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头图来自:《隐入尘烟》


年度最大票房奇迹出现了。


之前一直在“凉掉”边缘徘徊的《隐入尘烟》,在上映的第56天成为了单日票房冠军。超越有沈马组合加持的《独行月球》,以及越骂越火的《新神榜:杨戬》。


这一幕简直让无数文青们破防——自己哭爹喊娘也没能救回来的沉闷文艺片,就这么在下沉市场的手中焕发了新生。



下沉市场,一般由四五线以下城镇的观众组成。堪称是国内电影市场的一朵奇葩。


他们财力雄厚、豪掷千金,却因为品位过于流俗,被视为真·电影爱好者们的一生之敌。


如果哪部新片能让这群人赞不绝口,纷纷买票……那么在豆瓣的评分通常不会超过4。


《西虹市首富》
《西虹市首富》


只看小众片的文青骂他们败坏了影坛风气,拍烂片的电影导演赚够了他们的钱,还要嫌弃一句“真不懂艺术”。


但连续当了好几年国产电影“最强背锅侠”后,这帮人终于支棱起来了。


原本“进电影院只为图个乐”,如今却凭一己之力捧出了这部原本毫无爆相的电影。


据说,最近每多一个网友对着镜头痛哭流涕,《隐入尘烟》都要多斩获几万票房。


片子7月刚上映的时候,我们曾经专门写文章介绍过。


当初可以说口碑有多好,市场表现就有多差。


《隐入尘烟》
《隐入尘烟》


首映日票房仅有寥寥三十余万,上映一个月数据也没冲到2000万,跟同期其他电影比起来简直是惨不忍睹。


没想到开始网播之后,反而成了爆款。


打开短视频平台,无数小镇中、青、老年为它泪流满面,并纷纷表示要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类似这样。@空空日记<br>
类似这样。@空空日记


从上周末开始,《隐入尘烟》的日票房就已经连续几天保持300万以上,总数目前已经超过了5000万大关。


就连我八百年不进电影院的三姑,都表示要买票支持一下。


出于好奇,我去翻了翻这部电影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二创,以及视频网站的评论区。


怎么形容呢,文艺片的原教旨主义者们看了可能会眼前一黑。



如果说对《隐入尘烟》的推崇,让文艺青年和小镇青年终于短暂达成了品位的宇宙大和谐。


那么这些二创和评论,足以让文青们连夜把刚刚拆掉的围墙重新砌好。


豆瓣里的高赞短评:“有人管他们之间的感情叫爱情,这是多么的可笑?”


而视频网站的评论区:“全剧没有一个爱字,却爱到骨髓里。”


类似的还有,“如果早知道嫁给他那么幸福,当时她就应该笑一笑。”


《隐入尘烟》
《隐入尘烟》


以及,“看完一声叹息,是我们这代人弄脏了爱情。”


给对剧情还不太了解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下,《隐入尘烟》讲的是农村两个边缘人互相扶持、共同生活的故事。


刚上映时被关注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弱势群体的苦难。


当时有影视大V为这片子拍的是否真实吵到面红耳赤,讨论到底是美化了苦难,还是提供了更有血有肉的底层视角。


但小镇观众们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了这个复杂的命题:不就是苦命人的爱情故事吗,感动就完事儿了!


我甚至怀疑,这个银幕上的字是热心网友P上去的。<br>
我甚至怀疑,这个银幕上的字是热心网友P上去的。


短视频平台上最近出现了很多二创的剧情速剪。


其中有半数都使用了同一首BGM——《爱上你是一个错》。


歌词的画风大概是这样的:“请你告诉我爱上你是一个错,别让我失魂落魄着了魔……”


单看词儿土,如果搭配上剪辑出的剧情画面,你就会发现两者是多么契合。


“人生有许多难关要过”,画面中是男主角老四用满是泥土的手往嘴里塞鸡蛋;“也许我命中注定情海中颠簸”,是他面对妻子贵英遗照时的悲哀。


视频截图<br>
视频截图


“为你我付出这么的多,却让我痛到有苦不能说”,这两句配了快剪。


分别是二人婚后互相关心的甜蜜,和妻子意外离世时老四的绝望。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段爱情的可贵,很多剪辑号还会在剧情里特地打上字幕。


比如在两人拍结婚照的画面加上注释,“两个苦命人的命运被硬凑在一起。”


“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光”“有你之后,你好才行”……



结尾还不忘那句经典的爱情重击:“我原本可以忍受孤独,如果没有遇见过爱情。”



我身边一位自诩观影品位不错的朋友表示,“导演留的白全被他们填满了。”


但不得不说,咱们下沉市场就是吃这一套。



还记得上次文艺片被搞成“感人爱情故事”,是2017年毕赣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


网上到处都是汤唯和黄觉的一吻跨年照,配上“跨年最后一晚去电影院和喜欢的人一起看电影”的标语。


正式上映后可谓是一个大翻车,局面相当惨烈——“不仅跟爱情一点关系没有,而且根本看不懂剧情。”


被影评人称赞的超现实视角、粗粝的镜头调度,仿佛都打在了棉花上。


因为货不对板,无数愤怒的观众在买票平台给它打出了2.8的低分。


考虑到逐梦演艺圈在该平台都有6分,堪称名导事业滑铁卢。



而《隐入尘烟》的命运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不少非文艺片爱好者的观众的确是被二创和剪辑吸引,但看完之后依然盛赞为“这些年来最好的电影”。


