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集案景组对红鼎国际a栋进行了为期20天的观察,通过比对3年前,作家廖信忠关于这栋大楼的文章,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集案景组(ID:jianjingzu),作者:1号编辑,参与人员:黄佳琦,菠鱼,田十一,李月球,校对:李月球,审核:焦人的很,原文标题:《一栋“边吃边吐”的大厦》,题图来自:作者
小时候,我最害怕的一部动画,是《魔方大厦》。
抛开它诡异的画风和一惊一乍的音效,其实最让小时候的我害怕的,是里面人物一系列超现实的举动。很多不自然的细节,让它在看似正常的逻辑推进中总是一卡一卡的,让整个动画都显出一种荒诞的魔幻感。
现实中,也有那么一座魔幻大厦。
就是被称为重庆第一“魔楼”的红鼎国际a栋。
2019年8月,作家廖信忠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叫做《重庆魔楼红鼎国际六天五夜奇妙游记》的爆款文章,文章诙谐的记录了他在大楼里的所见和所想。
从此以后,这栋大厦便被命了名。它成为了这座网红城市的网红大厦,成为了重庆的重庆森林。
其实,自打看到这篇文章以后,我就一直想去瞧一瞧这栋什么都有的魔幻大厦。只不过,重庆太大了,大到我好几年也没有去过一次观音桥,对于生活在大学城的我来说,那里远的像是另一座城市。
而最近一个多月,我却有了去那栋楼里逛逛的想法。毕竟现在这个天气,人类也就只能在大楼里面逛逛了。
于是,在廖信忠的文章发表的三年后,集案景组也来到了这栋大厦,在一个同样炎热的下午,一头钻了进去。
我们打算瞧一瞧,在这三年间,那里究竟有没有什么变化。
一
我听说,没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愿意跑观音桥。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从大学城到观音桥,路程一小时,排队进车库一小时,有这俩小时,我都能开到成都了。
而当我从车库上来,顺着导航找到红鼎国际a栋的时候,我才想起一件事情——需要排队的不仅仅是车库,还有电梯。
这里,和三年前廖信忠照片中拍的一模一样。一样的闪闪亮亮,一样的人山人海,疫情没有给这里的热闹,带来一丝一毫的变化。
如果硬要说变化,那可能就只有大门外那个扫场所码的牌子,以及牌子旁一丝不苟找你要绿码看的保安了。
不管到哪里,有个根据地总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进入大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解决自己的住宿问题。
152块就可以在重庆唯二的核心商圈里住一晚,这价钱也算是童叟无欺了。而在进房后的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说不定我可以在这屋里揽个活儿,把这百来块的房费,再给赚回来。
可惜自打这片粉蕴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一件和这颜色相似的奇遇发生在我身上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玩了猫,打了电动,剪了头发,看了电影。在一扇扇相同的门背后,体验着一种种截然不同的快乐。
但玩着玩着,我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虽然廖信忠去过的每一种品类,我也基本都玩了一遍,但这些店铺,却没有一家是他去过的。不是因为我刻意挑了别的老板,而是三年前他去过的那些店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倒闭了。
我突然发现,这栋大厦虽然表面看着还是那个老样子,但在这个似曾相识的外表下,很多事情却早已经悄悄的物是人非了。
二
我翻出廖信忠当时在一楼大厅拍摄的那块楼层索引牌,放大之后一家一家的在网上检索。
果不其然,在147家能辨识出来的商家里面,仅有20间房还是3年前的店铺,其余的基本都是“查无此店”了,而这20间房里面,我住的那家宾馆自己就占了5间房。
换言之,这三年间,这栋楼里存活下来的商家,仅有一成。
我不是学经济的,不知道这个比例代表着什么,我只知道现在的红鼎国际,虽然还是红鼎国际,但它已经不是廖信忠在2019年看到的那个红鼎国际了。
突然间,我很想重新看看这栋大厦。
我回到3楼大厅(重庆嘛~有时候就爱把一楼写成三楼),在钻进大厦的三天后,第一次走出了这里。看着大太阳下和之前一摸一样排队入场的人群,我突然冒出了一种和三天前皆然不同的感觉。
我觉得这栋大楼像是一个怪兽。
它上一秒把一大波人吸进去,下一秒又把另一拨人给吐出来。
这些人像是一个个小分子,被怪兽吸到肚子里,然后通过电梯,被运送到大厦的各个器官,为大厦提供着养分,他们在那里释放能量,释放完了,再坐电梯下来,被怪兽吐出去。
对于大厦来说,维持着这种吞吐,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那些排着队进来的顾客依然排着队进来,大厦就一直存在。存在,是大厦的目的。
至于大厦里面的商铺,就是这个怪兽的各个零部件。对于大厦来说,它们并不重要,一批不行了,再替换一批差不多的也就是了,谁也不会因为棋牌室老板从张三变成李四,就把麻将给戒了。
于是,就算是疫情来了,但大厦依旧是大厦,顾客依旧排队进来。只有那些撑不下去的商铺,默默搬离这里。
三
但大厦并不真的就是怪兽,这些商铺也不真的就是零部件。
每一个垮掉的商铺,背后都藏着一个实实在在的家庭,每一个倒闭的商家,背后都有一段难以追溯的故事。
在集体的繁荣背后,却掩藏着群体性的个体失落,这种让人交杂着骄傲的悲伤,在我看来,才是这栋“魔楼”真正的魔幻之处。
我突然想起来,我家楼下的包子铺前两天也倒闭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感觉现在倒闭的商铺似乎格外的多。于是我去百度上搜了搜“倒闭”相关的新闻,发现原来2022年上半年,已经倒闭了46万家企业。
