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地时间30日晚上去世,普京表示哀悼,但对他的真正赞扬来自西方,而且是铺天盖地的。从拜登到约翰逊,再到与戈尔巴乔夫同时代的政客们纷纷称赞这位毁掉了苏联的人发动了“勇敢的民主改革”,带来了自由,并且结束了冷战,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可以说戈尔巴乔夫是最受争议的世界领导人之一,他用牺牲自己祖国的利益赢得了西方的广泛称颂。因为他,西方的确变得安全了,但是前苏联解体带来的后遗症在那片土地上造成了一系列战争,先是车臣战争,然后是格鲁吉亚战争,现在是二战之后欧洲最残酷的乌克兰战争。



▲2008年爆发的格鲁吉亚战争

戈尔巴乔夫是1985年成为苏联领导人的,他当时只有54岁,年富力强,充满通过改革结束苏联经济社会停滞的雄心。但此人有某些知识分子常见的政治理想主义和幼稚,严重低估了多民族大国改革的复杂性和风险挑战,而且对改革进程缺乏把控力。

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改革一上来就从政治领域开始,大张旗鼓推动“新思维”,把党的权力不断向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转移。他上台两三年后,国家就开始混乱了。

由于党的领导和苏共中央的权威被削弱,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波罗的海国家和高加索地区迅速蔓延,一些加盟共和国的第一书记与分离主义势力沆瀣一气,甚至成为谋求独立的旗手。或者不听中央指挥,挑起加盟共和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武装冲突。那些小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反过来刺激了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觉醒,各地的民族主义与民主化结合共振,最终导致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大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寿终正寝,戈尔巴乔夫被废黜。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森林举行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

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继承国,它的人口比苏联少了将近一半,国力大降。俄罗斯社会比苏联社会多了一些“自由”,有了多党选举,很想融入西方阵营,也一度成为八国集团成员之一。但因为它仍是核大国,美国不肯放过它,华盛顿的战略目标是继续削弱它,北约东扩步步进逼,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被挤到墙角的俄罗斯的爆发。戈尔巴乔夫去世后西方对他的很多赞扬都包含了把他与普京的对比,表达对普京的厌憎,而普京的出现并且被国民拥戴,是人们对苏联解体战略恶果的觉醒和反弹。然而今天的俄罗斯不仅国力衰弱,并且不再有东欧盟友,应对美国的打压显得力单势薄。

回过头来看,当年的苏联十分强大,而且有相当的科技创新能力,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座核电站都诞生在苏联。苏联当时的问题是农业和轻工业薄弱,而以我们今天的认识,资源丰富的苏联要解决这些问题本应是多么容易。但是戈尔巴乔夫错判了苏联的问题,选错了改革路径,而且非常缺乏政治领导力。他本人显然是一个西方文化的崇拜者,对西方舆论当时就已出现的对他的赞扬非常在意并且享受,他很大程度上是被西方忽悠了。



▲苏联时期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手攥一把好牌,却打得让苏联和他自己都输了个精光,让今天的俄罗斯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被动和艰难。他作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所做的一切都让西方受益了,而前苏联国家的大部分成员却承受了漫长的恶果。

诚然,作为两极世界一极的解体,带动了全球的战略性变迁,它的影响是跨世纪的,不同国家的感受和评价会千差万别。如果跳出领导人应该对本国利益负责的视角,整个人类史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很可能会更加有意思。而且从中国角度看,苏联解体削弱了北方强邻,还给中国打了“政治疫苗”。不过,所谓人类视角今天尚未真正形成,主张那样视角的人也往往是从当前政治利益出发的。总之,戈尔巴乔夫的争议性会延续很久。

戈尔巴乔夫刚去世,西方就开始篡改历史


当地时间8月30日,苏联第一任同时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去世,终年91岁。

但奇怪的是,他的去世却令一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政客和媒体,集体患上了“痴呆症”。

原来,在戈尔巴乔夫的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些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政客和媒体,便立刻开始以“悼念”他由头,将他和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对立起来,说普京推翻了戈尔巴乔夫的留下的和平遗产,被戈尔巴乔夫终结的冷战,又被普京重新打响了。

比如,美国政治资讯网站Politico的报道就提到,在戈尔巴乔夫去世后,包括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内的一大批英美政客,都纷纷将戈尔巴乔夫和普京进行了比较,一边突出戈尔巴乔夫“结束冷战”的“功绩”,一边还给他打上了诸如“历史的巨人”、“坚强的领袖”、“给欧洲带来自由与和平”等标签。



