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原文标题:《抢先一步,为何是云南?》,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发放补贴鼓励生育,越来越多地方开始跟进。


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


从公开报道来看,这是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首个明确在全省范围内发放生育补贴的省份。


国家卫健委党组此前在《求是》杂志刊文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持续减少的出生人口,是导致人口增长拐点加速到来的关键因素。其中,云南颇为典型。统计数据显示,这个西南边境省份2021年的出生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达到近十年最低水平,常住人口更出现负增长。


“压力山大”的不只云南。2021年,全国多个省份出生人口创下数十年来新低,超半数省份常住人口均出现下降。云南之后,会有更多省份跟进吗?




根据云南省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末,云南全省常住人口为469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为9.35‰;死亡人口38万人,死亡率为8.12‰;自然增长率为1.23‰。


单看这一数据,相比出生率7.52‰、自然增长率0.34‰的全国平均水平,云南的生育水平其实并不算低。


不过,拉长时间线看,曾长期保持高生育水平的云南,其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已开始出现连续下降趋势。



从云南省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数据看(2020年相关数据未公布,不在此列),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


云南出生人口从2012年58.7万人逐年增至2017年64.8万人的顶峰,随后下滑至2021年44万人;


人口出生率从2012年12.63‰升至2017年13.53‰的顶峰后,逐年降至9.35‰;


自然增长率在连续8年保持6‰以上的高位之后,从2019年6.43‰大幅降至2021年仅1.23‰。


与此同时,云南省2021年的出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创下新低,成为过去十年的最低值。


生育率下降,一个直接影响就是青少年比重降低。


根据云南省七普数据,全省0-14岁人口占比为19.57%,相比六普时的20.73%,下降1.1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0-14岁人口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这十年里,云南青少年人口增势未达到全国平均线。


同期,云南15-59岁人口占比65.52%、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91%,分别比六普时下降2.68个百分点、上升3.84个百分点。


长远来看,生育率持续降低,年轻人口比例减少,进而造成的“底部老龄化”,值得关注。


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丰庆、红河学院商学院李丽在《云南人口抚养比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1999-2019年云南总人口抚养比由52.3%下降至38.7%,但少儿抚养比由41.91%下降至25%,老年人口抚养比由10.39%上升到13.7%。


与此同时,“20年间云南人均GDP与中国人均GDP的差距越来越大,并在2019年达到了最大差值2.3万元”。文章指出,照此进程发展下去,云南很可能提前进入“未富先老”的困境。




人口自然增长优势减弱,这对于原本就面临人口外流压力的云南来说,显然不容乐观。



云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云南总人口年增长量大多维持在10万人左右,2017年达到最高值16万。但在近三年里,年增量从2019年11万降至2020年8万,并在2021年由正转负,急剧减少32万。


这也是过去十年来,云南人口总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具体到云南省16个市州,仅有5个市州七普较六普人口总量实现正增长,其余11个均为负增长。其中,楚雄人口减少超过26万人,昭通、普洱、临沧、大理4个市州人口减少超过10万人。



从六普到七普,云南仅昆明、西双版纳、德宏、怒江4个市州总人口占全省比重有所提升,也就是跑赢了全省的人口增势。


其中,比重上升最多的昆明,常住人口从643.2万人增至846万人,增量达到202.8万。这一增量,比云南全省的人口增量(124.3万人)还多了近80万。


省会城市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使得昆明的人口首位度在十年间提升3.93个百分点。同期,西双版纳、德宏、怒江的比重提升均不足1个百分点,分别为0.29、0.15、0.01个百分点。


这四城之外,其余12个市州总人口占全省比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尽管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云南省内的人口分布情况,但各市州尤其是人口大市出现的出生率下降趋势,仍然不容忽视。


以云南省第二人口大市曲靖为例,当地七普总人口576.58万人、占全省比重为12.21%,仅次于省会昆明。而凭借常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曲靖同时也是云南人口自然增长大市。


然而,2012-2021年间,曲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6.59‰大幅降至1.55‰,常住人口也在同期减少23.5万人。



在此背景下,云南官方近日公布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人口出生下降趋势缓解”。


为此,在降低生育成本方面,《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助;对新出生并户口登记在云南的婴幼儿购买意外伤害险给予每人每年50元参保补贴。


在此之前,全国已有四川攀枝花、甘肃临泽、湖南长沙、黑龙江大兴安岭等地先后出台或拟出台发放生育补贴相关政策——


去年7月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的攀枝花,明确为生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育儿补贴,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截至今年3月,首笔发放金额达95万元,共有650户家庭领到育儿补贴金;


湖南长沙明确,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据长沙市卫健委测算,这笔补贴每年需投入约2000万元;


黑龙江大兴安岭在《大兴安岭地区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大兴安岭地区户籍且在本地区工作生活的夫妻,生育第三个孩子给予一次性奖励金2万元。生育二孩每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生育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不过,相比上述地区,此次云南出台的政策是首次在全省范围内落地,其中“将分娩镇痛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三孩教育补贴制度”等举措也颇具亮点。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地方跟进生育支持政策。


一方面,人口增长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生育水平持续走低,成为影响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



另一方面,积极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继去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之后,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等7个方面,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并推出20项具体举措。


不过,不少专家也提醒,就地方而言,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对准“痛点”、落到实处,才是保证生育支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