三体》里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然而不堪重负的人类已经没空谈什么文明,一切都得为吃饱肚子让路。
男主库珀的儿子才15岁就被剥夺了上大学的资格,因为“现在不需要工程师和宇航员了,我们只需要农民”。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49_3563333597769800.png)
NASA把总部放在鸟不拉屎的山沟里,毕竟“民众不会同意把这钱花在火箭之类的事情上”。
如果说外界的生存环境只是残酷,那么人们对科学的舍弃和排斥或许才真令人绝望。
知识、技术变得不再重要。
在反复的生存捶打之下,曾经仰望星空的智慧种群丧失了向外看的冲动。
某天,库珀被一对儿女就读学校里的老师约来谈话。
在交流中,接受过宇航员训练、但已经务农多年的他这才发现,人们已经不再相信人类曾经登上月球。
登月被认为只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宣传。“让我们当时的敌人信以为真,把资源和金钱虚掷在无意义的地方。”
潜台词是人们没必要探索宇宙,也没能力探索宇宙。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0_3563334558234458.png)
回到家后,库珀怒斥“我们在虚度时光,人类应该是开创者而不是文明的看守者”。
但当在可预见的前路上看不到希望时,普通人只顾脚下又有什么错呢?
身为农民的岳父,只一句就给他怼到说不出话:
“现在没什么不好,你才是生错了时代的人。”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3_3563337545673031.png)
“我们曾经仰望星空,但现在只担心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活下去。”
“穿越一切维度”的,不只是爱
8年前有关《星际穿越》的批评中,有种论调认为父女情这个主题太没新意。
尤其那句被印在海报上的台词,“爱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受到不少诟病,也让诺兰被调侃为“科幻界罗琳”。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3_3563337871426643.png)
当年我虽然在电影院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心里也照样嫌弃过俗套。
只不过自己刚巧也是个俗人,天然见不得父女分离的桥段。
如今再看,反倒看出了别的东西。
都是柔弱小女孩配硬汉,但库珀和他古灵精怪的小女儿墨菲之间,却不像钢铁侠的“爱你3000遍”那么直给。
不只是父女,更是末日中的两个异类。
当所有人都只看脚下,只有他们执着地仰望星空。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6_3563340641333398.png)
电影前半小时,有个情节乍一看跟主线剧情没什么关系。
库珀在农田附近看到一架没有主人的无人机,于是兴奋地开车带着一对儿女去追。
一番飙车+遥控的操作后,他们终于成功入侵了无人机的系统,操纵它落在了草地上。
儿子只顾为险些发生的车祸而心有余悸,库珀和女儿墨菲却同时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6_3563341035014680.png)
而当发现墨菲卧室里的沙子,在异常引力下排列成了有规律的形状;
也只有他们会用摩斯密码、二进制尝试破译。
尽管这些知识对于吃饱肚子来说毫无用处。
父女俩不只是互相理解,更是在一个不允许抬头看的现实里,互为彼此的港湾。
至此,也就说到了诺兰的鸡贼之处:先是用残酷的末日图景,渲染这对父女在精神上的相依为命。
紧接着又拉长时间跨度,让离别变得撕心裂肺。
当库珀决定干起宇航员的老本行,开着飞船去寻找人类宜居星球时,认为自己被抛下的墨菲,愤怒地对来道别的爸爸关上了门。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9_3563343615621161.png)
没想到一起被关在门外的,是远超她想象的漫长岁月。
在整部片子中,最让人心碎的有两个场景。
一是任务需要库珀在黑洞附近的某个星球上着陆。受黑洞引力影响,星球上的一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7_59_3563343929695268.jpeg)
他不惜多耗燃料兜了个大圈子,只为了尽可能缩短呆在引力场域内的时间。
没想到中途出现意外,再回来已经过去23年,留在母船上的年轻同事甚至都长出了白发。
回到飞船上的库珀,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们这些年来传到飞船上的视频录像。
看儿子从脑子不太灵光的青少年,变成以第二名的成绩从学校毕业的好小伙。
遇到生命中的姑娘、结婚生子,第一个孩子夭折、生下第二个孩子、送走年迈的外公……
于他不过是几十分钟,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永久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小半个人生。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02_3563346411320777.gif)
当儿子的消息放完,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墨菲的脸。
而这是23年来,女儿发的第一个消息。
在这个“跟爸爸同岁”的生日里,思念终于战胜了责备,她决定原谅父亲的“抛弃”。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03_3563347612510451.png)
却注定收不到回信——飞船无法反向给地球传递信息,除非库珀平安回到地球,否则他们永远无法当面和解。
由此就引出第二个让人心碎的场景:在一系列意外后,库珀发现燃料已经不够回到地球。
于是他只能豪赌,利用黑洞的引力将飞船抛向另一个可能有宜居条件的行星,谋一线生机。
航行轨迹前所未有地靠近黑洞,时间的流速也前所未有地快。
而这是条无法回头的路。
因为时间可以拉长也可以压缩,但唯独不能倒流。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05_3563349536144513.png)
飞船上的眨眼之间,地球就已经过去了51年。靠近黑洞的每一刻,都意味着岁月在女儿身上的汹涌流逝。
也意味着父女俩重新见面的机会更加渺茫。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良夜”
考虑到有人可能还没看过这部片子,暂时不透露这对父女最后的结局。
反而想聊聊那个曾经盘旋在男主脑海中的纠结——如果时间真能重来一次,他还会为了“拯救人类”而离开女儿吗?
