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时隔两年归来,华为再次发布了Mate系列手机。

虽然发布会依旧有“吊打苹果”传统,不过“余大嘴”余承东一句英文简单带过了处理器介绍,还是让大家化身侦探。实际上,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不想过多提及的处理器,正是华为的“芯痛”——不能用麒麟系列最新芯片,用的是高通骁龙的芯片。

不过,这款新手机意外地采用了骁龙8+处理器,不是此前传言的上一代“火龙”;不意外地是这款芯片只有4G,没有5G。实际上,被封禁两年的华为,不仅5G芯片,甚至高端摄像头、12G运行内存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新发布的Mate 50,也是在带着脚镣跳舞。

这些措施也让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遭受重创。数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上,华为44.1%的份额,超越苹果成为世界第一,如今在很多统计中,已经被归类到前五以外的Others(其他)。因为没有高端芯片,2021年华为直接没有推出Mate系列旗舰机,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数码市场,消费者一年时间就会忘掉旧爱,转投新欢。

从数据看,过去两年中,苹果以16%的市场份额排名升至第二,要知道苹果手机定位高端市场,出货量鲜有低端机型。可以说,华为曾经想挑战的那个巨无霸,如今更加强大。为了不被2天后发布的iPhone 14 打败,这次华为也推出了卫星通信等智能机黑科技。

这些黑科技功能能否弥补5G的缺失,要看9月21日发售后,届时经销商是否会对Mate50加价发售,市场对这款机型的热情都可“管中窥豹”。当然,华为也并非仅仅依赖这款手机“翻身”。这场发布会上,华为也推出了笔记本、音响等诸多生态产品,以及问界M5 EV纯电版车。

华为与苹果竞争,某种维度已经搁置,当然是非产品和技术实力的因素。极速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华为,竞争对手或许已经不是苹果。

不得不发的旗舰机

华为的Mate系列之所以备受期待,主要原因是这款机型,几乎算是国产智能机,唯一一款“冲高端”成功的系列机型。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被三星和苹果把持。Mate系列算是坚持了10年,某种程度算是打造了自己的高端品牌形象。“大屏长续航、AI影像、反向充电、隔空手势操作都是华为的创新”,这次发布会,余承东回忆了华为Mate系列的发展节点。



对于旗舰机来说,不断地创新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关键。这也意味着,虽然华为两年没有发布新旗舰,但其技术也在不断积累。所以尽管没有5G,Mate也会抢占一些技术首发权,对于华为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所以大家会看到,华为首发了一些黑科技。

最值得关注的是Mate50率先支持了卫星通信能力,这样用户即便是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的环境下,也能随时通过通过App,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发出求助,并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

这项技术很多厂商都在研发,预计在2022年,吉利收购后的魅族手机,以及即将发布iPhone14,都会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华为抢先发布这一技术,也是为保住华为在通信领域的领先。但坊间也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技术适应场景多是徒步、野外作业等人群,日常生活场景中很难用到。

还有华为新发布的XMAGE影像系统,首发10档可变光圈,还有业界最大F1.4光圈、支持2.5cm超级微距拍摄。同时,华为Mate50支持100变焦范围,华为Mate50 Pro支持200倍的变焦范围,这套影像系统目前算业界天花板,可如果技术留存到明年,也不会有优势。

当然,华为这次还带来了没电也能打电话能力,华为Mate50系列在1%低电量下自动进入应急模式,支持通话12分钟、亮码10次,或者扫码4次等应急操作。

其他诸如昆仑屏幕、智感扫码也是华为系列相对热门的创新。正是这些技术能力创新,华为需要通过新款手机将其推向市场应用。

当然,不少消费者认为Mate 50外观设计不够好看,再加上4G的智能手机,也让不少本打算换机的消费者打起了退堂鼓,这也是仁者见仁的选择。

毕竟从横向看,如今能和Mate全方面抗衡的机型,也就是三星的 S22U,以及小米的12 SU,还有即将发售的iPhone 14。但苹果传统的挤牙膏式创新,iPhone 14预计也很难带来颠覆式创新,赢得市场还是依靠整体优化体验感。

华为艰难拓展布局


在没有华为Mate 新款的两年时间里,华为出售了荣耀和X86服务器业务,但也没能阻止财报数据的下滑。

根据华为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2986.80亿元,净利润为146.29亿元。华为销售收入的总体降幅不是很大,同比下降了5%左右,但净利润已经腰斩,去年同期还有360亿元。

