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梁孝永康 (ID:lxyk523),作者:永康赞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红楼梦中,秦可卿死的时候托梦给王熙凤。给王熙凤说了一番道理,预言了贾府以后会衰败。王熙凤就问有没有办法阻止衰败?秦可卿说阻止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趁着现在富贵之时为以后的衰败做些准备,因此她给凤姐出了一个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地房舍,因为这些祭祀产业即使有罪了连官府也没收不了的,可以永续经营。在这些田地房舍中祭祀祖宗,设立家塾。以后贾府即使没落了,子孙也可以回去耕读传家,可保衣食无忧,也能让家族的祭祀延续下去。


可惜王熙凤醒来后,就把秦可卿的方案和劝谏抛到九霄云外。后来贾府主要人物都被抓去入狱,权力和财产都没收了。连王熙凤的女儿都被卖掉了,还要靠刘姥姥去救回来,可见是如何的惨。如果贾府能执行秦可卿的方案,至少最后剩下的人还是有退路的。


我当时看到秦可卿的方案,就觉得非常高明,她抓住了一个家族能够长远持久发展的三个最本质的事情。


第一,经济基础,就是要置办田地房舍。


在封建的农业社会中,田地有多重要应该不用多说。田地是可以永续经营的资产,不像现在的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很难长久。在农业社会,那些地主大家族,后代子孙即使没啥本事也不要紧,只要不出现卖祖宗田地房屋的败家子,地主是很难衰败的。往往改朝换代了,你老家的地主还是地主,可谓铁打的地主流水的皇帝。


当饥荒年来临的时候,很多老百姓没饭吃了,就会卖掉自己本来就很少的一些田地来换点粮食保命,而这个时候谁有钱去买这些田地呢?肯定是地主。即使是田地多一些的富农,饥荒年也可能只够自己吃,没有多余的钱买田地扩大产业。


而干旱洪涝这些气候现象时不时的就会来一次,因此农民的田地就越来越少了,地主的田地就越来越多了。最后大部分农民要帮地主种田打工,赚口饭吃。


那你如果是个农民,有没有可能成为地主?也有可能,只是难度超级大。


农民里面有更会持家会打算的,他们干活更努力,干完自己的活还帮地主打工赚钱,精打细算,每年能够余下一点点,到饥荒年不至于卖田地。长年累月下来,还积累了一些余钱,他们就会多买一点田地。就这样慢慢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就成为了小地主了。


但通过这种方式成为地主的可能性很低,因为速度太慢,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只要后代出现一个不努力的,懒散的,没有打算不会持家的人,就把祖宗之前几代的积蓄耗光了。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一下子某个人发了财,回家置办田地了。


比如白鹿原里面的鹿家,他家起家的祖师爷是个厨师,从小是个吃百家饭的乞丐,长大后就出去谋生,在一个饭店里面当伙计打水烧火。里面有一个厨师炒菜很厉害,赚钱比较多。小伙就要拜师学艺,想不到厨师是个变态,要天天骂他打他还要干他(厨师是同性恋),小伙为了赚钱也同意了,就跟着厨师学习厨艺了。由于小伙人机灵也很有悟性,后来就成为了名厨。赚了很多钱就不断在老家置办田地,就成为了当地的地主。


这种方式看起来比第一种方法更靠谱一些。但是难度也很大,比现在的贫苦家庭突然崛起一个大老板还难,因为那个时候机会远没有现在多。


这个鹿家祖师爷发家后,就回老家买田地做地主,这样家族产业才能长长久久。如果一直在外面做厨师或做生意,搞不好哪一天就没落了,风险比做地主大多了。一个家族要长久强盛下去,就要有长久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不会被破坏。


而田地是当时最硬的资产,最持久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开展很多其他事情。比如非常重要的核心事情之一,也是秦可卿交代的第二个重要事情。


第二,读书。


别看现在人人都可以读书,在古代读书是有钱人家的专利。普通农民饭都吃不饱,哪有钱让子女读书?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有钱了才能读书,大户人家还有私塾,专门让自己家族的小孩去读书的。


那时候商业不发达,读书考科举是最重要的上升通道,但是这个通道也是有钱人的专利,基本和农民无关,你字都不认识,怎么去考科举?


曾经我和长官讨论,为什么近现代湖南出了这么多人才。长官说曾国藩是首功,因为曾国藩的湘军绝大部分是湖南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后,攻进南京城,把里面的财宝一船一船的运往湖南,很多士兵得到了钱财。这些士兵都是大老粗,也不会干别的,但是他们知道一个道理,就是让子女读书。把钱都办学校投资教育,所以后来湖南出人才的概率就远远领先全国了。


古代的地主做久了,都想着自己家族子孙能出一个大官。因为地主只是“富”,出官才是“贵”。才能真正光宗耀祖,让家族具有空前的影响力,和其他地主拉开距离。你家要是出了一个进士,那匾额要挂在家族最显眼的位置。这匾额不仅仅是给外人看,彰显自家的富贵,也是给自家人看的,要后人以此为榜样。这是一种家族文化,能沉淀出家族文化的家族,才能成为持久的名门望族。