库珀的岳父曾谈起过去的黄金年代:“在我小时候,感觉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玩意新想法,仿佛每天都在过圣诞节。”
好光景里的人都是闪着金光的,怀揣善意和希望。等日子没那么好了,才能看到不同的选择。
《星际穿越》里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库珀的儿子。
头脑普通、人生普通、梦想普通。
看不出星辰大海的浪漫,却能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他不懂也不信什么拯救人类的伟大事业,但就因为父亲临走前那句“照顾好这个家”,坚持留在了这片玉米地。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08_3563352750776925.png)
哪怕全家人都开始有了肺病的症状,却依然拒绝搬走,看起来死板得不可理喻。
但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让全片最关键的场所——墨菲的儿时卧室得到保留。
普通人也有成为英雄的时刻。
第二种人,是全片唯一称得上“反派”的曼恩博士。
在库珀之前曾经有12位宇航员穿越虫洞,这是群真正的先驱。
没有接应、没有后援,甚至没有同伴。12个人分别去往12个不同的星球。如果目的地宜居,就用一个简单的信号发射器告知地球。
曼恩博士正是他们的领导者。
这个角色曾经代表了人类最美好的一面,无畏、探索冲动与牺牲精神。
即使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温暖的新家园,还是足以致人于死地的可怕环境,依然义无反顾地出发。
但当被无止境的绝望和孤独包围,终究还是敌不过求生的本能。
明知自己降落的行星不适宜人类居住,还是发出了假消息。那个代表人类希望的按钮成了他为活命设下的诱饵。
![“只要按下那个按钮,就会有人来救我。”](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10_3563354521830032.jpeg)
第三种人,是库珀和墨菲这样的“探索者”。
我毫不怀疑,即使时间真能倒流,库珀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长大后的墨菲,也同样会理解父亲。
他们天生是自由的,无法接受在终将灭亡的路上享受虚假的“幸福”。
即使在绝境中撞到头破血流,也要多抬一点头、多走一点路。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12_3563356595490300.jpeg)
就像影片的最后,库珀成为被写进历史的“救世主”。
后辈给他在空间站建了房子,和他离开地球时住的那栋一模一样。
库珀像当年一样坐在房子前喝啤酒,说“我倒不太看重这种回到过去的伪装”。
然后开着飞船,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暂时的乌托邦。
他的目标,是与那场星际穿越中的另一位幸存者会合。
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布兰德博士,终于找到了适合人类生存的那颗行星。
她沉默地埋葬了行星上作为先驱宇航员的男友。然后摘下头盔,那意味着大气层里有维系生命的氧气。
地球上年轻的孩子们正在来的路上,她得在此之前重建家园。
![](https://i.aiapi.me/h/2022/09/22/Sep_22_2022_00_58_13_3563357556559387.png)
看到这里时,我不由得想起刘慈欣《乡村教师》中的设定:
得了绝症的乡村教师,坚持要成为一片愚昧土地上的授业者。
因为拒绝村民偷学校的砖瓦,强拉适龄的孩子接受教育,他几乎得罪了全村的人。“大人们都盼着老师早点死呢。”
但正是他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却无意间让地球人通过了宇宙文明等级的考验,逃脱了被“清除”的命运。
即使在科幻作品中看过再多匪夷所思的人性异变,我依然会为这样的理想主义者而热泪盈眶。
就算人类在宇宙中孤独而脆弱,他们的信念也永远不会熄灭。
正如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那句雪莱的诗:“不要温柔地走进这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光明的消逝。 ”
“虽然智慧的人临终时懂得黑暗有理,他们也并不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