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押沙龙yashl(ID:yashalong2000),作者:押沙龙yashl,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01


偶然翻到自己四年前的一篇文章,是说余秋雨的。


说的不太客气。我说余老师“永远充满甜蜜蜜的伤感,黏糊糊的感动,永远准备着在眼泡里蓄上两包热泪”,还说人家“总是要把脸仰成四十五度,才能让眼泪不再流下来”。虽说是自己的文章,读完以后也颇为感慨。现在要让我再写篇这样的文章,观点不会有多大变化,但语气可能不会这么刻薄了。以前我觉得余老师发起腻来,真烦人。现在我觉得没那么烦人了。


这个变化怎么产生的呢?还是郭德纲说的那句话,全靠同行的衬托。现在爆款文看多了,再看余老师起的那点腻、流的那点泪,真的就是小毛病。他愿意“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就让人家哭嘛;他愿意“以一辈子去索解”木鱼敲出来的笃笃声,就让人家去索解嘛。碍你哪儿疼?!他至少没有说自己代表传统文化吧?他至少没说不喜欢《文化苦旅》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吧?这就不易。看,我现在对待世界就是这么宽容。


02


余秋雨老师确实喜欢泪汪汪地炖文化鸡汤,炖出来的汤又甜又腻,搞不清楚是猪油搁多了还是红糖搁多了。但是你得承认,那确实是一锅汤,锅里头也确实躺着一只瘦鸡。


平心而论,余秋雨老师还是挺有文化的,骨子里也是尊崇文化的。他文章里那点矫情做作,主要是文风和品位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反智的成分。余老师写文章,可能有取悦读者的意识。当时的人民群众有附庸风雅的需求,他就帮助人民群众附庸风雅;当时的人民群众有分泌眼泪的需求,他就来帮助人民群众按摩泪腺。有些文化人可能对此看不惯,这是因为他们定的标准太高。如果当成纯粹的商业活动看,这也是合乎规矩的买卖。而且余秋雨老师炖鸡汤的时候,也还是蛮诚信的。


人家每篇文章都用心推敲,讲究行文布局,承转启合,还精心镶嵌进去历史小典故。按照“美文”的标准看,水平还都是相当高的。你再看现在的爆款文,有几个能这么认真的?谁关心什么承转启合,历史典故?大家都讲究“挖痛点”。捏住读者的痛点,一把掐下去,读者一声爽叫,马上乖乖买账,一键三联。


相比之下,余老师花的就是捏脚的功夫,连按带搓,手法细腻。搁到现在,读者多半会嫌他墨迹。这就是网络时代的变迁啊,洗脚城变成挂粉灯的洗头房了。以前觉得洗脚城不体面,现在回头看,人家那真是正经地方。而且余秋雨老师人家也只是做文化销售,并没有搞文化传销。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销售最多只是迎合,而传销却要煽动人心中很多黑暗的东西。所以,你看余秋雨老师写的书老老实实地叫《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并没有说《我在文化苦旅上发现的惊人真相!》《这些人民之敌让我千年一叹》。读了他的书,最多让你说话的时候显得有点拿腔拿调,但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坏。


03


余秋雨老师也没什么戾气。当年因为一篇文章,那么多人骂他。他也无计可施,只能伸着脖子挨骂,哪像现在的某些教授,跟我拌两句嘴就要给我扣个大帽子,还要“坐头等舱过来打断你三根肋骨!”。相比之下,余秋雨老师人家还是以文化人自居,爱惜羽毛的。以前我没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表扬的。读书人嘛,爱惜点羽毛不是正常的吗?争论的时候,不能对别人喊打喊杀一腔戾气,这不是正常的吗?对读者要有起码的尊重,不能像搞传销式的割韭菜,这不是正常的吗?


这还值得表扬吗?岁数大了以后,就觉得这还真值得表扬。确实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做到这些。年轻的时候,我总觉得一个人要心底善良,行为端方,品行闪闪发光,才配叫做好人。人到中年以后,我的想法是:别太脏,就是好人。


04


我接触过的读书人,对余秋雨老师都是有点不以为然的,几乎没有例外。


打个比方,我要是参加一个北京读书圈的酒局,碰到一个陌生人问我:“你平时喜欢哪个作者呀?”我要是悍然回答:“我特别喜欢余秋雨老师。”对方看我的眼神就会变得有点迷离,搞不明白我怎么能混进这个酒局的。如果我接着回答说:“除了余老师以外,我还特别喜欢于丹老师”,那对方的眼神就会变成彻底的鄙视。如果我继续回答说:“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汪国真老师,尤其是他的《热爱生命》,写的真好”,对方的表情马上就会变得豁然开朗:“啊,原来这货是在玩冷幽默!”


这种歧视不能说没道理。一个以读书写字为主业的人,如果最喜欢的读物是《论语心得》和《汪国真诗选》,那么他的知识水平确实让人起疑。但是我同时又觉得,余秋雨、于丹,乃至汪国真,他们能火起来,不一定就是坏事。当然,这不是最优选择,但勉强也算次优选择。他们有的可能失之于矫情,有的可能失之于浅薄。但无论如何,他们输出的观点并不凶恶,总的来说都是向善的。而且他们也都把自己当成文化人,有点起码的矜持。


他们说的东西,自己虽然未必深信不疑,但多少还是有点相信的。现在有些大V,看见马火了就说自己是驴,见了青蛙火了就说自己是蛤蟆,什么吃香就往什么上靠,随心所欲,变幻无常。我觉得余秋雨他们还做不到这个程度。


余秋雨老师他们火起来,至少说明当时人们向往知识,向往文化,向往优雅。虽然这些向往表现出来会有点矫揉造作,甚至有些肉麻。但是知识、文化、优雅毕竟是值得向往的呀。


再甜腻的鸡汤也好好过粪汤;再做作的文化之旅也好过党同伐异,宣泄情绪。


在热火朝天的网络时代,我居然怀念起了余秋雨老师。


唉,谁能想得到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押沙龙yashl(ID:yashalong2000),作者:押沙龙yas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