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Jesse,原文标题:《别再期待真全面屏iPhone了!苹果在发布会上说得多明白》,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5 年了,iPhone 进入“全面屏时代”已经 5 年了。


在这 5 年里,全面屏早已实现了普及,就连千元机,也都用上了几乎覆盖手机整个正面的“全面屏”。唯一的例外,只剩下 iPhone SE。


“全面屏”是智能手机发展史上,一次关键性进步,但它也成为了萦绕在行业上空的一朵乌云。自 iPhone X 之后,屏幕形态再也没有过任何革命性进化。


5 年后,苹果终于干掉了“刘海”,但取而代之的是一颗“药丸”。刚刚发布的 iPhone 14 Pro,采用了另一种并不新鲜的全面屏解决方案:挖孔。


iPhone 14 Pro丨图片来自苹果官网<br>
iPhone 14 Pro丨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苹果称这颗“药丸”为“灵动岛”,围绕这座“岛”做了一系列软件适配,让它看起来不那么像一个突兀的孔,而是屏幕本身的一部分。


灵动岛交互设计丨图片来自苹果<br>
灵动岛交互设计丨图片来自苹果


“挖孔”是目前最常见的手机屏幕解决方案,但人人都知道,全面屏的终极理想,应当是一块 100% 占据手机正面,毫无瑕疵的屏幕。过去几年,很多厂商试遍了各种方法,尝试接近“完美”。


但他们都失败了。


手机迭代的“主线任务”  


手机厂商对屏幕的执念,起源于 iPhone。


2007 年 iPhone 诞生的时候,它并不是史上第一台智能手机。在苹果之前,诺基亚等厂商已经做了好几年的“智能手机”。但今天的人们普遍认为,是 iPhone 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原因就在于这块“多点触控屏”。在 iPhone 之前,99% 以上的手机,都采用“屏幕 + 键盘”的设计,iPhone 之后,99% 以上的手机,都采用电容式的多点触控屏。


从实体键盘到多点触控,可以说,是屏幕的革命,引发了交互革命,才让手机真正变得“智能”。


从那时起,升级屏幕成了手机厂商的“主线任务”。


2011 年,iPhone 4 发布,它第一次搭载了“视网膜屏幕”,让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超越了一个关键门槛:正常使用下,肉眼看不到屏幕上的像素点,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就像真实世界里的事物那么清晰。这一特性瞬间引爆了市场,发布后一个季度,iPhone 销售额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iPhone4丨图片来自 Apple WWDC 2010<br>
iPhone4丨图片来自 Apple WWDC 2010


视网膜屏幕又成了手机行业的“黄金标准”。各家手机厂商都开始把屏幕分辨率提到同等,甚至更高的水平上。


iPhone 4 发布后,智能手机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普及期,各种屏幕技术层出不穷。比如让屏幕显示效果更为通透、亮丽的“全贴合技术”;让屏幕外层玻璃变得更坚硬牢固的“大猩猩玻璃”技术;又比如能让屏幕对比度更高,为后来的异形屏、挖孔屏奠定了基础的 OLED 技术……


在屏幕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尺寸”成了消费者最关注的点。


iPhone 开发初期,乔布斯曾断言,“初代 iPhone 采用的 3.5 寸屏幕,是最适合人手握持、操作的手机尺寸”。后来,这一标准先是被三星不断打破,推出了 4.0、4.3 寸的手机,而且这些产品几乎遵循着“越大越好卖”的规律。


直到 2014 年,苹果自己也忍不住了,推出了尺寸更大的 iPhone 6、6 Plus 系列,立刻把 iPhone 的销量再次带上了一个新台阶,相比之前增长了 50% 以上。


iPhone 6、6 Plus丨图片来自Apple TV AD<br>
iPhone 6、6 Plus丨图片来自Apple TV AD


从多点触控、视网膜屏幕,再到尺寸,iPhone 诞生的前 10 年,每一次销量大幅增长,普及程度提升,都和屏幕升级息息相关。也难怪屏幕会成为手机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升级屏幕成了手机厂商最重要的“主线任务”。


通往全面屏的尝试  


2016 年秋天,小米召开了一场新品发布会。


发布会前预告的产品是小米 Note 2,一款“正常”的大屏手机。但小米的市场人员向媒体透露,这次会发一个“非常重磅”的产品。


这个产品就是小米 MIX。MIX 也不是第一款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手机,在它之前,夏普 AQUOS 更早尝试过类似技术的可能性。


