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航天局的消息,我国探月工程有了新的进展。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国家批复,目前进展顺利。

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三个任务将在未来十年之内陆续实施。其中,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具备采样返回的功能,它将前往月球背面执行任务。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刘继忠:嫦娥六号产品基本上已经生产完毕,考虑到为了我们对月球能有更好的认知,结合嫦娥四号第一次到月背,因此我们经过前期的工程师、科学家论证,我们也考虑到月球的背面采样返回,那这个样品也是更加的珍贵。



刘继忠介绍,探月工程四期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后续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还将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刘继忠:我们这些任务的目的,是为建月球的科研站打下基础。因此这里有很多的技术需要去攻关,同时需要对月球的能源要去勘察,挑战非常大,但有前面的基础,有我们一支非常优秀的队伍,我相信我们都能取得成功。

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的计划,对月球南极的探索将由嫦娥六号和七号来完成,而嫦娥八号则将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为建设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

嫦娥六号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据中新网报道,为实现月球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带领科研团队走访了许多地质学家和相关研究单位,学习在地球上“挖土”的经验,包括挖土方法、设备等。在他看来,前往月球要靠航天技术,但更熟悉“挖土”的是地质研究者。

研制月球采样设备需要攻关不少难题,比如如何保持月壤样品罐子的真空状态、采样设备如何适应月球表面的高温工作环境等。胡浩指出,由于着月面积很小,嫦娥五号究竟会落在岩石上还是土坑中,很难预知,因此,月壤采集器需要适应更为宽泛的采样环境,确保即使着陆在地质坚硬处,也能采集到样品。

据悉,嫦娥五号任务采用了表取和钻取两种“挖土”模式。胡浩透露,科研团队其实设计了“铲”和“抓”两种表取采样方法,由于铲取顺利,团队没有再用抓取模式,钻取主要针对较硬的地质,需保证“钻得进去,兜得上来”。

相比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采样,嫦娥六号任务面临通信难题。胡浩指出,在月球背面无法实现电波传输,需要借助中继卫星,这意味着信息传输要“拐个弯”才能到达地球,传输环节增加,可能会导致一定误差。

另外,嫦娥五号约48小时的“挖土”“打包”过程中,月地通信始终畅通,地面可以实时监测探测器情况。胡浩称,这在月球背面难以实现,中继卫星不可能始终位于上方将信息传回,地面科研人员无法每时每刻掌握嫦娥六号的执行情况,这些都可能给任务带来风险。



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图为嫦娥五号) 图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嫦娥六号国产化率又提高

据悉,中国探月工程的国产化率如今已经十分可观。胡浩曾做过统计,嫦娥一号任务的国产化率超80%,但进口器件所占经费也超80%,嫦娥五号任务中,国产化率达95%以上,引进器件所占经费大幅下降,约20%左右。

胡浩指出,这十几年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电子器件发展很快,对进口器件的替代效果明显,嫦娥六号虽然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已形成产品,但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化率又有进一步提高。

他强调,航天虽然是高技术高风险的复杂系统,但它终归是制造业,必须有器件、有材料、有设备,需要各方面的大国工匠,同时也能为国家带来实质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