与华为一起度过难关的,还有全国的华为门店。

第一年中,不少店依靠华为Mate40系列的溢价销售,还赚得盆满钵满。第二年中,华为开始加大布局智能生态体系,期待用生态产品顶上,维持着单店成交额。

为此,这两年华为也接连发布了不少智能生态产品。从这次发布会看也可以看出,华为的生态产品之多,已经媲美“小米杂货铺”的数量。

在智能机配套的产品方面,这次华为带来了华为 FreeBuds Pro2、华为 Sound X 剧院版和华为 Sound Joy,以及Watch GT 3 Pro等几款产品。这些产品本身技术升级空间不大,都是小功能迭代升级。

更重头的是,一些华为大件产品。在大屏幕显示器上,华为带来了分体式笔记本MateBook E Go ,以及华为最大的平板电脑产品MatePad Pro。在kindle败退的市场中,华为也推出了墨水屏MatePad Paper 。

还有不太被关注的高性能主机市场,华为带来了华为 MateStation S,以及一款新奇产品华为家庭存储,这款产品凭借华为的分布式存储,能帮助手机和PC实现 2TB+2TB、8TB+8TB 两种版本扩容。

如果说这些生态的共同特性,可以总结出亮点。首先都是属于鸿蒙生态,这让华为的众多产品能够实现超级互联功能,因为不同硬件产品之间都用鸿蒙系统,不仅解决了其他生态还需应用互动的累赘,更是能让硬件之间也可以数据打通。

另一个特点就是价格都贵,这次华为手机最高就到了12999元的售价,在国内2000元左右的主流智能机消费市场,这款价格确实不低。而且华为的生态产品也普遍比较贵,这次发布会中,不算华为 Sound X 鎏金版和墨水屏尊享版等特殊版本,其他普通版本产品也并不便宜。以智能音箱看,华为Sound X new售价达到了1899元,小米的高保真音箱是448元,品质和技术造成的差距,是否造成了4倍的差价,还得打问号。

但似乎市场对华为的一些产品还比较认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在中国市场,华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83.8万台,同比增长80.7%,市场份额为7.3%,排名第四;华为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03.9万台,同比增长0.5%,市场份额为17.7%,排名第二。这些生态产品,确实为华为消费者业务“止渴”。

也许华为Mate系列,由于缺少5G能力,已经被规划为引流款,而众多生态产品高定价,则被规划为利润款。但对于华为的体量来说,显然生态产品短期还难以撑起跌落的营收。

那么,华为的真正依靠是什么?

竞争对手或已经不是苹果


在2022年中,华为净利润降50%之际,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带来了第6次“寒冬论”。称除了为生存下来的连续性投资以及能够盈利的主要目标,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边缘业务应该缩减或关闭。

其实华为资金端募集的难度,早已经初见端倪。据《证券日报》统计,截至 8 月初,华为今年发债募资额将达到 240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已经是去年 80 亿元的 3 倍。

而华为的这场发布会的压轴产品,或许是华为未来的答案。

在这场发布会上,余承东最后介绍了AITO问界M5 EV。这款纯电车型 ,定位五座中型 SUV,搭载 HarmonyOS 3 智能座舱,标准版与性能版的售价分别为 28.86 与 31.98 万元。车机系统一直是问界系列的强项,也是这款车备受关注的原因。但由于问界系列是华为智选,不是Hicar合作模式,所以没有华为最强的自动驾驶方案,目前这款电动车的辅助驾驶仅为L2 级别。

即便如此,问界系列的大销,也让华为找到了新的方向。据华为披露,截至2022年9月6日20点30分,问界M5 EV订单用户已超过3万。而自AITO问界系列自今年3月5日开启交付,仅用170天就完成超3万台交付,缺芯、疫情、高温、限电等诸多因素,似乎并未太大影响销售成绩,同时在8月份,问界实现单月交付破万的成绩单,AITO也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新的问界 M7 已经发布,即将开始市场销售。对于两款车未来的销量,华为也是比较有信心,这从问界系列的合作伙伴赛里斯,已经在重庆二厂投产,三厂开建的扩产力度中可见一斑。外加Hi car合作模式中,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等车型已经发布,华为系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据IT之家报道,有经销商采访时提到:“按一辆成交价 30 万计算加上车贷及保险收入,卖一辆车能赚近三万块,这个毛利水平相当于卖 60 台华为手机。”新造车无疑是华为手机业务遇挫后,华为可以真正依靠的新业务。

