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良豪,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很多人说,苹果已经不会创新了,甚至开始“抄袭”安卓系统的设计。iPhone联合设计者托尼·法德尔认为,其实大多数安卓手机并不懂真正的创新。
果不其然,又有不少人熬夜看完了苹果最新一期“‘超前瞻’科技春晚”。
全长100分钟的秋季发布会,苹果更新了自己的三条产品线,不过引发全网轰动的,也许有且只有iPhone 14 Pro新增的“灵动岛”设计。
发布会前,几乎全网都在吐槽iPhone 14 Pro屏幕挖孔设计将从“刘海”变为“药丸”,这个设计更曾一度引发苹果竞争对手们的无情嘲讽。当然在发布会上,苹果围绕这颗“药丸”做了诸多软件适配,其可以随着软件和应用场景变化的演示画面,一定程度上让这个看上去的缺陷变成交互上的亮点。
苹果到底缺不缺热搜,全世界都知道。今年5月11日,苹果宣布停更iPod产品线,随即引发不少人的集体回忆。据报道,宣布iPod停产的消息一出,苹果中国官网的iPod touch在一天之内全部售罄,就连平时几乎无人问津的“乞丐版”32GB版本也被抢光。
众所周知,iPod带来的革命性变化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催生了后来彻底改变世界的iPhone——如果没有iPod,就不会有iPhone;而如果没有iPhone,智能手机时代就可能更晚到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第一代iPod所依托的底层技术的诞生地并不是苹果,而是一个叫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的技术极客——他的个人履历里,注明了三个最重要的身份:iPod之父、iPhone联合设计者、谷歌Nest创始人。
很多人称他是“天才”,毕竟iPod和iPhone是他最知名的两件代表作。在他的《创造:用非传统方式做有价值的事》(以下简称《创造》)中,托尼·法德尔却这样自述:“我的人生并不是从iPod开始的,但苹果是我学会了确立原则的地方。每一次前进,每一次失败,都让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我们最近和托尼·法德尔聊了聊,从颠覆世界的iPhone出发,去讨论“创造”及其背后的故事。
“iPhone的目标用户是所有人”
新周刊:当iPhone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你当时认为什么样的人会想要它?
托尼·法德尔(以下简称“法德尔”):在2005年,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是全键盘的黑莓,全世界1/4的人都是它的“死忠粉”。当时苹果很多销售人员都在用黑莓,毕竟它是为出差的商务人士定制的,针对的都是那些最需要写电子邮件、发送信息和更新文档的商务人士。
很多人都在想,苹果自己的手机没有物理键盘会“死得很惨”,但乔布斯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过:“我们不是在收购一家手机公司,然后在上面放音乐。我们正在拿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当时的手机市场上,很多的产品不是用来看电影、听音乐的,也不是用来网上闲逛的,更不是用来拍照或者和朋友保持联系的。
但iPhone不是。它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产品,目标用户就是所有人。就像乔布斯在iPhone发布那天说的一样:“一台带触控的宽屏iPod,一部革命性的手机,一款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互联网通信设备……这不是三台独立的设备,这是一台设备,我们叫它‘iPhone’。”
在iPhone被发明出来之前,手机还仅仅只是一台以打电话为主的功能手机。当人们外出旅行时,很多人都会带上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一台iPod或者便携式DVD播放器之类的数字媒体设备。iPhone问世之后,我们都知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很多人都有这三种不同的设备以及其中一些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而我们做的是把这些设备放到同一个产品里而已。
新周刊:所以你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一台智能电脑,对吗?
法德尔:当然。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是一个提高生产力的工具,不再只是一个用于通信、获取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
看看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在早期非常重,功能也很有限。但后来它接入了互联网、有了浏览器可以访问各种东西,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轻。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目前处在技术的最前沿,技术领域的尖端。在庞大的市场中,所有最好的技术都被用于最高端的领域。
新周刊:很多人吐槽iPhone的变化越来越小,过去那些石破天惊的创意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你怎么看?
法德尔:我也经常留意到这样的观点,比如很多人常常觉得新手机“仅仅只是多堆了些摄像头”,以此来显得有创新,其实不然。iPhone的创新是发生在软件和系统层面,而并非硬件本身。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今天全世界大多数的安卓手机厂商,它们只提供硬件,反而忽视了软件、服务,甚至是整个智能生态系统。比如说,iPod不只是这台机器本身,还包括后来出现的iTunes商店、音乐和视频,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更新。这种思维在之后也促使了iPhone、iPad的诞生,最终影响了很多领域。
我一直认为,第一版产品应该是颠覆而非进化。假设这版产品取得了起码的关键性成功,那么它的下一代通常就是在上一代基础上的迭代进化,以此类推。简单来讲,如果第一个产品的系统做得很好,成功吸引人们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那么之后就可以保持主导地位。
这就说明了一切——建立一个伟大的产品,应该是在不同的层面上不断创新,而不是只是疯狂地在硬件上来回堆砌,因为产品和系统总是建立在彼此之上。
“乔布斯教会我说‘不’”
新周刊:很多人认为苹果是一家引人注目的公司。你眼中的乔布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他共事数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法德尔:早在2000年我就见过乔布斯,但真正开始认识他是在2001年4月我成为苹果的正式员工之后。虽然我听说过很多有关于他的故事,听说过他“野蛮无理”的处事方式,但真正见到他的第一刻,我才发现,“哇,原来这就是乔布斯!”
