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原文标题:《坐稳工业第一大省,压力给到万亿制造“双子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开年,两座广东制造代表城市均站上新的发展起点。


在2021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后,广东坐拥4座万亿GDP城市,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作为第一梯队,广深核心引擎功能愈加强劲。而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重镇,经济总量也已接近全省的1/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近三成。


8月26日、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关于支持佛山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的意见》和《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支持佛山和东莞“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


4天之内连发两份重磅文件,不仅对两市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制造业及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提到对佛山、东莞“赋予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强用地、用林要素支撑”等。


两座万亿工业大市被赋予新使命,能否支撑广东坐稳“工业第一大省”?


危机


2021年,江苏以13645亿元的经济增量超过广东(13609亿元),一度引发“江苏即将赶超广东”的讨论。


作为全国唯二的GDP超十万亿大省,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已超越全球90%以上的国家。两省之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更是持续已久。


数据显示,在1978年前后,广东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第五名左右,低于上海、江苏、辽宁和山东。直到1989年实现对江苏的反超,此后江苏对广东追赶的脚步从未停止。


从近10年数据来看,广东和江苏之间经济总量差距在2019年达到峰值(9330亿元)后,此后两年逐渐缩小。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在粤苏两省的竞争中,工业一直是外界关注焦点。


2021年广东、江苏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5142.95亿元、44634.07亿元,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2%。而这也是近十年来两省工业增加值差距最小的一年——从2012年广东领先江苏1583亿元,至去年领先优势缩小至508亿元。



2022年赛程已过半,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广东外贸进出口还保持总量优势,但增速有所放缓,消费方面各地普遍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此情况下,稳工业相当于稳第一。


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1%,略低于广东的3.5%。不过,进入第三季度,江苏“回血”态势已十分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1-7月,江苏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广东则同比增长3.2%,较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方向


坐稳工业第一大省,压力给到省内制造“双子星”——佛山和东莞。


2021年,我国共有11个城市工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广东4座万亿城市全部入列。其中,佛山、东莞的工业增加值,甚至超过了不少强省会城市。



依托制造业的支撑,佛山与东莞“前后脚”进入了万亿GDP城市俱乐部。这一过程中,两市经济规模一度非常接近,也引发了坊间对“谁是广东第三城”的讨论。


去年底印发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佛山、东莞均被定位为“省级经济中心城市”,同获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同类标签下,两座制造业大市却面临着不同的转型难题——佛山民营经济“家底”厚实但仍困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里,东莞新经济崛起但不得不面临营商成本提高等考验。


这一次,两市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及路线图得到进一步明确——围绕“制造+创新”,广东分别支持佛山“建设制造业创新高地”,支持东莞“打造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强市”。


其中,佛山要“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高地”,东莞则“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策源和转化主阵地”。


在两市重点产业方向上,文件也有明确分工。比如,在先进制造业方面——


佛山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东莞则重点培育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五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等。


目标


最新印发的两份文件不仅为佛山和东莞“量身定制”了产业发展路线图,也给两个省级经济中心城市整体发展能级定下目标。


其中明确,到“十四五”末,佛山、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分别达到1.5万亿元、1.3万亿元以上;到2035年,佛山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5万亿元,东莞则实现在2020年(9650亿元)基础上翻一番。


此外,两份文件均重点提到“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


由于地理位置相连,佛山、东莞的崛起与广深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前,广佛同城化已进入第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同城化的区域;地处广深之间的东莞则全域纳入深圳都市圈,同时承担着对接广深“双城联动”的使命。


在此基础上,此次文件进一步明确佛山“粤港澳大湾区西向门户城市”的战略定位,要求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助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强化对粤西及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


在增强区域引领辐射带动能力方面,明确支持佛山依托广州都市圈建设,协同联动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引领带动珠江口西岸城市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佛山与云浮在氢能产业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等。


东莞则要打造广深“双城”联结纽带。一方面,深化广州与东莞战略合作,促进两市在产业、交通、人才、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加快深圳都市圈建设,强化深圳与东莞战略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


此外,文件还明确支持东莞南部各镇与深圳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携手打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完善“深莞惠+河源、汕尾”区域合作机制等……诸多利好加码,深圳都市圈无疑将迎来加速期。


当前,经济大省要勇挑大量。对广东来说,既要广深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也要有“广佛”“深莞”的抱团合作,更要有两大制造业“双子星”的迎难而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