在俄罗斯与西方因乌克兰问题而持续冲突的当下,西方显然是想通过这种“一捧一踩”的政治宣传套路,将冲突爆发的责任都推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并在俄罗斯内部制造分裂。

可尴尬的是,这些西方领导人、政客和媒体急着吃戈尔巴乔夫人血馒头的做法,却反而噎到了他们自己,还让他们纷纷患上了“痴呆症”——因为大量公开资料显示,尽管戈尔巴乔夫和普京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与西方持续不断的冲突这件事上,戈尔巴乔夫是支持普京的做法的。

比如,在2016年接受英国《泰晤士报》专访时,戈尔巴乔夫不仅明确表示他支持普京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上的做法,还表示如果他是俄罗斯领导人也会这么做。另外,戈尔巴乔夫还在访谈中斥责美国在挥霍当年他与美国政府建立起的那种信任关系。



而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网站的报道,在更早前的2014年,也就是在克里米亚公投决定并入俄罗斯时,戈尔巴乔夫就已经对此事表示了支持,称这是一个“喜事”,纠正了一个历史的“错误”。



当时,《卫报》的一篇报道还显示,戈尔巴乔夫曾在德国参加活动时表示,他认为普京是在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并认为普京做得很好。



他甚至还因为在克里米亚事件上的立场,在2016年时被乌克兰官方封杀了……



不仅如此,诸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基督教箴言报》、“自由欧洲电台”以及德国的《明镜》周刊与《图片报》等欧美媒体在前些年还都报道过戈尔巴乔夫批判美国和北约在侵犯俄罗斯的安全,把俄罗斯“拖入战争”的言论。

比如2015年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的一篇报道就提到戈尔巴乔夫认为是西方——尤其是美国——在把俄罗斯拖入一场围绕乌克兰的战争之中。而且他对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表达了强烈不满。当时这家美国媒体对于戈尔巴乔夫会如此斥责美西方,还感到相当吃惊。



同年,他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控诉说,是西方和北约通过扩张破坏了欧洲的安全框架。“没有一位克里姆林宫的首脑会忽视这种事”,他说。



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一篇关于俄乌局势的“独家报道”的标题上,更是清楚地写着:“独家:戈尔巴乔夫认为美国才是在挑起‘新冷战’”。



在2017年接受德国《图片报》专访时,戈尔巴乔夫也再次重复他对美国、西方和北约的指控,称他们并没有信守“不东扩”的诺言,没有平等地对待俄罗斯,而是利用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衰弱期把自己塑造成了历史的胜利者,进而导致了如今这种局面。



就连美国政府在欧洲开办的外宣喉舌“自由欧洲电台”,也在2021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了戈尔巴乔夫对美国的不满。这篇报道称,戈尔巴乔夫认为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变得越来越“傲慢”,并认为美国是想借俄罗斯与北约的冲突建立一个“新的帝国”。



不过,在今年2月俄乌冲突彻底爆发后,尽管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戈尔巴乔夫并未就此事再发表过评论,但西方媒体却在想办法通过他“身边的人”来代替他发言,去抨击普京。比如美国《新闻周刊》今年7月就刊文称,一个“与戈尔巴乔夫有联系”的俄罗斯反对派记者就宣称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推翻了戈尔巴乔夫一生努力构建的一切”。



然而,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新闻发言人、同时也是戈尔巴乔夫的翻译官和助手帕维尔·帕拉日琴科,在今年2月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前夕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却再次强调,是西方长期忽视了俄罗斯的安全担忧,才导致俄乌局势不断恶化。



综合上述这些公开报道,不难发现戈尔巴乔夫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始终是认为美国和西方才是挑起战争的一方,是他们不断无视俄罗斯的安全担忧,不断扩张,破坏了欧洲的安全框架,这才激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尽管,他可能确实不想看到事情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

当然,那些通过抬高戈尔巴乔夫去贬低普京的西方领导人、政客以及媒体,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不清楚或忘记了戈尔巴乔夫的这一立场。

他们之所以此刻突然患上“痴呆症”,是因为他们确信只要他们集体装傻、然后通过被他们掌控的、垄断了国际舆论的西方媒体不断地进行信息污染和舆论轰炸,人们最终只会记住他们口中的那个“戈尔巴乔夫”,并将西方描述下的历史当做“正确的历史”。

毕竟,他们已经在改写二战的历史上尝到甜头了,不是么?二战是美国和英国打赢的,与那个被戈尔巴乔夫带走的国家已经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