小米MIX概念手机丨图片来自小米
小米MIX概念手机丨图片来自小米


MIX 也并没有取得市场销售上的成功,甚至没有大规模量产。但它依然把“全面屏”的概念,第一次带到了消费者,特别是国内消费者的视野里。毕竟“全面屏”这个词,最早就出自小米。


2016 年,正值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把屏幕做大”的升级,已经达到极限——再大,手就真的拿不下了。此时的 MIX,就像是为所有厂商打开了思路。经历过多点触控、分辨率、尺寸的三次革命,“全面屏”当然会成为下一个关键的升级方向。


从厂商到消费者,大家都认定,谁能最早把手机正面做成一块完美的,100% 覆盖的屏幕,谁就能赢得这场比赛。


一年后苹果发布 iPhone X。以自己的方式,定义了“全面屏”的标准,也开启了过去 5 年的“刘海时代”。


iPhone X 顶部的“刘海”引发了不小争议。从电视时代起,屏幕就一直是完整的方形。苹果在顶部掏出一个凹槽,放置前置摄像头、Face ID 模组的做法,违背了大部分人对“屏幕”的固有印象。


这也使所有人更坚决地认为:必须加速搞出 100% 覆盖的“真·全面屏”。


2018 年各家厂商都开始了“竞赛式”的产品开发,试图找到一条捷径,冲向“真全面屏”的终点。


小米尝试过的一种屏下摄像头实现方案丨图片来自小米<br>
小米尝试过的一种屏下摄像头实现方案丨图片来自小米


有些厂商设计了一个机械模块,把前置摄像头藏在手机顶部,平时隐藏,到使用时再弹出;也有厂商,开始尝试在手机背面放一块“副屏”,培养用户多通过这块“副屏”进行自拍,最终实现在手机正面不放前置摄像头。


vivo NEX丨图片来自vivo微博<br>
vivo NEX丨图片来自vivo微博


最终把这件事推向高潮的,是“折叠屏”。如果说全面屏的终点是“100% 屏占比”,折叠屏则让屏幕尺寸的可能性,突破了机身本身。这种概念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里:把一个小的便携设备,展开成一张更大的屏幕。


2019 年,三星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当时国内知名的科技媒体人王自如,怀着满腔兴奋,拍摄了一个长达 46 分钟的开箱体验视频。他把这次产品的开箱,视为手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看到手机的一瞬间,他兴奋地表示:awesome(太棒了)


全面溃败  


距离“全面屏理想”诞生,5 年过去了。


无论是弹出式摄像头,还是背面的副屏,都已成为历史。事实证明,用户不会为了获得完美的“全面屏”,就愿意做出牺牲。机械摄像头带来的弹出延迟、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副屏带来的麻烦,都成了用户不愿承受的负担。


现在已经有上游厂商,做出了一些实验性的“屏下摄像头”方案。这些方案的基础,是把摄像头所在区域的屏幕像素减少,让光线能够通过。另一方面,在前置摄像头使用时,手机会关闭这部分区域的像素,防止屏幕的光线干扰摄像头。也有厂商在尝试用算法,消除屏幕光线带来的信号干扰。


但最终的效果,无论是屏幕的显示效果,还是前置摄像头的拍照效果,都会有相当严重的劣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主流品牌,把这类技术用在主力产品上。


而且经过 5 年时间的洗礼,用户似乎也习惯了“异形屏”的设定。无论是刘海,还是挖孔,都各自成为了某种“标准形态”。


从去年开始,苹果甚至在 MacBook 全系产品线上,也采用了“刘海”的屏幕设计。用户依然有吐槽,但不影响产品热销。


MacBook Pro丨图片来自官网<br>
MacBook Pro丨图片来自官网


在通往“完美全面屏”的这场赛跑里,厂商们停在了终点线前,一步之遥的地方。与用户一起,大家逐渐习惯了坐在这里,一坐就是 5 年。


“灵动岛”的出现更是证明了,与其强行通过妥协的方式追求形似上完美的全面屏,不如通过设计,让用户从体验上,忽略掉“瑕疵”的存在。


按照 iPhone 迭代的惯例,iPhone 14 Pro 的“灵动岛”设计很可能会像之前的“刘海”一样,用上至少两三年。这些年大家兴奋讨论过的“计算设备的下一次视觉革命”,无论是 VR、AR、折叠屏,还是全面屏,都没有“真正”到来。


依然有厂商在不断推出实验性的产品,探索下一场“屏幕革命”,其中有眼镜形式的显示器,也有折叠屏产品。只不过现在,不再有人觉得 awesom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J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