可当我再仔细的搜索下去,发现事情比我想象的要诡异的多。
这时候,我看到楼下的42楼突然冒出来了一大堆人。
我赶紧从楼梯冲下去看热闹,我想知道她们都挤在楼道里在干什么,可是就算我己经挤到头,挤到被人撵出来,我还是不知道她们究竟在干什么。
这个世界,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黑箱。
你知道有事情正在发生,但是你却不知道正在发生的究竟是什么,你既不知道人们非得在一栋破大厦的42楼整齐的排着队去干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年都要倒闭46万个企业才肯罢休。
我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巨变,但是它却巨变的扑朔迷离,让我摸不着头脑。
就像这栋大厦,所有媒体都告诉我它有多魔幻,告诉我队伍排的有多长,业态有多丰富,但却没有一个人告诉我,这里面究竟开了多少家桌游吧,开了多少家公司。这些商铺和公司,一年之后又能活下来几家。
我看的见这栋大厦的吞吐,可是我却看不见,这吞吐中,被替换掉的人。
突然,我很想搞清楚一点事情,不是张嘴就来的数据,不是模棱两可的猜测,而是真正的搞清楚。
我想去数数。
一家一家的数,一层一层的数,数清楚,这些终将消失的商铺和公司,究竟有多少家,究竟叫什么。毕竟在这个一切都在变的时代,只有这种确确实实的明白,才能叫人踏实。最抚凡人心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人间烟火气,而是数数。否则你睡不着觉的时候,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去数羊,咋不叫你去炒菜呢?
第二天,我便开启了我的数数之旅。在2022年的八月,我和团队的伙伴一起,给这栋大厦,做了一次我们力所能及的,最为真实详细的统计。
四
我们的方法是这样。
在数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我们发现,很多公司的屋子,你真的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在门边挂上一堆牌匾,然后用纸再把这些牌匾给挡住。
同样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是一些店面。
他们有的恨不得把所有法律允许的可爱动物或者可爱衣服都塞到自家屋子里头。有的则把截然相反的品类都拼到一起,也不管这俩项目究竟搭不搭。
为了生存,这些公司或者店铺不惜把自己缝合成一个个万事屋,为了能在这栋大楼里“活下去”,他们啥都可以做,你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你什么。
当然,大厦里也不都是这种苦情的行当,其他的一些行业,就显得安逸很多,比如棋牌室。我甚至认为,这是这栋大楼里活得最久的行业。
你可以从他们的名字感受到这些店铺的时代跨度。
从“熊猫”到“熊二”,从“茶楼”到“24h自助”。两代人在审美观/价值观上的冲突,在这些棋牌室的招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唯一没变的,是对于麻将的钟爱。
我大胆预测,若干年后,就算洛丽塔没人穿了,猫没人撸了,狼人杀也组不起局了,但棋牌室依旧是棋牌室。
最后,和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次的统计结果。
这次统计到的478家店铺里,除去没名没姓的166家“未知”房间,在现在的红鼎国际a栋,我们一共看见312家店铺。
这些被租下的房间中,有71间被改造成办公室,它们涉及到各行各业,既有律师事务所,也有科技公司,甚至还有专门教你怎么讲话的机构。而剩下的241家店铺里,桌游剧本杀和棋牌室是目前红鼎国际a栋目前最主要的两大品类,占据店铺总数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古着服装店,它们虽然只有六家,但是却全部集中在38楼和39楼这两层里,如果你想去买衣服,直接坐电梯到这两层就可以了。
五
就像人会老去一样,大厦也会。现在,这栋大厦已经逐渐衰老了。尽管它每天仍然涂脂抹粉,但脂粉抹的越浓,它的老态就显得更加瘆人。
十几年前的最高大厦,终将被十几年后更高的大厦所取代。(比如正在建设中的重庆陆海国际中心,顺带一说,那楼也是个奇葩,盖了好多年,就是不封顶。)
我听说,有个医生因为特别舍不得爱因斯坦,所以把他的脑子给切成了240块切片,然后现在这些切片,成了美国的国家资产。
于是,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也将一些我们认为能够代表那些房间信息的碎片给顺了回来,然后用树脂给封装在一个个试管里,并标注上我们拣取它们时的故事,作为这些店铺们存在过的证据。
我所理解的历史,其实就是诞生在一个个故事碎片之中,在这些故事里,真实的和虚构的,都会成为历史的真实。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集案景组在2022年的8月,正式参与并进入了红鼎国际这栋大厦的历史之中。
但实话实说,这个工程量有点大,我们目前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所以,我们在此真诚的邀请你的参与,不管你是这里的商家,还是其中某间房间的过客,把你的故事或者某个小物件交给我们,我们会将你一起缝进这栋大厦,正在发生的历史之中。
你可以直接联系我们,也可以给我们发送文件,如果你有东西希望封存,我们会给你提供可以寄送的地址。
我们希望可以和你一起,让这个不断变化的大厦,一点点变得更确定和实在一些。
我是集案景组的1号编辑,下次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集案景组(ID:jianjingzu),作者:1号编辑