讲句实在话,很多电影解说下面的评论虽然看着有点俗。但就算是最专业的影评人,也说不出“不会欣赏”“把好片子看坏了”之类的话。


《隐入尘烟》的叙事节奏虽然缓慢,但故事是简单清晰的,就是两个农村边缘人如何相依为命。


很多小镇青、中、老年观众,刚好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他们或许看不懂《花束般的恋爱》里,浪漫的年轻人被世俗规训的挣扎。


《花束般的恋爱》
《花束般的恋爱》


也不屑于理解《爱情神话》里,上海爷叔跟漂亮熟女间的情感推拉。但村里那点事,有啥不明白的呢?男光棍和女光棍,谁还没见过这样搭伙过日子的组合。


当影评大V还在分析电影的表现手法,“根本不懂电影”的那群观众已经悄然捧红了《隐入尘烟》。这一波,堪称下沉市场的品位反击战。


长久以来,四五线城市的观影人群都被盖章为“国产烂片的主要票仓”。


“看电影只图热闹,对质量一点都不挑。”这种印象从《前任3》在三四线城市爆火开始形成。发展至今,甚至出现了所谓“下沉市场专供”的烂片派系。


《前任3》
《前任3》


情绪大开大合,主题多以爱情为主,偶尔涉及家庭关系。前期宣发一定有各地观众在电影院痛哭流涕的画面,配上“咯噔文学”式的文案。


要么就是充满着烂俗笑料的奇怪喜剧,习惯追看电影节的大城市年轻人,简直看海报都觉得要长针眼。偏偏这种片子在下沉市场能狂卷几个亿的票房。


爱好者把电影当艺术品,下沉市场把电影当消遣。


两个观影人群之间,还曾爆发过相当激烈的争端。


今年元旦档三天电影票房破10亿——占据票房榜首的,无一例外是被差评全面包夹的大烂片。



而同期上映的《爱情神话》和《雄狮少年》,全网影评人看过都说好,但票房体量反倒远远不及前者。


一面是电影爱好者的痛心疾首,骂观众吃不来细糠,也骂电影院助纣为虐,不给好电影排片上座的机会。另一面是下沉市场的反唇相讥,“就你有审美,我爱看什么也要听你安排了?”


如今后者终于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改变了所谓精英们对自己“人傻钱多”的印象。


“喂,谁说小镇观众就看不懂文艺片啊!”


比如老四用麦粒在贵英手腕上印花这段剧情,关注底层叙事的影评人可能会想到“农村群体被忽视的浪漫”。


但评论区里一句“用麦子在胳膊上印花,俺小时候也弄过的”,同样不失真挚。



看老四被村霸忽悠去献血、被亲戚骗去出苦力,微博、豆瓣网友会想起《许三多卖血记》,会谈及苦难对人的剥夺。


小镇观众的愤怒也很真实——“你瞅他三哥,可真不是东西。”



“下沉市场”,本来就是一个伴随互联网行业产生的年轻概念。


初创企业资金和能力有限,所以先瞄准一线城市的需求,再逐渐“下沉”到二三线城市,乃至更小的城镇。这种模式在近十年里不仅成为了行业拓宽市场的主要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形态——最流行的事物总在大城市,最优秀的年轻人也要留在大城市。


所谓“一线城市的观影品味”,其实是一整套被大城市年轻人塑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工作日在光鲜的写字楼里办公,休息日去看话剧、看脱口秀、逛艺术展,熬夜抢小众电影节的票。


下沉市场往往对应“落后”。前几年年轻人回乡的新闻里,经常会吐槽小县城里没有像样的电影院,也没有连锁奶茶店。


而如今,对所谓大城市生活方式的信仰正在崩塌。


一方面,商业的触角已经下探到了更深处。一线城市和五线小城,都能吃同样的连锁火锅、喝同样的奶茶、看同样的电影。


另一方面,年轻人留在大城市变得越来越难。即使能留下的,恐怕也已经没了维护那份“精致生活”的心气。


承认自己只是个买不起房的“北漂”“深漂”,不再追逐网红流行、新中产消费;也不再用文艺片、话剧一类的爱好贴光鲜的标签。


就连我身边曾经对一切爆米花电影都嗤之以鼻的朋友,都已经放弃了品位洁癖,每天对着《苍兰诀》里的霸总爱情傻笑。


生活已经够累了,每个人都迫切地需要一点不需要动脑子的电子麻药。


如今影评人为《隐入尘烟》打入下沉市场惊叹不已,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或许早就没了什么上浮、下沉之说。毕竟就连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自己,都已经懒得维系“我跟他们不一样”的幻梦。


年轻网友在评论区看到有人把老四和贵英的结婚画面,硬生生用特效P出了笑脸。


“放以前或许会笑P图者荒唐,但如今只觉得暖心。”


短视频截图
短视频截图


一个有关农村边缘人的故事里,有人看到无力反抗的苦难,有人看到苦难里闪光的爱情。其中对于人生的唏嘘,又有什么分别呢?


至少每个观众,都真心实意地希望老四和贵英在另一个世界线里得到幸福。


这样就挺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作者: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