关于乔布斯的故事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他教会我更多地去说“不”。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知道说“不”,如果我们对每件事都说“是”,没人知道这个“是”到底是什么,意味着事情没有优先级。而当你说很多次“不”的时候,人们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值得关注,什么事情不该关注。
还有一点印象深刻的,就是乔布斯曾经告诉过我:“讲故事就是一切。”展开来讲,就是每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故事,一个解释它为什么需要存在,以及它将如何解决客户问题的故事。这不仅为了推销产品而存在,还可以帮助你定义产品、理解产品,以及理解你的客户。
乔布斯是这方面的大师,我们一起共事的时候,他总是反复地在告诉别人一种产品的用途之前,花时间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它,而且也在一直去打磨、完善这个故事。因为一个好故事会让人感同身受,它能够识别受众的需求,最终打动更多的人去爱上这个产品。
新周刊:你提到,苹果是你学会了确立原则的地方。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法德尔:也许我需要稍微讲讲我加入苹果之前的一些经历。22岁的时候我到“通用魔术”(General Magic)工作,结识了曾经在苹果工作过的几位前员工,同时也在学习工程学,以及设计和制造产品的过程。后来我到了飞利浦,在那儿我学习了产品思维,学习消费者心理和品牌宣传,也推出了两款为商务人士开发的掌上电脑——尽管最终销量都不尽如人意。
的确,苹果是我学会了确立原则的地方——事情做到位了吗?事情做得够好吗?这也是我心目中设计的真正意义。不过我更懂得了如何在面对紧张、煎熬、永无止境的压力时厘清思路、组建团队。比如,我们用iPod颠覆了世界,占据了超过85%的市场份额,但是手机世界开始对iPod业务产生威胁,这逼着我和我的团队不得不自我颠覆,决定去“自己打自己”。
不用害怕去颠覆那些曾经让你取得成功的事情,因为如果太沉迷于保护这些“成功”,那就会衰落、溃败,甚至死亡。要做真正差异化事情,你就需要有创造性的张力和创造性的冲突;如果不这样,你将不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事情会被变得更加从众,然后就是取悦每个人。
令人上瘾的社交媒体,做得太过火了
新周刊:你自己也是一位创业者,过去也有过几段创业失败的经历。
法德尔:其实创业就好比是在学走路,谁都会在学走路的时候摔过跟头。但只要成功迈出第一步,你的父母和家人肯定会说“噢,他成功走了第一步”“再试一次”“继续走下去”之类的话,来鼓励你去迈出第二步。
创业也是如此。如果你在做一件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事情,首先一个事实是:你有可能会失败。但你必须学会接受失败,因为失败是有意义的事情,它会继续去帮助你实现你认为具有创新意义的事物。
无论做哪一行,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信念与想法,“当我在做一些新的不同的事情时,失败是可以接受的”。实践、失败、学习,其它的自然会跟着到来。当然,假如有一天你突然意识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的时候,你就需要找一个你可以拼尽全力努力工作的地方——到底想和谁一起工作,想学到什么,想成为谁。
新周刊:也就是说,我们人生阶段中是会选择不同的人作为榜样的。
法德尔: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过不同的榜样,比如我的祖父、我在通用魔术工作期间的那些伟大的同事、苹果前董事比尔·坎贝尔(Bill Campbell),等等,当然也包括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历史人物。我喜欢那些有故事的人,因为通常来讲,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拥有最不寻常背景的人。
人类是很出色的学习机器,很多故事也常教导人们“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或“站在我们祖先的肩膀上”,这句话是有原因的。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所做的就是去寻找那些正在做伟大事情的人,试着把他们的启迪变成自己的驱动力。
所以我们需要那些值得崇拜的偶像,但不是只是单纯地去崇拜,而应该更好地去理解他们带给你的启迪,并努力内化成实践。
新周刊:回到科技层面上,你怎么看现在的社交媒体带给人类生活的变化?
法德尔:我愿把这些社交媒体归结为“上瘾产品”。不得不说,我们在制造这些“上瘾产品”上做得太过火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很多人整天把智能手机拿在手里,和它们一起入睡,再和它们一起醒来。
其实我并不希望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屏幕,因为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因为疫情,我们彼此间产生了许多这样的屏障,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彼此流露情感的时候。说实话,看着别人的眼睛,想看到、感受和审视他们的灵魂并建立关系,比通过Zoom来开视频会议要好太多了。
我们说“创新永远不会止步”,但假如越是让科技介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世界上就会有越多的东西退化,就会有更多的人在网络上匿名发布传播恶意,或者做一些与社会相悖的事情,最终有可能会迅速摧毁和毒害我们的社会。
所以,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在科技和现实社会之间取得平衡,毕竟我们是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实习生林婧妍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