目前,华为已经率先进入新造车这条万亿赛道,相较苹果造车8年难产来说,华为已经领先一步。

或许是在智能机领域躺赚的太舒服,苹果在可预见的两年内,已经也不会推出汽车产品。而对于华为来说,余承东曾言2023年王者归来,华为手机面临的桎梏,届时应该也很难解除。所以短期内,大家的焦点竞争对手可能已经不是彼此。

华为每年造车相关的投入超15亿美元,全力以赴的新造车道路上,华为终于可以大施拳脚。再造万亿美元的特斯拉,对于华为来说也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然,华为还有造车还有最后一道“紧箍咒”,那便是2023年前不亲自下场造车。

也许竞争紧迫,华为已经在路上了。

Mate系列回归,华为手机还有多少家底?




在众多用户的翘首期盼中,9月6日下午,Mate 50系列时隔两年后正式回归。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成为唯一一家在2022年发布4G旗舰手机的厂商,但这丝毫不影响业界对于这款手机的关注。

两年前,华为发布的Mate 40系列刷新了安卓手机影像性能和外观设计的上限,成为彼时智能手机市场最火热的单品。在产量受限的情况下,这款手机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度要加价购买,成为继Mate X后,华为成功开发出的第二款“理财产品”。

而这一代Mate 50系列同样延续了Mate系列前代产品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设计与影像。

外观方面,Mate 50系列依旧保留了较高的辨识度,与前代产品类似的圆形镜头模组逐渐成为家族式设计语言。在经历两年的沉淀后,杀手级黑科技“可变光圈”技术终于浮出水面,华为此前还专门在7月发布了影像品牌XMAGE,前者正是这一品牌的核心技术底座。



XMAGE将成为华为全新影像品牌

与此同时,围绕“首款支持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争夺战也正式落下帷幕,华为Mate 50拿下了这一桂冠。此外,关于显示、系统及功能等常规向的升级同样没有落下。

一句话总结: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的SoC外,其他方面较前代产品都有显著的提高。只是这最关键的5G通讯解决方案,正随着美国商务部制裁的逐渐收紧而愈发希望渺茫。

IDC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4.4%,华为被正式列入“others”的行列中,而在海外市场,华为手早已踪迹难寻。

在日渐萎靡的智能手机行业中,Mate 50系列的发布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不仅会让华为重新回到消费电子主流视野中,也大概率会对整个市场起到提振作用,但在无法取得5G芯片的背景下,华为手机恐怕很难恢复往日荣光,毕竟在智能手机行业中,还没有公司能够突破“木桶定律”。

未来华为可能会把折叠屏手机作为Mate系列产品的核心,也可能下注培育唯捷创芯这类开发射频芯片的公司去弥补5G通讯的问题。

但在当下,华为的黑科技似乎只能通过不断地技术研发,去让人暂时忘掉Mate系列是一部4G手机的事实。

华为黑魔法,仍有惊喜


“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能超越Mate的,只有Mate!”发布会开场的一番慷慨表态,令人感到那个熟悉的“余大嘴”回来了。

不过,余承东的确有资格做这样的表态。根据此前IDC的统计数据,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600美元以上价位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华为以44.1%的占比排名第一,苹果以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两者几乎垄断了国内高端手机市场。

而在当时,由于P40系列发布时间较晚,华为的高端市场出货量大部分都来自于前一年发布的Mate 30系列,后因为美方制裁Mate系列市场份额迅速缩减。直到今天,也没有安卓手机厂商能够复刻与苹果“对分天下”的盛况。

回到这一代Mate 50上,无论是提前一天的发布时间,还是双方主推的“卫星通讯”,华为想要从苹果手中抢回市场的决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Mate 50系列的五款配色


当然,华为也十分清楚,在缺少5G通讯这个核心应用的背景下,想要重拾消费者的信心,就必须下“真功夫”。

从历代Mate系列产品的Slogen上能够看出华为手机在定位上的变化,最早期Mate 7系列那句“天雷滚滚”的“爵士人士”到Mate 10系列的“预见未来”,再到Mate 30系列的“重构想象”,反映出华为从商务场景到人工智能,再到影像旗舰的过渡。

而在这一代Mate 50系列机型上,华为定下的基调是“领势而上”,即引领趋势。

最符合这个定位的是“卫星通信”功能。凭借北斗卫星系统的加持,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可以在不借助地面基站的情况下,向外界发送畅联消息。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任何网络信号,Mate 50系列手机依然可以保障基本信息的发送。

