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学书上……好像不太对?”上海小学生指出教科书错误上热搜,专家回应→

娃的教材

又双叒叕

被小朋友挑出错了!

“数学书上东滩保护区的名字和面积,好像不太对?”新学期伊始,上海五年级的白同学发现,数学书上有关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数据有误。相关消息冲上微博热搜!



究竟是谁错了?

发现问题的是宝山区杨泰实验小学五(7)班的学生白碧鸿,开学后,他发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数学课本把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字和面积写错了。

教材上的“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面积约为326km²,核心区(165.92 km²),缓冲区(10.7km²),实验区(64.93km²)”。



白碧鸿平时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参加过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的自然教育活动。

他觉得,教材上的“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这一表述并不准确,应当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现保护区保护的主要是鸟类这一特征。此外,他记得保护区的面积不是“3”开头,而是200多平方公里。

小白没错喔!

记者查询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网站发现,小白指出的问题的确存在。

根据该网站公开的数据,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21°50′~122°05′,北纬31°25′~31°38′之间,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98年和2002年等年份建成的围堤为界限,东至吴淞标高1998年零米线外侧3000米水域为界,呈仿半椭圆形,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



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面积183.76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08%,该区为海三棱藨草植被集中分布区域,为保护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主要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域。一般情况下,该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但因科学研究的需要,经批准后可以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

缓冲区面积10.07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17%,该区为核心区以外主要保护对象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为核心区外划定的严格保护区域。该区经批准后,可以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

实验区面积47.72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75%,该区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为何会有出入?

其实不仅是教材上不准确,在百度百科上,“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词条显示,该保护区的面积约32600公顷,即326平方公里,同样与官方信息有出入。



对于这些信息的出入,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表示,326平方公里是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面积,而非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241.55平方公里),这是两个概念,应当准确区分。

他说,“我们发现信息有出入的教材是2017年的版本,引用的数据在2020年后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网络百科上的信息应该也是未及时更新所致。”

目前,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及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准备与有关部门、单位沟通此事,希望尽快调整相关内容,毕竟教材和网络百科会影响很多人,应当与时俱进、更加准确。

去年还有上海二年级学生

指出美术教材错误

去年开学时

出生于2013年的吴叶凡

拿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时

看到第13页右上角

引用了一幅很眼熟的图片

虽然教材中的文字标注为

“《树叶》现代陶艺作品”



但吴叶凡看到却很疑惑

“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

海百合化石吗?”

发现问题的第二天

吴爸爸就带着吴叶凡

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

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

冷玲证实

沪教版二年级美术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

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海百合图片和美术书配图对比(左:海百合化石 右:教材中图片 )

吴叶凡的发现,也得到了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回应。上海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给她赠送了书籍,并对她能指出书中错误表示感谢,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

沪教版英语教材出错!

小生物迷纠错!

无独有偶,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的12岁学生小崔也发现了教材上的错误。

来自沈阳的他从小就是个生物迷。而他在英语书上发现单词“Bee”上面的图片并不是蜜蜂,而是食蚜蝇!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小崔从小就喜欢生物学,在小学时,同学们就戏称他为“蚂蚁小崔”。他在家里养过10多种蚂蚁,观察他们的习性、种群内的分工。对于各类昆虫习性也是了如指掌。

发现问题后,小崔和妈妈给上海教育出版社打了电话反映问题。出版社经过专业的核实后,也确定了教材图片确实出现了问题,并表示因需向教育部报备、送审等问题,教材上的错误图片会在下次重印时再进行替换。同时,出版社也对同学的细心表示了感谢和认可。

不简单的小学生们

小学生的年龄虽小

但观察能力很强

网友们纷纷表示

后生可畏!



又见教材被指出错,是学生太厉害还是出版方不用心?

出现这类问题,都不能止于夸赞小朋友厉害,或是止于下次删改,而需要从问题中举一反三

“数学书上东滩保护区的名字和面积,好像不太对?”新学期伊始,上海小学五年级的白同学,发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课本有个小问题。

据报道,白同学发现,数学课本的第4页写有“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26km²”“核心区(165.92km²),缓冲区(10.7km²),实验区(64.93km²)”等,“但我记得保护区名字里有‘鸟类’,总面积也没这么大。”

后经查证,教材内容确实有问题,“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正确名称应为“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也有出入,326km²是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面积,其中鸟类保护区面积为241.55km²,教材并没有进行准确区分。

↑五年级数学课本上引用的是旧数据,名字也错了。图据新民晚报

很快,白同学指出教材中的错误一事,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小学生能够发现这些错误,一方面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没有丰富的课外学习,没有广博的知识面,显然难以发现这些数据上的疑点。另一方面,也在于尽信书不如无书、敢于挑战权威的质疑、探索精神,否则,即便察觉到问题也可能不会深究,而是就此放过。

这些年来,小朋友们发现教材问题的新闻并不少见。如此前上海一名初中生发现《中国历史地图册》上引用的两枚古钱币标注错误,文字标注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铜钱太和五铢和宣和通宝”,但实际上,“宣和通宝”是宋徽宗时期所造。事后,该书责任编辑回应:确有不妥。此外,杭州一名小学生也发现了英语课本中的“错误”。书本上有道题,“My(legs)have ten little toes”,翻译过来就是“我的腿有十根小脚趾”。对此,该学生认为,是不是改成“My feet have ten little toes”更合理?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后,其质疑精神获得了出版社的肯定。

这些中小学生真是了不得,不仅细心,而且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这些品质都尤为可贵。但在为这些孩子点赞的同时,也不禁要问,为什么教材上的错误这么多?事实错误、配图错误、标注错误、拼写错误、印刷错误,各类硬伤似乎层出不穷。

教材无小事。教材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教材小错误不断,让孩子接受了错误的知识,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为什么孩子都能发现的错误,教材编写者、审校者、出版者,却没有发现?从学生接二连三指出教材错误的热搜中,不难发现,一些出版者在教材的编校上显然用心不够。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把教材真正作为大事来对待,没有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编写教材,再加上教材审核、出版、监管把关不严,粗枝大叶、心存侥幸,才会频频被中小学生指出问题。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新闻里发现教材存在错误的多为上海、北京、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是这些地方的孩子使用的教材问题更多吗?还是这些地方的孩子更具质疑精神?答案恐怕并非非此即彼。但不管答案为何,教材频现问题,都不能止于夸赞小朋友厉害,或是止于下次删改,而需要从问题中举一反三,完善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环节相关机制,督促教材编写、出版等各方以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用心用情做精品教材。

不久前,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教材工作责任追究基本原则、追责情形和处理方式,规范了追责程序,要求全面加强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全过程管理,将教材工作责任压实到单位、落实到人。“谁编写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凡编必审”“凡选必审”,这是教材管理工作必须坚守的原则。尽管孩子们发现的只是一些小问题,但是不断出问题,也提醒有关方面需以严肃追责筑牢教材出版质量这一生命线,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