在山西的乔家大院,有很多匾额,其中“学吃亏”“俭养德”给我印象特别深,这就是他们家族经商和持家的文化。要做成匾额挂起来,让后人天天看,这就是家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几个字很简单,但是当时我去参观乔家大院的时候,抬头看到这几个字,内心充满深深的敬畏之感。


好的家风和家族文化,让后世子孙出优秀人才的概率会大大提升,出渣渣的概率也会同样降低。


人性无法改变,但是文化是一种很好的约束人性机制。比如你家族世代推崇俭养德,那你每次奢侈的时候,你就会有罪恶感,家族其他人也会批评你。当好的家风成为主流的时候,坏的习气就会成为异类,让你自己感觉不舒服,其他人也无法容忍你。反之坏的风气成为主流也是一样的道理,好品格的人反而无法立足。家庭如此,社会也如此。


一个大家族的衰败,往往从家风败落开始,红楼梦里的贾府就是如此。说到家族文化,就要谈谈秦可卿交代的另一个重要的事情。


第三,祖宗祭祀。


祖宗祭祀这个事情听起来有点迷信,但是年纪越大,看的事情越多,你就明白这不是迷信,这也是家族文化的重要部分。


比如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几千年文化璀璨的民族,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文明一直没有断,一直在延续。几千年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学、艺术、哲学,这是一种文化的沉淀。这种文化会形成一个民族的韧性,每次遇到民族危亡之时,就有一批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前仆后继,因为我们的文化不能断,民族不能断。


同时共同的文化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因为我祖先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包括你所听的一切故事,比如孙悟空闹天宫、武松打虎,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让十几亿人拥有共同文化属性。有文化沉淀的民族,不一定会最强,但是更能持久。就像你在异乡漂泊再久,也不会有归属感。


而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是故事,这就是文化。


文化无声无息,但却是一个民族能长久最大的力量。


对于家族也是如此。欧洲喜欢搞血统,比如某人是尊贵的皇室血统,某某贵族血统,他就很以这个为荣。这玩意会给后人打下一个思想钢印,即使后面家族没落了,后人总有一种恢复家族往昔荣耀的信念,不甘为下流,有这种意念在,后人出牛逼人物的概率比普通人家就大的多。


中国也是如此,历朝历代,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对祖宗祭祀都很重视。一个国家要记住历史,一个家族也要记住祖先,记住自己的来历,这就是传承。


记得小时候,父母每年过完年,就扛着大包要去广东打工了,出发前总要在祖宗的神位前上香作揖,口中念念有词。我也不知道他念的啥,大概是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出去能多赚钱之类的话。那祖宗会不会真的保佑呢?其实并不会。但是这种仪式会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就和一个人的信仰一样,让你知道你为什么而活。


假设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就如一个无根的浮萍,内心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弃子,他一定会去寻找其他的精神信仰。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能缺失这种精神信仰的。


对于大众来说,祭祀祖先,比如在祖先神位前烧柱香,清明节去扫墓,中元节等等,不仅仅是对先祖的怀念,更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这种东西你感觉不到其重要性,但是想想如果从来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会和很多动物一样,长大后甚至一出生就独自去面对世界了,不知道自己父母,也不知道自己祖先和家乡了,大家就都成了孤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社会进入到更高的工业甚至科技文明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了。家族观念就渐渐淡薄,很多的东西被视为封建糟粕而被人遗弃。


大家纷纷走进大城市,买房,定居。孩子在城市里长大,也对老家再没有感情。尽管老家的山上埋着几百年来的祖先,也渐渐会被遗忘。


甚至家庭和婚姻制度都已经渐渐变的淡薄,男责女忠的婚姻基石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个人自由主义,每个人都追寻自己的独立自主,不愿意被任何制度或文化束缚,自由开放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


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在这样的时代,每个成年人都能独立生存下来,都能远走高飞去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独立自由才能更大的发挥生产力。每个人变得更自私,为自己而活,更能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才能。生产关系一定是产生力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就会诞生新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让大家都找到逻辑自恰,这无可厚非。


只是在自由主义的文化之下,有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些孤独。在钢筋水泥和霓虹灯下,我们偶尔会迷茫而怀念故乡的原风景。在开放的男女关系之下,我们也会向往以前白头偕老矢志不渝的爱情。但是天下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以前有以前的好,现在有现在的好。你接受好的一面,就要相应的失去一些东西,这同样无可厚非。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只能去适应。只是在如今的社会,在选择太多的情况下,我们反而会更迷茫。在自由主义文化之下,我们反而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在处处皆可安家的世界,我们反而没有家。在不受文化约束的开放爱情观念中,我们再难找到真正的爱情。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中,更需要我们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心态,穿过乱花迷眼的表象,去思考本质。才能找到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心灵港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梁孝永康 (ID:lxyk523),作者:永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