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ID:wwwstcncom),作者:蔡江伟,编辑:叶舒筠,校对:陶谦,原文标题:《火线评论丨600759异动:别让关注价值异化变形》,头图来自:《脱口秀大会》截图
因为脱口秀演员“House”的一场表演,代码为600759的ST洲际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霸榜中秋假期间的财经话题。并没有太多悬念,这只股票在节后首日开盘即强势涨停,封单一度高达数十万手。
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了吗?显然并非如此。在相关舆情发酵后,上市公司在12日晚间紧急声明,明确表示“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份澄清公告在网络上汹涌的“帮House回本”等话语喧嚣面前,显得那样的势单力薄。
必须承认,“关注即是价值”是当下客观存在的现实。就跟商铺门前的客流量一样,来来往往的人多了,生意自然就会更好一些,也即是流动性溢价。对于个股而言,经过网络的高强度曝光后,哪怕只有很低比例的人参与,但这些个体微弱的力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后,已足以对股价造成重大影响。
从这个案例来看,“House”很可能并未意料到事件会如此发展。他本人也在微博予以澄清,表示这场脱口秀仅是演出行为,只想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自己及家人目前并没有持有这只股票,也没有相应的计划。
即便如此,这很可能成为证券监管的一个全新课题:当某人的无心举动,却引发巨大的舆论关注,进而造成股价剧烈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巨额财富转移,这样的行为应该怎样界定?即便出于无心,但在客观结果上,是否触及了“股价操纵”的红线边缘?当一个“House”的无心之举树立了示范效应,今后会不会有人依样画瓢、刻意设计,损害投资者利益?于监管而言,又如何在实操上,对这种大规模的群体一致性举动,给予有效监管或防范?这并非杞人忧天,类似的案例早已在美股上演,比如游戏驿站等被散户抱团爆炒,但美国的监管部门并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应对办法,只是将其归为“市场行为”。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击鼓传花式的炒作并不产生任何价值,只会带来财富的转移。短期来看,目前持有或稍早买入了“600759”的人是幸运的,因为突如其来的关注度,让他们市值蹿升,享受了财富增值的喜悦。当关注度退潮、情绪冷却后,裹挟于其中的投资者,将再次比拼撤离的快慢,但显然,无论如何,始终得有人直面股价的痛苦回调。毕竟,长期来看,决定股价的,始终还是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ID:wwwstcncom),作者:蔡江伟,编辑:叶舒筠,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