这个功能在城市中的意义不大,但如果身处没有基站的野外,的确是一项能够在关键时刻“保命”的技术。

只不过,这项功能现阶段的限制还有点多:只能发送文本信息和定位,且不超过70个字符;不支持接收,需在空旷无遮蔽处使用;首次使用前需在有地面网络的环境下,通过畅连App激活。

但无论如何,华为让消费级智能手机迈出了卫星通信的第一步。

另外一项“领势技术”则是以“可变光圈”为核心的XMAGE影像。

去年年末,网络上曾流出过一段华为内部讲话。余承东在视频中表示,“现在何刚手上正在做一个项目,目前还没到公布的最佳时机,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将对整个手机行业实现碾压效应。”

现在基本可以判断出,余承东所提到的项目就是“可变光圈”。

据悉,该技术可以让用户手动完成从F1.4-F4.0多达十个档位的物理光圈调节,更好地控制拍照时的景深。



可变光圈最高支持十档调节


“过去手机控制进光量主要通过中灰镜+算法来实现的,华为Mate 50改用机械叶片去控制进光量确实是一项重大变革。”一位从业人士向虎嗅表示,Mate 50系列上的可变光圈能够大幅提高手机的虚化能力。

此外,Mate 50系列还是首发HarmonyOS 3的首发机型,华为为其开发了超空间存储压缩、超级中转站及智感扫码等多项功能,这些常规升级是每家厂商在发布新品时都会做的,但华为却让这些小功能格外别出心裁。

比如智感扫码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手指轻敲手机背部两下迅速调出扫码功能,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无感,但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部分老年人用户非常实用。

整体而言,华为Mate 50系列保持了Mate系列的一贯水准,同时在影像、通讯技术上带来较大提升。美中不足的是,这一代过分强调“中轴对称”的外观设计,并没有Mate 40系列机型发布时给人们的那份惊艳。

但与SoC的问题相比,Mate 50系列的瑕疵已无足轻重了。

Mate必须挺住,华为没有回头路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华为的标杆产品,只要华为消费者BG不被取缔,Mate系列未来一定会持续发布新品。但“4G旗舰”的名头还能让华为坚持多久?

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5G手机市场出货量占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的85.3%,同比大幅提升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国内主流厂商基本已经停止了4G机型的迭代工作。

一个好消息是,在5G实现商用化的第5个年头,市场上仍未出现“杀手级应用”,这就让许多用户对于5G通信的感知不那么明显。如果现在行业内出现类似3G到4G时代“短视频”这个级别的应用,恐怕华为会直接暂停Mate的产品线。



Mate 50系列的技术矩阵仍有遗憾

但任何厂商都不能指望行业内停止关于应用场景的探索,这一点华为也十分清楚,所以从最近两年来看,华为未来很可能把Mate系列的重心放在折叠屏应用上。

从2019年发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开始,华为就在这一细分领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IDC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10万台,同比增长70%。其中华为占据市场份额63.6%,位列头名。虽然折叠屏手机至今仍被人诟病缺乏革命性的应用,但就市场规模来看,至少能支撑起Mate系列的部分市场。

更重要的是,折叠屏手机有着很高的溢价空间。一位产业链从业人士向虎嗅透露,华为除第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外(初期研发成本和高昂的售后维修费用),后续发布的产品都能保证50%左右的单品利润率。

不过,在尝过境外制裁的苦头后,华为在折叠屏的研发上几乎全部改用本土产业链,这也意味着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将被拉长。

比如Mate XS2上的那块出自凯盛科技的UTG玻璃盖板,凯盛科技方面曾向笔者表示,“早在两年前华为就派出技术研发团队进驻公司,双方合力完成相关的研发工作。”

虽然本土化的培育加大了华为在研发上的负担,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无需担心国外制裁,另一方面也能够弥补本土产业链在部分关键节点上的缺失。

当然,即使全力押宝折叠屏产业,也只能解眼下燃眉之急,无法根本上解决5G芯片缺失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大力扶持射频芯片企业,比如此前哈勃投资的唯捷创芯。

当然,行业内在射频芯片领域的缺失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就像唯捷创芯作为国内射频芯片的龙头,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PA产品毛利率仅为18.8%,而且75%以上都是4G产品,这显然不是靠投资输血能够解决的。

无论继续用“黑科技”去弥补5G芯片缺失的问题,还全力转向折叠屏赛道,亦或是重金押注射频芯片,华为的Mate系列短时间内都很难收回丢失的市场份额,但对于华为而言,在消费者业务中想要维持生态体系,离不开高端手机的加持。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